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紅霞
【摘 要】??目的: 總結適時宣教在輕型胃腸炎伴嬰幼兒驚厥中的應用。 方法: 將我科2018年8月-2019年4月收治25例CwG患兒控制驚厥、腹瀉處理,心理護理,適時宣教處理。 結果: 對CwG患兒快速控制驚厥、腹瀉處理,適時宣教,穩(wěn)定家長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結論: 對CwG患兒快速控制驚厥、關注腹瀉,適時宣教,消除家長焦慮、緊張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使患兒均痊愈出院,預后良好。
【關鍵詞】? 胃腸炎;驚厥;護理;適時宣教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247-01
輕型胃腸炎伴嬰幼兒驚厥(convulsinons with mild gastroenteritis,CwG)是常見于6個月-3歲嬰幼兒。病因主要為病毒或細菌感染,特別是輪狀病毒感染 [1] ,我院收治25例輕型胃腸炎伴驚厥的患兒,其中輪轉病毒感染占70%,護理患兒除觀察神經系統(tǒng)外,還應密切觀察患兒的腹瀉情況。驚厥是小兒急癥,家長多數對驚厥的處理及預后不了解,孩子一旦出現驚厥,其家長極為擔心、恐懼、害怕。因此需要護理人員對住院患兒家長實施適時宣教,及時減輕家長焦慮、緊張、恐懼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18年8月-2019年4月收治25例CwG患兒,男13例,女12例,1-2歲20例,所有患兒均符合CwG診斷標準。排除以下疾病:1)病毒性腦炎;2)高熱驚厥;腹瀉25例,嘔吐16例,無熱驚厥19例,低熱驚厥6例,體溫<38 ℃ ,驚厥為全面強直-陣攣性發(fā)作,可以單次或多次發(fā)作 [2] ,發(fā)作期間患兒腦電圖,頭顱CT [3] ,血清電解質,血糖,腦脊液等檢查正常,預后良好,一般不復發(fā),不影響生長發(fā)育。
1.2 治療方法
在入院及時對患兒的狀況進行評估,注意控制好患兒的驚厥,在患兒驚厥發(fā)作時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止痙 [4] 。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下進行抗病毒、胃粘膜藥物治療,所有患兒均口服微生態(tài)制劑調節(jié)腸道菌群。
2 護理
2.1 驚厥的護理
①如果患兒驚厥發(fā)作時,醫(yī)護人員應立即就地搶救,首先不搬動患兒,讓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松解衣服,拉好床擋以免墜床發(fā)生。在患兒上下臼齒之間墊牙墊,避免舌咬傷,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患兒在進食中發(fā)生驚厥,必須立即取出口中食物,避免患兒誤吸。護理人員及患兒家庭成員勿過度用力按壓或牽拉患兒肢體,避免皮膚損傷或骨折的發(fā)生。②遵醫(yī)囑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驚厥患兒常常有口唇青紫等缺氧表現,均給予1~5L/min氧氣吸入,一般采用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以提高血氧濃度,減輕腦水腫,改善腦細胞缺氧情況,待患兒面色紅潤,呼吸平穩(wěn)停止氧氣吸入 。③詳細記錄患兒驚厥時伴隨的癥狀、程度、持續(xù)時間、發(fā)作類型、間隔時間及停止后的精神狀況。必要時心電監(jiān)護,更好地觀察患兒病情變化。④保持病室安靜,光線柔和,治療、護理盡可能集中操作,使患兒得到充分休息。
2.2 腹瀉的護理
①所有患兒除嚴重嘔吐外,均繼續(xù)進食。人工喂養(yǎng)者以等量的米湯或稀釋的牛奶為主,以減少失誤對胃腸道的刺激,母乳喂養(yǎng),暫停輔食,延長喂哺間隔時間,待病情穩(wěn)定或好轉可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②護理患兒前后嚴格執(zhí)行手衛(wèi)生制度,輪狀病毒感染的患兒,不僅工作入員做好床邊隔離,而且加強家長的衛(wèi)生指導,協(xié)助家長做好患兒的用具清潔、消毒。患兒的大便統(tǒng)一投放在放在黃色垃圾袋,按照醫(yī)療垃圾處理。③加強對臀部皮膚的護理,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適當外涂鞣酸軟膏。若局部皮膚破潰,暴露局部皮膚,請傷口、造口小組會診,必要時使用3m液體敷料或造口粉保護皮膚。⑤進行各種治療及操作前,患兒對醫(yī)護人員產生恐懼和排斥心理,應與患兒多交流、多安撫,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使患兒主動配合治療、護理,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2.3 心理護理
①心理護理是護理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患兒驚厥發(fā)生時,家長十分緊張、恐懼。做好適時宣教,向家長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患兒家長大多對驚厥發(fā)作比較敏感,針對性為患兒家庭成員講解CwG 的臨床表現及病因,告知患兒家長CwG 是一種短暫發(fā)作的良性過程,預后良好,消除患兒家庭成員的焦慮心理,緩解其恐懼情緒,樹立信心,配合搶救 [5][6] 。② 在患兒病情平穩(wěn)后進一步向家長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告知家長本病是一種短暫發(fā)作的良性過程,預后良好,不需要長期服藥。指導患兒家長驚厥發(fā)作時的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項,避免搖晃患兒及抱起患兒造成驚厥加重或機體損傷。
3 小結
CwG最常發(fā)生于春秋季節(jié),主要癥狀為腹瀉、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在體溫正常或低于38℃時突然發(fā)生驚厥。驚厥表現以全身強直性發(fā)作為主,少數為部分發(fā)作。多不伴有脫水或電解質紊亂。治療重點是控制驚厥及防止脫水。一經診斷明確,護理人員配合醫(yī)生控制患兒腹瀉相關癥狀同時,對驚厥處理同時加強監(jiān)護,保持患兒氣道通暢,肢體保護、避免意外發(fā)生。將第一時間處理的知識在健康教育中適時教授給家長,消除家長的恐懼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李秀萍.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64例臨床觀察及護理[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15):1899-1900.
[2] 金慧,章秋芳,居蓓華.23例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的護理[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4):62-63.
[3] 王寅旭,王曉明.腦電圖預測癇性發(fā)作研究進展[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1,11(1):98-100.
[4] 崔小霞.地西泮和苯巴比妥鈉控制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再發(fā)的療效比較[J].飲食保健,2019,6(4):84.
[5] 徐如.輕度胃腸炎伴良性驚厥的護理對策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a5):241-242.
[6] 劉婭宣.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的臨床觀察及護理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6):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