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梅



[摘 要] 在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進行杜高葉翠葉面肥試驗,結果表明,葉面施用杜高葉翠,以在葡萄開花坐果期噴施“穩花穩果肥”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肥”為好,施用濃度以800~1 000倍液增產效果顯著。
[關鍵詞] 葡萄;葉面施肥;微肥;杜高葉翠
[中圖分類號] S153.7;S60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4--2
1 試驗區概況
試驗區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宜秀區位于安慶市北部,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近年來,羅嶺鎮依托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巨石山生態文化旅游區,充分利用境內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優勢,實施鄉村旅游計劃,引導農民發展葡萄種植,“品羅嶺紅提子,享戲鄉慢生活”已具規模。
試驗選擇在宜秀區羅嶺鎮雙益葡萄園進行,雙益葡萄園主要品種有夏黑、午夜美人、大粒玫瑰、巨峰和陽光玫瑰等多個品種,均采用設施栽培技術。試驗葡萄園面積10.61 hm2,平均海拔26 m,中心地理坐標為E117°3′19.15″、N30°41′2.61″,如圖1所示。
2 試驗樣方設置
由于葡萄園內葡萄藤在葡萄棚架上互相交叉,難以區分單株。試驗時,我們選擇每5株為一組作為一個試驗樣方,樣方四周在葡萄架上綁上紅色編織帶做上標記,并測量每個樣方面積,中間間隔兩三株,以排除不同施用方法之間的干擾。為保持試驗條件的一致性,試驗品種選擇陽光玫瑰葡萄,葡萄園的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
3 試驗設計
3.1 微肥品種
微肥選擇杜高葉翠葉面肥。杜高葉翠主要微肥成分及含量為稀土(REO)≥1 000 mg/kg,鎂(Mg)≥9%,鋅(Zn)≥7%,硼(B)≥1.5%,鐵(Fe)≥1.5%,錳(Mn)≥0.5%,銅(Cu)≥0.5%,具有提高光合作用、預防缺素黃葉的作用。
3.2 施用濃度與施用次數
施用濃度分別選擇800倍液、1 000倍液、1 200倍液、1 400倍液和1 600倍液,施用次數分別為葉面噴施1次、2次、3次,具體如表1所示。
3.3 樣方設置
每個施用濃度、次數重復4次。
3.4 施用時間
進行一次葉面施肥試驗的,在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肥;進行2次葉面施肥試驗的,分別在開花坐果期噴施穩花穩果肥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肥;進行3次葉面施肥試驗的,分別在新梢初長期噴施催梢肥、開花坐果期噴施穩花穩果肥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肥[1-6]。
3.5 數據采集與處理
葡萄采摘時,按照樣方采摘,稱量質量,根據樣方面積折算成單位面積產量。各處理產量結果如表2所示。
4 數據分析
4.1 雙因素差異性分析
對表2中的產量數據進行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4數據表明,在а=0.05水平下,行間(不同葉面施肥濃度)F=122.063 5,大于F crit=3.837 9,P-value=3.333 3×
10-7,小于0.05。數據分析表明,不同葉面施肥濃度對葡萄的產量影響顯著。將葉面施肥濃度與產量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圖2表明,葉面施肥濃度與葡萄產量呈顯著線性相關性,葉面施肥1次、2次、3次的施肥濃度與葡萄產量之間的判定系數R2分別為
0.952 4、0.977 2、0.995 1。
列間(不同葉面施肥次數)F=565.4681,大于F crit=
4.459 0,P-value=2.434 2×10-9,小于0.05,數據分析表明,不同葉面施肥次數對葡萄的產量影響顯著。
4.2 單因素差異性分析
根據圖2所示葉面施肥2次和葉面施肥3次相關曲線比較接近,為進一步分析二者之間的差異,我們對葉面施肥2次和葉面施肥3次的葡萄產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表5數據表明,在а=0.05水平下,F=0.371 3,小于F crit=5.317 7,P-value=0.371 3,大于0.05。數據分析表明,葉面施肥2次和葉面施肥3次的葡萄產量間差異不顯著。也就是說,新梢初長期葉面施用微肥作為“催梢肥”,對葡萄的產量影響不顯著。
5 結論
基于以上分析,葡萄葉面施用微肥能較大幅度提高葡萄產量。本次試驗表明,葉面施用杜高葉翠,以在葡萄開花坐果期噴施穩花穩果肥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肥為好,施用濃度以800~1 000倍液增產效果顯著[7-11]。
參考文獻
[1]芮東明,劉吉祥,肖婷,等.陽光玫瑰葡萄標準化栽培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19(19):27-30.
[2]孫占育,孫志強,蔣寶,等.葡萄葉面施肥技術[J].陜西農業科學,2013(6):262-263.
[3]張國慶.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業科技,2008(6):84-87.
[4]張國慶.復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192-195.
[5]張國慶.生態論與經濟生態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30-31.
[6]王寶占.大棚葡萄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6(8):109.
[7]陳繼華,王英,張明君,等.葡萄栽培管理技術[J].吉林農業,2016(3):112.
[8]唐亞峰.設施葡萄生產關鍵技術的集成與示范[J].吉林農業,2015(10):93.
[9]曹慧琴.無公害葡萄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18(14):78-79.
[10]韓明霞.葡萄栽培技術要點[J].鄉村科技,2017(34):62-63.
[11]劉姚芬.大棚葡萄的生產特征與影響因素分析[J].鄉村科技,2016(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