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麗 胡慧勇
【摘 要】《甜牙》以文化冷戰(zhàn)為背景,通過歷史書寫,再現(xiàn)了文化冷戰(zhàn)陰影下的多重鬧劇,在塞麗娜·弗魯姆與湯姆·黑利和托尼·坎寧等人物的復雜關系中,探究了時代背景下的間諜游戲、女性壓迫和倫理困境。
【關鍵詞】歷史書寫;倫理困境;女性壓迫;間諜游戲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0-0204-02
英國小說家麥克尤恩對剛剛逝去的歷史事件和歷史進程有某種迷戀情節(jié)。(Malcolm,2002:6-7)。這種迷戀源于他對普通人歷史的挖掘與致敬,以及他對于歷史真相的追尋(侯茜希,2015:53-56)。
20世紀七十年代的英國在美蘇地緣政治沖突中,緊隨美國參與冷戰(zhàn)。由于在國家利益、權(quán)力、安全等方面的對立,美蘇雙方的文化交流展現(xiàn)為一種“特殊的沖突”,即利用公開合法渠道下的秘密斗爭,來達到傳播本國價值觀的目的(路紅霞,2009:152-153)。《甜牙》一書大量運用歷史人物和事件,以敘事呈現(xiàn)歷史,又以敘事構(gòu)成故事。在敘事中注入時代與個人意識,對歷史進行重新書寫,并由此折射出豐富內(nèi)涵的歷史和時代特征(李裴,1992: 70-73),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七十年代英國知識分子參與的間諜游戲,所面臨的女性壓迫和倫理困境。
一、間諜游戲
二戰(zhàn)后,追求及時性的“快速傳播媒介”不再是唯一的需要,社會開始構(gòu)筑一種新的持續(xù)關系,像圖書翻譯和好萊塢電影等都成了注重傳播效果的“慢速傳播媒介”的重要組成部分(渡邊靖,2013)。發(fā)達國家希望通過“不戰(zhàn)而勝”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用話語建構(gòu)事實,削弱敵國斗志,以實現(xiàn)文化帝國夢。因此西方利用知識界作為代理人,以筆桿子來推銷其價值觀念(申小翠,2007:28-31),于是大批間諜涌入冷戰(zhàn)文化中。由于間諜工作較為隱蔽,人們往往對于情報活動渾然不知,對諜報機構(gòu)也缺乏了解,縱然被利用也毫不知情(平常,1994:29-31)。
這樣的間諜游戲在《甜牙》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塞麗娜的第一位情人托尼·坎寧名義上是劍橋大學歷史學教授,實則為軍情五處的特工,后遭到雙面間諜指控。與塞麗娜成為情人后,托尼費盡心力培養(yǎng)她,將她送入軍情五處(周涓,2016:74-75)。所謂的“甜牙”是軍情五處展開的一項間諜行動的代號,目的是資助有潛力的青年作家,幫助他們出版符合冷戰(zhàn)思維的作品。塞麗娜以“自由國際”工作人員的身份與湯姆取得聯(lián)系,向他提出資助計劃。在將信將疑之間,湯姆最終接納了這份“好意”(尚必武,2013:19-21)。而小說結(jié)尾湯姆的書信令一切真相大白。“后麥克尤恩時代”的敘述,使得間諜與被間諜、欺騙與被欺騙、原諒與被原諒這幾層因間諜游戲催化的冷戰(zhàn)鬧劇更為戲劇化。
麥克尤恩不斷解密“軟性冷戰(zhàn)”檔案,創(chuàng)造了“文學”與諜戰(zhàn)的特殊“嫁接”形式。英國外交部情報司對喬治·奧威爾的作品《一九八四》和《動物農(nóng)場》的全球性推廣及中情局對《日格瓦醫(yī)生》及《邂逅》雜志的資助,都對《甜牙》中人物故事的歷史政治碎片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凸顯了泛政治的社會生活的復雜性(龍國慶,2017)。
而“隱含作者”概念揭示了《甜牙》巧妙地調(diào)和了麥克尤恩自己和故事中的人物關系,一方面他扮演了湯姆·黑利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充當敘述者(塞麗娜·弗魯姆)。可以說,湯姆和塞麗娜是麥克尤恩的秘密代理人——他們既信任又懷疑的矛盾關系體現(xiàn)著整個社會的緊張局勢,同時也挑戰(zhàn)了彌漫于冷戰(zhàn)年代的“二元思維”(Walker, 2015: 493-514)。
二、女性壓迫
