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知
【摘 要】舞蹈表演中的情感和神情在舞蹈創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正是舞蹈表演者通過自身對舞蹈角色的詮釋,以此表達舞蹈的內涵以及舞蹈的主題內容。舞蹈表演需要通過其情感的詮釋、獨特神情的詮釋,以此融合到舞蹈的創作之中,將所創作的角色情感準確地傳遞給觀眾。神韻、情感則在舞蹈表演活動中搭建了一個與觀眾共通的橋梁。
【關鍵詞】舞蹈;情感;神情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0-0115-01
一、舞蹈表演創作中的情感表達
舞蹈并非是人們平時所闡述的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而是更加側重于表現美、感受美、呈現美的過程。這種美正是通過肢體語言的動作、情感之間緊密地結合,從而能更好地進行傳播和表情達意。舞蹈這種表演方式是能夠傳遞舞蹈表演者內心的真實感情和感受的,也能夠讓觀眾在與作品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使觀眾內心情感相互融合。
舞蹈的傳情藝術,正是為了能夠表達人的內在情感,因此情感的準確表達也是判斷這個舞蹈是否成功的關鍵性因素。而在進行舞蹈創作的過程中,仍然需要舞蹈在進行表情達意的時候,要舞蹈創作者把握一個“度”。而說到舞蹈表演中情感的把握和創作,這就說到了舞蹈表演演員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需要舞蹈表演者能夠從作品的主題出發,理解和認識作品,并能夠從深度入手,感悟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將感情貫穿在每一個段落之中。比如,在舞蹈《中國媽媽》中,所要表達的正是中國媽媽領養日本遺孤后,將其撫養長大并又送回日本時的不舍和偉大的感情。在這段小故事中,所要展現的正是中國媽媽的偉大,要將那份偉大之情,以及不舍之情充分地表達,就需要創作者能夠深刻地了解這段歷史,并能真正地理解這位中國母親的偉大之處,這正是創作者需要了解的核心內容。
情感的創作是舞蹈創作的核心和靈魂,抓住了舞蹈的魂,才能使得舞蹈表演情感與舞蹈作品情感的初衷得以毫無偏差地呈現于觀眾面前。情感就像舞蹈作品的精神一樣,正是圍繞這個核心的精神主題,再運用創作者和表演的技巧進行創新、突破、釋放,才能真正地將情感不偏不倚地得以全面闡釋,這樣也正是舞蹈創作者進行創新的目的。舞蹈表演者的表演也同樣會影響到作品的情感表達,舞蹈情感表達的準確性尤為重要,在創作和表演的過程中不能夠過度地去進行情感的宣泄,要能夠把握好在夸張和收縮情感之間進行周旋,進而能夠展現主題作品的完整性。
情感是來自于舞蹈表演者的內心感悟,舞蹈動作是來自于內心情感最為外化的表現。將情用來展現舞蹈,以舞蹈再進行傳達情感,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影響。以情而舞必定情感先于身體,先有情感再有動作,以舞傳情就是在情感帶動身體產生動作后,再與動作相融并將情感表達出來,實現舞蹈的最終目的——傳情達意。
二、舞蹈表演創作中的神情傳達
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舞蹈表演者的神情,尤其是舞蹈表演過程中獨有的神情特點,則對舞蹈創作起到了推動作用。那么,神情在舞蹈作品的創作中,無論是表達舞蹈角色中的神態,或是呈現舞蹈作品的精神所在,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神情的傳達則包含了眼神傳達神情、動作傳達神情等內容,同時,用神情的傳達能夠展現舞蹈所要呈現的意境,用神情充分地凸顯舞蹈的內涵。神情能夠襯托氣質,同樣也能表達情感。舞蹈演員在表演舞蹈時,形、神的充分結合與滲透,才能夠真正地達到舞蹈所要表達和要求的“形神兼備,內外統一,身心并用”這樣的要求,也能夠展開其舞蹈所要呈現的“神韻”。真正地通過不同的神情變化,呈現出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變化。在舞蹈《中國媽媽》中,母親和日本遺孤的眼神變化,都充分地展現出他們彼此二人的神情憂傷。整個舞蹈是從最開始的歡快,也正是日本遺孤的成長階段,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日本遺孤的神情中一直流露出來的是希望、快樂之情,這也正是與后面的內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后,當得知日本遺孤要離開這里所有的中國媽媽了,回到自己的祖國,母親們那不舍的感情則油然而生,正是通過彼此的眼神交流、依依不舍之情得以呈現。
通過舞蹈表演者在登臺表演的過程之中將自身的舞蹈動作同面部表情完美地結合于一處,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舞蹈作品的中心思想,并讓觀眾在同舞蹈表演者的眼神交流過程當中,使觀眾洞悉此時此刻角色的情感變化。三人舞蹈《進城2——返鄉》中則有一個片段展現三人之間的動作,來回地進行撕扯,在這個動作中有肢體語言的夸張化,眼神、神態的夸張性,正是這兩種技巧的結合,才能將舞蹈所要呈現的進城不容易得以表達出來。
三、結論
舞蹈表演中情、神的融合,正是將舞蹈作品中的核心內容得以通過舞蹈表演者的創作技巧從而深刻地表達出來。情感、神情的融合,再通過肢體語言的外化塑造,真正能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構造作品的主題。舞蹈表演者要能夠學會運用身體語言、運用舞蹈表演技巧,恰當地進行情感的傳達、神情的融合,以此傳達給觀眾。好的作品一定能夠協調好情感與身體的關系,好的舞者一定要能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和情感,以情而舞、以舞傳情,只有將情感和身體融為一體,才是最高尚的舞蹈藝術。
參考文獻:
[1]于平.舞蹈文化與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汪洌.以情為本 融情于舞——漫談舞蹈表演[J],舞蹈,2001(04).
[3]許銳.從技法到審美的舞蹈創作[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