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可文



[摘 要] 結合2019年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開展的干旱對松材線蟲病造成的松樹死亡的影響專項調查,以及2017年和2018年秋季松材線蟲病普查數據,通過分析發現,2017、2018、2019年松樹死亡率差異顯著,檢出松材線蟲比例與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差異不顯著,年度間松樹死亡率、檢出松材線蟲比例、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的均值間差異也不顯著。這表明干旱加速了染病松樹死亡。
[關鍵詞] 干旱;松材線蟲病;松樹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4--3
1 2019年潛山市干旱概況
安徽省潛山市位于北緯30°27′~31°04′、東經116°14′~116°46′,大別山南麓,屬于季風北亞熱帶農業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豐沛,年均降雨量
1 381 mm,降雨多集中在4—8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70%。2019年8月中旬至2019年11月17日,潛山市均無有效降水,旱情嚴重,至11月18日才有有效降雨,旱情得到緩解。持續干旱對潛山市林業發展影響較大,造成個別毛竹林、油茶林呈小片狀死亡,個別松林也出現片狀干旱死亡。
為了研究這次干旱對潛山市松材線蟲病[Bursaphe-
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的影響,潛山市結合2019年松材線蟲病秋季普查,開展了干旱對松材線蟲病造成的松樹死亡的影響專項調查研究。
2 調查方法
2.1 調查小班的選擇
專項調查按照《安徽省松材線蟲病系統防控方案》(省重防指〔2019〕2號)、《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林生發〔2018〕110號)、《安徽省松材線蟲病防治指南》(省重防指辦〔2017〕35號)、《松材線蟲病普查監測技術規程》(GB/T 23478—2009)、《松材線蟲病檢疫技術規程》
(GB/T 23476—2009),制定了《潛山市松材線蟲病專項調查方案》,選擇了松樹死亡較多的黃鋪鎮、天柱山鎮、梅城鎮、余井鎮和駝嶺林場進行調查,并在其中選擇近年來松樹死亡較多的小班開展調查[1-4]。
2.2 調查方法
在選定的小班內,將胸徑≥5.0 cm的松樹確定為調查對象,胸徑<5.0 cm的松樹不予調查統計。首先,按照林地一張圖確定小班邊界,調出林地一張圖中該小班森林資源調查數據,根據該小班森林資源調查數據,計算該小班內松樹總株數。然后,人工逐株清點小班內胸徑≥5.0 cm的已經死亡或瀕臨死亡的松樹,同時剔除片狀干旱死亡的松樹。最后,按照松材線蟲病調查技術規定,對所有死亡松樹采樣,分離鏡檢。此次調查共采集樣本819份。
3 結果與分析
3.1 調查結果
將專項調查結果與該小班2017年和2018年秋季松材線蟲病普查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3.2 差異性分析
將表1中松樹死亡率、檢出松材線蟲比例、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分別進行差異性分析,結果如表2、3、4所示。表2數據表明,在а=0.05水平下,F=3.590 8,大于F crit=3.315 8,P-value=0.040 0,小于0.05,2017、2018、2019年松樹死亡率差異顯著。表3和表4數據均表明,在а=0.05水平下,F=0.122 9,小于F crit=3.315 8,P-value=0.884 8,大于0.05,2017、2018、2019年檢出松材線蟲比例與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差異不顯著。
3.3 均值分析
對表1中各年度的松樹死亡率、檢出松材線蟲比例和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的均值進行年度間差異性分析,結果如圖1、表5所示。
從表1、圖1可以直觀看出,年度間松樹死亡率、檢出松材線蟲比例和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存在一定的差異:2019年松樹死亡率比2017年增加19.561 3%,比2018年增加14.471 2%;2019年檢出松材線蟲比例比2017年增加3.249 0%,比2018年增加5.034 5%;2019年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比2017年減少4.637 7%,比2018年減少6.896 8%。
表5差異性分析進一步表明,在а=0.05水平下,F=0.000 0,小于F crit=5.143 3、P-value=1.000 0,大于0.05,年度間松樹死亡率、檢出松材線蟲比例、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的均值間差異不顯著。
4 結論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干旱促進了染病松樹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干旱脅迫能迅速破壞松樹體內保護酶(CAT)的活性,從而加快松樹死亡速度。松樹感染松材線蟲后,加之氣象干旱雙重脅迫,提高了松樹死亡率。
從年度間及均值差異性分析來看,檢出松材線蟲比例、未檢出松材線蟲比例的年度間數據差異性均不顯著,檢出松材線蟲病比例略有上升,未檢出松材線蟲病比例略有下降。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未檢出松材線蟲的死亡松樹,并不能說明其就不是感染松材線蟲死亡的,也不能說明是干旱死亡的,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沒有檢出松材線蟲;二是從松樹獨特的生理特性來看,松樹的松針狹窄、角質層發達、氣孔下陷、厚壁組織發育充分,加之松針表面積與容積之比小,以及松樹根部外生菌根的共同作用等原因,使得松樹抗旱能力很強,除非局地小環境長時間極端干旱,土壤嚴重失水,才會導致松樹干
旱死亡。
因此,綜合上述分析,2019年潛山市的死亡松樹,除了個別松林呈現片狀死亡的屬于干旱死亡之外,其他松林中松樹死亡均與松材線蟲病相關,干旱加速了染病松樹死亡。
參考文獻
[1]周宏.國內松材線蟲病主要防治技術述評[J].吉林農業,2019(4):94-95.
[2]張國慶.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業科技,2008(6):84-87.
[3]程月喬.林業植物檢疫文獻學分析[J].鄉村科技,2019(29):22-23.
[4]徐江龍.基于文獻學分析的松材線蟲病檢測與監測策略[J].吉林農業,2019(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