女性壓迫是《甜牙》濃墨重彩的一筆,貫穿全書。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女性主義掀起了世界范圍的第二次浪潮,廣大婦女努力打開精神枷鎖,力主獨立,要求維護自身的權(quán)益,渴望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充滿獨立人格意識(張偉,2019: 48-52)。
敘事開端,小說以塞麗娜母親的女權(quán)意識切入。在選擇大學深造時,她的母親十分堅定地對塞麗娜說,女性應該有責任去劍橋攻讀數(shù)學。而在男權(quán)社會中,這是罕見的。隨后,視角移到塞麗娜接受托尼·坎寧的推薦,到軍情五處面試。她所得到的工作,卻是一份低得不能再低的頭銜。只有男人才能當官這一事實讓她開始接受這樣的觀念:女人從屬于一個低等階層。(齊雪艷,2019:38-42)而這一切與她好友雪莉·先令格格不入,雪莉是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她說話坦然,行事高調(diào),與坐在老舊打字機前的其他人完全不同。在一次講座中,當處長談論到所謂的“恢復民主制”時,在場其他人都在莊嚴附和,而雪莉卻坐在后臺突然大聲嚷著反駁。
實際上塞麗娜的姓弗魯姆也頗具深意,這個和“羽毛”相押韻的名字,或許在暗示作為女性“輕如鴻毛”的宿命,也為全書奠定了女性主義妥協(xié)的基調(diào)。時代的控制,政治的控制,都讓女性離自由越來越遠。這自由卻恰恰是塞麗娜內(nèi)心里最渴望的東西。在塞麗娜身上,妥協(xié)這一特質(zhì)微妙地穿插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之中。從讀書到閱人,從俘獲到被俘獲,從完成任務到摧毀任務,她一路向歷史,向政治,向情感妥協(xié),或許這也是當時冷戰(zhàn)文化下女性主義的軟弱之處。
三、倫理困境
《甜牙》以“軟權(quán)力”的競爭為背景,展開倫理思考與訴求。“軟權(quán)力”是相對于“硬權(quán)力”而言的(約瑟夫·S.奈,2005)。而“文化擴張”則是“軟權(quán)力”在全球侵略擴張的主要手段,它旨在傳播西方倡導的意識形態(tài)理念,強化冷戰(zhàn)思維,對發(fā)展中國家進行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塞麗娜出生于書香之家,在四面筑起圍墻的花園里長大,父親是一名圣公會主教,母親是位洞察世情的主教夫人,如書中所述“一切都波瀾不驚,教人艷羨,簡直是一闋田園詩”(鐘瑛,宋艷芳,2019:101-105)。然而,她的妹妹露西卻在自由浪潮里,吸食大麻被捕,懷孕退學。在被迫攻讀數(shù)學專業(yè)后,塞麗娜偶遇歷史系教授托尼·坎寧。小說以時空角度推進故事敘述,從成為托尼的情人到進入軍情五處,再到加入“甜牙”行動愛上湯姆·黑利,都展示了主人公在倫理困境與掙扎中逐漸泯滅個人價值(邱昊,2017:207)。
麥克尤恩并沒有在文本中主張自己的直接權(quán)威,而是用愛情和間諜故事為載體來表達倫理困境和訴求,并進行批判(Walker, 2015: 493-514)。首先是托尼在理性與感性中的矛盾沖突。從情感角度說,托尼愛塞麗娜,他渴望和塞麗娜共度剩下的日子,但又不想讓她眼睜睜看著自己離世而陷入痛苦,也讓自己折磨萬分;從理智角度看,托尼把塞麗娜當作是禮物送入五處為國家服務,以彌補自己的叛變行為,也希望這一助推能使塞麗娜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
再者是湯姆·黑利,他作為文化冷戰(zhàn)中的一枚棋子,成為冷戰(zhàn)的犧牲品。塞麗娜先愛上其小說再到愛上他本人,都頗具倫理色彩。在小說的結(jié)尾,整個情節(jié)得到了反轉(zhuǎn),小說的敘述視角由塞麗娜轉(zhuǎn)向湯姆。從起初被塞麗娜利用到后來監(jiān)視塞麗娜,湯姆在軍情五處的鬧劇中抽身。湯姆感激塞麗娜,然而欺騙也使憤恨淹沒愛情,但到小說結(jié)尾,湯姆又對自己反監(jiān)視塞麗娜的行為感到抱歉。由此可見,湯姆的一系列行為是在不信任與刺探中做出的倫理抉擇。冷戰(zhàn)時期,英國政府特工與其戀人之間的欺瞞數(shù)不勝數(shù),從側(cè)面凸顯了政治斗爭席卷之下的道德淪喪(黃一暢,2018:24)。
四、結(jié)語
在《甜牙》中,麥克尤恩以其犀利的筆觸揭示著冷戰(zhàn)時期社會面臨的倫理道德危機,通過歷史書寫及原小說敘事手段,向人們展示了英國在美蘇爭霸背景下腹背受敵的社會處境:冷戰(zhàn)文化在倫理禁區(qū)中自我傳播、自我夸大、自我服務,由此引發(fā)了道德淪喪的倫理困境、妥協(xié)的女性主義及陰暗的間諜游戲等。這是一種悄無聲息的軟性冷戰(zhàn),更是一場個人及社會的鬧劇。
