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銘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不斷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空前提高,城市化的進程也在不斷推進。在城市建設中,為了改善城市景觀以及提升人們的城市生活品味,城市園林的建設和城市綠化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隨著城市園林的不斷發展,其逐漸演變成為一項藝術,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園林的建設過程中也不斷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病蟲害等。本文就南方綠化樹木的養護以及城市園林植物的病蟲害防治進行探析。
關鍵詞:綠化樹木;科學養護;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688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330050
引言
綠化樹木廣泛存在于城市園林以及城市綠化帶中,綠化樹木的種植能夠改善城市環境,凈化空氣污染,隔絕噪音污染,是城市綠化建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城市綠植在種植、栽培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在病蟲害防控工作中,應當從根源做起,分析城市園林中不同種類的綠化樹木出現病蟲害的具體種類以及致病原因,從而制定科學的治理和防控措施。
1 城市園林中綠化樹木出現的病蟲害種類及特點1.1 葉斑病
葉斑病一般表現在樹葉上,此類病菌生命力頑強,尤其是在南方地區危害較大,通常在天氣寒冷時,病菌處在蟄伏期,在高溫天氣中極易爆發,若在此過程中遭遇陰雨天氣,則病情更為顯著。此類病菌一般病變位置從正常色變為紅褐色或白色圈狀,此后逐漸擴散,濕度大時病變部位表面會生成白灰色霉層,如不及時治理,會導致樹木變黃、提早脫落,這種情況下可能導致樹木枯萎而死。此類病菌廣泛分布于南方園林中。
1.2 蚜蟲病
春季是蚜蟲病害的高發期,作為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蚜蟲種類大約有250種,對林果業和園藝業產生嚴重危害。每年4—5月是蚜蟲泛濫時期,在南方地區每年能生殖繁育幾十代,由于蚜蟲具有刺吸式口器,往往容易對植株造成生長畸形,其分泌的“蜜露”會影響植株進行光合作用。雖然蚜蟲不能危及綠化樹木生命,但是會對樹木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患病樹木主要表現為樹葉發黃、樹枝干枯,從而阻礙樹木汲取土壤養分。
1.3 葉枯病
葉枯病是園林綠化樹木中常見的病害,也是南方較為常見的病菌,主要危害形式為危害樹木葉片和根莖。在寒冷的冬季,病菌通常在土壤或宿主身上越冬,在春季氣溫回升之后,通過風或者雨水來進行傳播,一般在樹木的老葉或羸弱樹枝上傳播。在發病初始階段,葉片會產生黃綠色的較小斑點,使得樹木在發病初期難以被發現;病情加重時斑點逐漸增大,發病初期產生的較小斑點開始連成一片,葉片邊緣開始呈現紫色斑狀,并繼續拓展黑色斑點,進而危害樹木增長。
2 城市園林中綠化樹木的科學養護措施
2.1 適時對樹木進行施肥
在城市園林綠化的過程中,為了能更好地促進園林綠化樹木的健康生長,必須做好樹木的施肥工作。在對樹木進行施肥的過程中,作業人員應當提高專業水平,在進行施肥作業時應當根據樹木的種類、生長特征等情況進行適宜施肥,在施肥過程中不宜過量,過量施肥會導致樹木枯萎;注意記錄施肥前后樹木的生長變化,以此建立起有效的施肥作業模式,從而更加科學地利用施肥手段來進行園林綠色樹木的科學養護。
此外,在施肥過程中,作業人應當結合園林綠化植物生長的外部環境,如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溫度和濕度,以及土壤等多方面的情況綜合考量來進行的施肥作業,以此保證園林綠化樹木健康生長。
2.2 定期進行修剪與養護
對園林綠化樹木定期進行修剪養護也是城市園林綠化樹木的科學養護工作之一。在對樹木進行修剪養護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樹木的形狀進行修剪,以此增加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更重要的是對樹木患病的枝丫和多余的枝丫進行修剪,這樣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防控園林綠樹的病蟲害。
此外,作業人員在進行修剪工作時,應當掌握科學的修剪方法,既要保證樹木修剪之后依然保持美觀,又要保證修剪過程符合樹木的生長習性和規律。因此,要求作業人員能夠掌握不同種類的綠化樹木的生長習性,把握好正確的修剪季節,在南方地區樹木修剪過程中把握樹木落葉之前對樹木進行修剪,才能有效保證樹木健康生長。
2.3 進行良好的灌溉養護
綠化樹木的良好生長離不開對樹木的良好灌溉,良好的灌溉能夠為園林綠色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更好地汲取土壤養分。因此,要想對樹木進行良好的灌溉,建立灌溉排水系統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在建設灌溉系統時,應當保證園林區域的相對獨立性以及相對完整性,因為園林綠樹在種類和生長習性上有所不同,因此,灌溉的時間和程度也應當因時而變。
為了進一步保證土壤有效水分含量,要對樹木所處的環境進行綜合治理,對于不同種類的樹木制定不同的灌溉養護措施。灌溉需要根據季節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南方夏天高溫干燥,在進行綠樹種植時,應當及時灌溉,避免因灌溉不及時而發生樹木枯死的現象;在土壤水分含量大的城市園林區域中,澆水應當在午間進行。在澆灌之前,應當對樹木根部進行疏松,有效保證水分能充分滲透到土壤中。
2.4 建立生物防治的措施
生物防治是最為生態的病蟲害防治措施,在園林綠樹養護工作中通過利用天敵來抵御和殺死害蟲不僅不會污染城市環境,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但生物防治在當下還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制約,導致我國目前在生物防治技術上難以發展,也無法進行廣泛的運用。我國南方地區多山和丘陵的地形也使得生態環境多變,難以建立起有效的防治模式,使得生物防治工作需要積累大量的實際經驗,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隨著技術水平的提升,這種技術將會廣泛運用在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之中,對于我國園林綠化工作的開展,將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3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
園林植物遭受病蟲害侵襲是多方面的,一般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在主觀因素上,城市園林植物缺乏相應的環境影響因素,如南方地區的土壤營養元素分布不均的地方難以適應北方樹種的移栽和抗病能力,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從而致使樹木發生病蟲害。在此過程中,由于南方地區的病蟲害種類較多,移栽樹木容易出現新的病蟲害種類,使得在整體上增加了病蟲害的種類和危害程度。
在客觀因素上,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如果所需要的水分和光照以及土壤營養成分達不到標準,就會造成植物生長緩慢、多病的情況出現;反之,如果土壤水分過大,則有可能使得綠樹根系腐爛,最終使綠樹多病而無法成活。因此,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結合以下因素建立防控措施。
防治工作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在種植之前需要清楚此類樹木在種植或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種類的病蟲害,提前加以預防,將病蟲害殺死在萌芽階段。
堅持發展生物防控,在種植階段,根據綠樹種類的不同引進不同的天敵,增加植物種類的多樣性來防治病蟲害。
建立有效的防疫措施,在引進苗株時要嚴格按照植物檢疫方式和規章制度進行操作,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從而提高檢疫質量,進而提高病蟲害防控效率。
4 結語
城市園林的建設進度應當和城市建設同步,城市園林建設是服務城市建設的,在建設過程中應當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因此,城市園林科學養護和病蟲害防控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對園林綠化進行養護和防治期間,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注意積累經驗和模式的建立,使得城市園林養護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 秦渝和.綠化樹木科學養護及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措施解析[J].現代園藝,2017(05):152-153.
[2]王海燕.綠化樹木科學養護及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06):224.
(責任編輯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