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紅
摘要: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主要是指以廣大群眾為活動主體,利用自我組織和自我開發的方式形成的一種群眾文化體系。利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方式,可以有效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和娛樂生活,在追擊精神愉悅的基礎上,實現良好的教育意義。文化站在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和輔導方面,需要將我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相關策略作為核心,以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為基礎,通過正確引導,提高廣大人民尊重的文化生活品味,創建美好和諧社會。本文針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同時提出文化在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輔導有效措施。
關鍵詞:文化站;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輔導;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2-0196-02
一、引言
我國基層文化生活品質的提升和社會主義建設需要依托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存在很大區別,文化站在組織與輔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也應尊重其具備的特殊性原則,能夠結合生活實際,豐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使文化活動能夠對人民群眾精神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產生離不開群眾主觀意識,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獲取的娛樂項目,因此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也需要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意愿,彰顯地區特色,提高活動質量。
二、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輔導的重要性
(一)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是當前我國建設精神文明社會的有效途徑,同時也在社會主義文化體系建設中占據重要位置,對全面促進我國小康社會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作為文化站需要建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重要性的正確認識,結合有效的組織方式和輔導形式,進一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在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普遍存在,雖然形式不同,但缺少充實和豐富社會體系不可獲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加強人類社會個體之間的聯系,推動歷史進程。在歷史任何時期,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參與著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這就足以說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人民的普遍需求,是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有效方式。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在物質方面已經得到良好保障,但社會競爭卻也日益嚴峻,在這種生活狀態下,人們需要面對更多的精神壓力,因此,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在提高群眾娛樂生活質量的基礎上,幫助人們建立熱情、樂觀的心態,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處事原則,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上文中提到,雖然在不同歷史時期群眾文化活動存在不同的組織形式,但人們仍然利用不同的方式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較為傳統的有宗教儀式、節日慶典等,到了現代社會,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更加多種多樣,內容也更加豐富,例如各種文藝匯演、藝術活動和各種儀式等。這些群眾文化活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人們通過組織和開展此類活動,能夠在精神層面獲得更大滿足,從而提高自身幸福感和快樂感。
三、文化站在組織與輔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有效措施
(一)發揮人民群眾在基層文化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雖然文化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和輔助,發揮組織作用,但群眾才是文化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活動過程中占據主體地位,因此,文化站在組織輔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認真聽取群眾對于文化活動類型、內容選擇所提出的意見,同時結合活動方向,做出讓群眾滿意的活動決策。由于當前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凸顯出較強的經濟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群眾的參與度,為改變這一問題,文化站應結合群眾文化活動目標,通過合理設置,使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在滿足群眾期許的基礎上,降低活動成本,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使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更好的豐富群眾業余生活。
(二)強化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題性
在基層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豐富人民的精神需求,這就需要通過為活動設置鮮明的主題性,吸引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要想保證群眾的參與性,文化站需要引導基層文化活動樹立活動主題意識,結合活動所在區域的人文特征、歷史特征、習俗特征,組織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通過使用這種方式,提高文化活動對人民群眾的影響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生活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很多古老的習俗雖然遺留下來,但在民間卻很少開展相關活動,因此,文化站可以結合這一特點,采取恢復古老文化傳統活動的方式,組織文化活動,讓人們能夠感受傳統文化給心靈帶來的震撼,提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吸引力。
(三)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基層文化活動核心
隨著我國社會化進程腳步不斷加快,在全新是社會背景和形式下,針對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建設標準也不斷健全和完善。基層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應堅持將文明建設與文化建設相互融合,使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帶給廣大人民群眾觀娛樂性、文化性,同時也能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時,需要結合正確道德素養內容的滲透,體現文化傳承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重要性。結合這一目標,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前,應先確定導向明確的活動主題和活動目標,將公益性活動作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標桿,在活動中融合民俗、民風內容,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四)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文化活動凝聚力
文化站在組織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要想保證活動的有效性,應首先提高文化活動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凝聚力,提高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關注程度,才能真正發揮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娛樂性、教育性,實現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效果最大化。文化站經過多年工作積累,發現將網絡信息技術融合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過程中,可以更好的提高活動凝聚力。由于當前智能移動終端已經得到普及,因此可以通過建設微信平臺或公眾號,宣傳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相關內容,文化站管理人員可以在公眾平臺中更好的發揮組織優勢,調動群眾的參與熱情。同時,利用網絡公眾平臺,還能夠開展各種研討活動,為廣大人民群眾對活動主題、活動內容進行探討,為廣大群眾發表意見提供途徑。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當前利用網絡媒體開展宣傳工作已經非常成熟,宣傳方式也多種多樣,因此,文化站管理者還可以利用網絡媒體提升團隊的榮譽感,調動群眾參與熱情。網絡平臺本身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將文化表演、節目編排和節目訓練以視頻的方式傳送到網絡平臺上,能夠有效方便社會群體的參與和討論,從而提升基層文化活動在官大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凝聚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自從我國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以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我國在基層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協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急需文化站等相關部門給予輔導和協助。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滿足我國社會發展需要,文化站應結合基層文化活動特點、活動目標,確定活動主題、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在推動我國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杜春堂.基層文化站群文活動組織與輔導措施探析[J].大眾文藝,2016(12).
[2]劉小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輔導策略分析[J].大眾文藝,2017(23).
[3]王蕊.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及輔導方法研究[J].智庫時代,2019(10).
[4]華北英.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輔導[J].四川戲劇,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