《甜牙》是一部探討個人的正直性與公共責任之間沖突的作品。在超越時空的背后,是麥克尤恩對文化與政治關系的探討,對真理受權(quán)力把玩控制的批判反思,更有對當下人性及社會價值觀的探論,發(fā)人深省。
參考文獻:
[1] Walker, Laura Savu. “A Balance of Power”: The Covert Authorship of Ian McEwans Double Agents in Sweet Tooth [J]. MFS Modern Fiction Studies, 2015, 61(03):493-514.
[2]Malcolm, David. Understanding Ian McEwan [M]. Columbia, South Carolin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2.
[3]渡邊靖.美國文化中心:美國的國際文化戰(zhàn)略[M].金琮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4]侯茜希.后現(xiàn)代主義視角下伊恩·麥克尤恩小說中的歷史敘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
[5]黃一暢.“用冰覆蓋的隱痛”: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的“泛創(chuàng)傷性”文化癥候[J].外文研究,2018,6 (04): 22-27.
[6]龍國慶.《甜牙》的敘事倫理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7.
[7]路紅霞.冷戰(zhàn)期間美蘇文化交流研究綜述[J].滄桑,2009 (05):152-153.
[8]李裴.“歷史”與“小說”——對“歷史小說”概念的一種理解[J].文藝理論研究,1992 (01): 70-73.
[9]平常.冷戰(zhàn)之后的間諜[J].北京工人,1994(07): 29-31.
[10]邱昊.空間敘事角度解讀麥克尤恩《甜牙》[J].北方文學,2017,(002):207.
[11]齊雪艷.試論《甜牙》中女性性別身份的建構(gòu)[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37(01): 38-42.
[12]尚必武.“那些年,諜影重重的故事”——評伊恩·麥克尤恩的長篇新作《甜牙》[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13 (02):19-21.
[13]尚必武.《甜牙》——“原諒”的倫理與情感[J].當代外國文學,2013, 34 (04): 64-72.
[14]申小翠.好的宣傳就是做得不像宣傳——西方國家的文化冷戰(zhàn)策略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5):28-31.
[15]約瑟夫·S.奈.硬權(quán)力與軟權(quán)力[M]. 門洪華譯,北京:北京大學,2005.
[16]周涓.《甜牙》的倫理與情感對復雜人性的質(zhì)詢[J].文化刊,2016 (09):74- 75.
[17]張偉.19世紀英國女性文學特點及影響[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9, 37(05): 48-52.
[18]鐘瑛,宋艷芳.《甜牙》中的多元時空體所折射的自由主題[J].外語研究,2019, 36(03):101-105.
基金項目:本文為南京郵電大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基金項目“伊恩·麥克尤恩小說的歷史書寫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ZDG2019043)。
作者簡介:王佳麗(1999-),女,漢族,浙江紹興人,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本科在讀;胡慧勇(1967-),男,漢族,安徽望江人,文學博士,南京郵電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學理論和英國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