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
摘要: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作為社會的精神力量能夠改變人們的精氣神,進而轉化成物質力量,推動鄉村文化繁榮,增強基層文化工作吸引力凝聚,對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泗縣基層文化工作為例,就如何增強基層文化工作的吸引力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鍵詞:強陣地;聚民心;添活力;增實效
中圖分類號:G249.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3-0277-01
一、引言
近年來,泗縣立足實際,創新舉措,著力加強基層文化工作,夯實了基層文化陣地,增強了基層文化工作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落地生根,推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群眾中入腦入心。
二、加大投入強陣地
近年來,泗縣著力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投入基層公共文化建設資金超過5000萬元,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高起點規劃建設縣級“四館”。在3A級景區清水灣公園內建設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的縣文化館,2016年被評定為國家一級館;高標準建設建筑面積各5000平方米的縣博物館、圖書館、家風館,進一步提升了泗縣的文化內涵,泗縣圖書館2018年獲評國家一級館,泗縣因此獲評2018年“書香城市(區縣級)”稱號,成為安徽省唯一入選的縣。全縣建成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面積均超過500平方米,一級站達標率100%。高質量建設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縣已建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60余個,80多個村居還建成了鄉賢文化館、村史館,提升了縣域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豐富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2018年泗縣獲評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優秀地區。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在縣委黨校設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全縣15個鎮和開發區、泗涂產業園和21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全縣187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縣、鄉、村全覆蓋。
三、文化下鄉聚民心
泗縣是泗州戲的發源地,泗州戲在泗縣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近年來,泗縣每年組織開展以泗州戲為主的送戲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演出近300場次,服務群眾近20萬人次,獲得了廣大基層群眾的極大歡迎。同時,每年開展送公益電影下鄉放映2100余場,開展農民體育活動200余場次,開展送圖書下鄉1.7萬余冊,開展廣場舞大賽、曲藝大賽、嗩吶大賽等群眾文化活動100余場次,實現了將文化設施搬到農村、文化活動辦到農村、文明新風送入農家目標,極大豐富了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2019年,泗縣宣傳、文化部門印發了《關于開展文化扶貧進村全覆蓋工作的通知》,全縣組織開展文化扶貧演出100余場次、鄉村春晚近50場次,在演出中積極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充分發揮公益文化活動的正面導向效應和教化功能,在寓教于樂和潛移默化中宣傳政策、凝聚人心和改進村風民風。
四、隊伍建設添活力
泗縣圍繞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建、管、用”工作,著力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增強基層工作活力。強化專業文化隊伍建設。合理調劑、充實公共文化機構編制,確保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人員足額配備,目前,全縣各鄉鎮文化站工作事業編制人員均不少于3人。開展文化協管員試點工作,按照“村級推薦、鄉鎮審核、縣級考核”的程序,采取簽訂托管合同的形式,為每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一名專(兼)職文化協管員,負責設施(設備)管護、活動策劃和文化輔導等,確保事情有人做、設施有人管,活動有人辦。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幫助每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組建至少1只文藝隊伍,定期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群眾參與度顯著提高。目前,全縣已培育各類文化隊伍200多支,其中廣場舞隊伍150余支、莊戶劇團20余支、書畫隊伍30余支,參與人數超過3000人。同時,組建了由縣委書記和縣長擔任總隊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以及理論宣講、道德文明等12個志愿服務隊,全縣已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68個,注冊志愿者3327人,截止目前,舉辦活動500多場次,直接受眾人數8萬余人次,增添了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活力。
五、形式創新增實效
理論宣傳“轉難為易”,讓群眾聽得懂。在加強基層宣傳思想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黨的路線方針和國家的政策進行轉換,化大為小,轉變成基層群眾易于接受的理論表述,即通過“說唱送演”等形式,讓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增加吸引力和感染力。大楊鄉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群眾所思所盼,創作了琴書《浪子回頭》、泗州大鼓《精準扶貧》及錢桿舞等系列文藝節目,深情講述了大楊鄉扶貧惠民政策和涌現出的脫貧典型故事,用家鄉話、群眾語言,把黨的十九大精神、扶貧惠民政策講得通俗化、接地氣,讓群眾記到心坎里。政策宣傳“多管齊下”,讓輿論傳的開。強化媒體宣傳功效,整合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資源,發揮正面輿論導向作用,講好泗縣故事、傳播好泗縣聲音;加強熱點引導,通過微信、微博、QQ群等網絡新興媒體,傳統正能量。泗縣發布“雙微”平臺影響力不斷增強,全縣建立180余個“小村微信群”,并通過農民夜校大講堂、鄉村廣播等形式解讀政策,基層宣傳輿論引導力有較大提升。
參考文獻:
[l]李娜,試論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J].學習與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