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素


【摘 要】??目的: 分析鼻竇炎手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的效果。 方法: 將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鼻竇炎手術患者按照隨機抽樣法分為實施一般護理的對照組,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比較護理效果。 結果: 實驗組患者護理后SF-36評分更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5.7%顯著低于對照組14.3%(X 2=4.323,P<0.05)。 結論: 鼻竇炎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鼻竇炎;圍術期護理;無縫隙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042-01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quality of sinusitis surgery
Kongsu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Jining 272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for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seaml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SF-36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7%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X 2=4.323,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sinusiti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inusitis; perioperative care; seaml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的耳鼻喉科多發疾病,該病癥狀明顯,容易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 [1] 。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其中鼻內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方式,在臨床應用較廣,且治療效果確切,但圍術期仍存在諸多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強患者圍術期護理干預 [2] 。我院近年來對鼻竇炎手術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結果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基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鼻竇炎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實驗組中男21例,女14例;患者年齡14-64歲,平均(39.1±4.2)歲;病程5個月-4年,平均(1.7±0.3)年;病灶:單側16例;雙側19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患者年齡15-64歲,平均(39.6±4.1)歲;病程6個月-4年,平均(1.8±0.2)年;病灶:單側17例;雙側1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等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處理未發現明顯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一般護理干預,主要是為患者營造舒適、整潔的病房環境,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一旦發現患者有異常立即告知醫師處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
1.2.1 術前護理 ①成立無縫隙護理小組。綜合考慮護理人員的工作年限、專科知識、業務能力、專業技能、性格特征及職稱等各方面情況分成3組,分別成立責任制無縫隙醫護專項小組,每組6名成員,任命1名組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組內成員結構盡可能按照青、中、老搭配,每位護理人員分管負責1-3名患者 [3] 。②無縫隙排班。最好實施彈性排班,24h責任制,8h在崗工作制,提前7d反映班次需求,合理安排班次,患者最需要的時間段適當增加護理人員。每次提前15min進行交接班,并做好交接工作,告知交接護理人員相關護理注意事項 [4] 。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多了解患者平時的興趣愛好、社會環境、職業、家庭情況等,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向患者介紹醫院管理制度及環境,向患者講解手術治療方法及效果等,消除患者對醫院及手術治療的恐懼 [5] 。
1.2.2 術中護理 護理人員應先嚴格消毒術區,指導并協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協助醫師麻醉,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一旦患者出現緊急情況,立即協助醫師處理 [6] 。
1.2.3 術后護理 ①心理護理。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后,及時告知患者家屬手術情況,待患者清醒后立即對患者的表現給予肯定,并鼓勵患者繼續配合治療。同時,告知患者術后疼痛正常,可通過看電視、聊天、聽音樂等方式緩解。②飲食指導。術后囑咐患者飲食以半流質或流質食物為主,不要咀嚼堅硬食物。忌口辛辣刺激、生冷、過酸、過燙等刺激性食物。③并發癥預防護理。囑咐患者盡可能少說話,術后24h鼻額部進行冷敷,適當將床頭抬高30°-50°,減少鼻腔中氣流刺激,減少出血。指導患者少量多次飲水,可點涂液狀蠟油或潤唇膏,防止口干。每天采用薄荷油滴劑滴鼻5次,保持鼻腔濕潤。指導患者鼻腔沖洗的正確方法,術后1-2d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將鼻腔填塞物取出。
1.3 觀察指標
通過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價患者生活質量,分數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佳。
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分析
SF-36評分等采用計量數據以(x ±s)表示,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數據以(n,%)表示,分別以t值、卡方值檢驗組間數據差異,統計學處理軟件選擇SPSS14.0,P<0.05說明兩組數據差異較大,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后SF-36評分均高于護理前(P<0.05),但實驗組患者護理后SF-36評分更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術后出現鼻腔出血、鼻腔疼痛、鼻腔粘連、眼部并發癥等并發癥發生率5.7%顯著低于對照組14.3%(X 2=4.323,P<0.05),具體見下表2。
3 討論
無縫隙護理理念最早是由1989年美國佛羅里達州湖地醫療中心提出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是通過成立責任制無縫隙護理專項小組以及無縫隙排班,為患者提供專科無縫隙的完整性、連續性護理服務,職責明確,職能優化,預防各種護理漏洞,消除護理縫隙,盡可能滿足患者的所有護理需求,最終確保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本次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圍術期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后,SF-36評分更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8.6%。無縫隙護理模式貫徹落實科學的護理管理,護理服務更佳人性化,護理組織結構以及護理分工安排科學、合理,醫護人員共同參與到護理工作中。
綜上所述,鼻竇炎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單玉珍.認知護理干預對鼻竇炎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13-14.
[2] 高小晴.舒適護理在鼻竇炎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1):247.
[3] 楊慧玲,鄒瑋君,羅月蘭,等.巡回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減輕手術室患者緊張度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8):3513-3514.
[4] 周麗萍.無縫隙護理在提高鼻竇炎手術圍術期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9):3410-3411.
[5] 吳清.無縫隙護理在提高鼻竇炎手術圍術期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4):2724-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