【摘 要】鋼琴作品《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我國音樂家在展現民族音樂性方面的成功探索,是將中國特有的紅色美學元素通過西方鋼琴傳達給大眾的成功典范之一。1971年由著名鋼琴家王建中先生改編而成,作品完整地保留了原本樂曲的民族特征,以復三部曲式這樣不穩定的表現形式呈現在世界面前。本文將以作品的背景、陜北民歌的民族韻味,以及王建中先生的二次創作為切入點,簡要分析該作品。
【關鍵詞】民族音樂性;王建中;改編鋼琴曲;陜北民歌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0-0046-02
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由關鶴巖、李若冰、徐鎖、馮福寬共同作詞,劉烽作曲,原唱者為贠恩鳳,后被眾多音樂藝術家傳唱。該歌曲以陜甘民歌作為表現形式,頌揚紅色政權,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繪了中央紅軍到達陜北的革命歷史史實,自此中國革命重心從南方移到北方,延安成為革命的圣地。王建中先生是我國當代成功將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與西洋樂器表現形式融為一體的作曲家,他所改編的鋼琴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運用了琶音、跳音、分解和弦、連續大和弦的演奏技巧,以及原本民歌曲調高亢、旋律寬廣激蕩的特點,充分展現出陜北地區人民的愛國情懷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美好生活畫面,作曲家以這樣一種融合的音樂形式呈現了民族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
一、作品背景
在陜北地區,革命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家喻戶曉。1935年毛澤東同志率領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地區后,立馬糾正了之前的錯誤路線,驅散了一直籠罩在陜甘寧地區的烏云,讓窮苦的勞動人民看到光明,為他們帶來了希望。音樂家關鶴巖深得歷史體會,帶領著眾多音樂家于20世紀70年代用陜北民歌的基調編寫了這首唱紅了大江南北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這首歌曲成為了表達和反映中央紅軍和毛主席到達陜北這一偉大革命轉折時期的優秀藝術作品。
1973年王建中先生將《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改編成鋼琴曲,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藝術創作陷入僵化時期,優秀的音樂作品猶如鳳毛麟角。所有的藝術作品都要與政治歷史背景相結合,王建中先生將該作品進行了鋼琴演奏技法的改變,不僅符合當時的政治形勢要求,也用鋼琴柔美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對毛主席和中央紅軍無比熱愛的這一歷史事實。
二、作品分析
(一)曲式結構特點
王建中先生在將西方鋼琴與民族音樂完美融合方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還突出了中國陜北地區特有的高亢、灑脫的民族韻味。這首具有濃重紅色情節的音樂作品,要求演奏者細細品讀作品背后的歷史,以細膩而又深厚的情感,結合高超的技巧,呈現出中國民間音樂文化獨特的音樂魅力,使世界領略中國的鋼琴音樂。
從古至今,中國民族音樂隨著歷史的進程共同發展,中國文化早已植根于中國音樂體系中,使得中國音樂體系成為世界音樂體系中最獨特的一部分。體系以五聲調式作為基礎,整體理論完備,又融合了多民族、多地區的音樂特色元素?!巴踅ㄖ邢壬\用了加厚旋律音程、增加過渡音符等創作手法,通過和聲填充、節奏的拉伸等形式完美地表現了陜北人民的熱情?!雹黉撉偾渡降さら_花紅艷艷》整體呈現出復三部曲式的結構,將本民族特有的節奏類型——散板融入到了全曲的引子部分。富有民族特色的節奏旋律,使得整首作品更具悠長的韻味,靈動自然。引子段落再分為兩部分,其中琶音的使用,將陜北民歌獨特的意蘊與西洋鋼琴輕巧悠揚的特點結合得更富有層次感。這種特別的和聲旋律更加烘托樂曲本身的情感表達。氣息的交替、整體由弱到強的轉變、強烈的快慢更迭,描繪出生動完整的陜北人民迎接毛主席到來前的生活畫面,使聽眾仿佛身臨其境般真切感受到濃濃的民族色彩。
“音樂的技法固然重要,但是演奏者如何理解音樂則是更為重要的。一個人對音樂的理解決定了其如何與音樂共處?!雹谶@首鋼琴作品需要演奏者細膩處理情感方面的表達,演奏者對作品的不同理解會帶給聽眾不一樣的感覺。作品后續運用八度和弦渲染出革命時期壯烈澎湃的情感基調,巧妙地闡述了民歌演唱作品的主旨。高昂激蕩地詮釋出《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民族色彩。結尾處的處理自然流暢,猶如潺潺小溪娓娓道來,訴說著中國的紅色情懷、紅色印記。
(二)改編鋼琴作品的意義
不同的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音樂風格,不同的國家也會有屬于自己的韻味?!爸袊拿褡逡魳肪褪钱a自于民間,流傳在民間的,表現民間生活,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雹壑袊幕催h流長、博大精深,能完整保留至今的少之又少。王建中先生的改編正是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碰撞,從口口相傳的地域風采到一曲曲悠揚民歌展現在世界舞臺,展現的不止是鋼琴改編,更是中國的文化藝術魅力和絢爛的民族色彩。鋼琴改編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正是一首通過演奏表達再現陜北音樂風采的作品。鋼琴改編探尋到了更加寬廣的民歌發展道路,是在保護傳統文化的獨有風采前提下傳承并發展的道路。
三、結語
“民族性以文化認同為基礎,文化深深植根于民族性,同時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也離不開對民族性的體現?!雹苤袊匿撉偎囆g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豐富,通過西方鋼琴表達民族性特征,是藝術與美學元素的碰撞。民族音樂代表著民族精神與文化,是特殊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日益發展的今天,民族音樂回到人們的視野中具有著無可估計的發展空間,使民族音樂走向世界,使世界音樂更加豐富多彩。
注釋:
①龐博.論鋼琴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的音樂特征[J].當代音樂,2017,(20): 82.
②萬書亮.涅高茲鋼琴學派的演奏特征和教學理念研究[J].吉林藝術學院,2004(01).
③胡曉勤.民族音樂的發展對策探究[J].智庫時代,2019,(173):300-301.
④萬書亮.大型現代京劇《楊靖宇》戲曲與交響樂“跨界”融合[J].戲劇文學,2019,(08):127.
參考文獻:
[1]劉菁菁.以《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探究王建中鋼琴改編曲的民族性特征[J].黃河之聲,2018.
[2]陸瑋.鋼琴改編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民族性觀瞻[J].北方音樂,2017.
作者簡介:梁晶晶(2000-),女,漢族,山西省大同市人,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音樂學與鋼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