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
[摘 要] 新時期,在大豆種植過程中,應不斷提高種植技術水平,才能保證大豆種植產量。基于工作實踐,本文總結大豆種植技術及病害防治技術要點,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旨在不斷提高大豆種植經濟效益,從而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 大豆;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565;S436.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4--2
1 大豆種植技術要點
1.1 種子選擇
對于大豆種子的選擇,需根據一定的科學依據,選擇質量較高的品種進行種植,這樣才能確保最終提高大豆品質。對于選種,需將氣候、土壤等條件納入考慮范圍,綜合評定大豆的種植環境。通常,種植人員對于種子的選擇均較為慎重,可利用機械設備選擇種子,或直接進行人工選種。優質的種子結合適宜的種植環境,有利于大豆生長過程中吸收足夠的生長所需的營養,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災害能力,可以有效提高種植效果[1]。
1.2 整地
大豆主要通過根部吸收營養并傳遞給整個植株,土壤條件對于大豆的生長來說至關重要。土壤是大豆健康生長的營養來源,因此科學處理和維護土壤,定期開展翻整、熟化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水源及空氣含量,為作物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同時減少雜草,從而促進大豆健康生長。種植人員需綜合考慮氣候、地域及土壤等具體條件實施耕種,并合理施肥,營養過量或不足都會對大豆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大豆的最佳種植環境為沙土區域,同時注意在生長期間開展翻耕作業,施入有機肥,旨在提高大豆對干旱和水澇等的抵抗能力,保證最終的大豆產量。
1.3 播種
第一,種植人員需依據科學標準開展密植工作。因此,在種植期間,種植者需隨時掌握每株作物的生長情況,綜合根據土壤、氣候等多方面因素,在空間較大的范圍內進行密植。依據科學比例進行密植,將會對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質產生積極的作用。
第二,肥料的選擇與使用對大豆生長影響極大。在大豆生長期間提供充足且適當的肥料,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生長的穩定性,種植人員可根據具體的品種對肥料進行選擇,一般鉀、氮、磷肥的施用比例控制在1∶3∶2,在此基礎上進行微調,便可以有效保證大豆生長所需。需要注意的是,大豆根系發達,需加深施肥深度,以促進大豆植株對營養的吸取,進而促進大豆健康生長。
第三,需對種植區域進行科學管理和維護。種植區域的主要管理工作為清除雜草,減少其他植物對營養的吸收,以免破壞大豆的生長環境。種植人員一旦發現雜草,需及時采取清除措施,深度消除多余草量,保證大豆生長環境健康[2]。
2 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在幼苗期發病率較高,病癥多見于大豆的果實和葉片部分,進而蔓延至整個植株。這種病害喜潮濕環境,因此如果種植期間出現多雨等影響氣候的因素,種植人員便需格外注意,隨時觀察大豆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有此類病害的征兆,便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以最有力的手段將病害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6月中下旬是該類病害的發病高峰,因此種植人員需在此階段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以免大豆受到病害的嚴重侵擾,進而影響大豆產量。對于該種病害的防治方式主要分為2種:一是增強種子對該類病害的抵御能力;二是通過專門配置的藥物進行針對性防治,通常使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或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作為專門的治療藥劑,如針對已發病的大面積種植區域,可以使用甲霜靈800倍液進行噴灑,以徹底消除
該類病害。
2.2 大豆蚜蟲
蚜蟲在大豆生長期間出現的概率較大,危害程度較深,因此需引起種植工作者的足夠重視。此類蟲害又稱蜜蟲,主要侵蝕大豆葉面,通過吸收葉面汁液生存,從而對整個大豆植株造成深度影響。受到此類蟲害影響的植株較正常植株矮小,而且葉面不平整,嚴重影響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因此,種植人員需在6月中下旬加大防治力度,尤其是出現高溫或干旱天氣,更易滋生此類蟲害,需科學實施防控。對于蚜蟲,主要使用40%氧化樂果乳油
1 000倍液來有效控制蟲害的蔓延;或者667 m2種植區域使用10%溴氟菊酯乳等藥劑15~20 mL進行蟲害控制,也能獲得理想的防控效果[3]。
2.3 大豆根蛆
大豆根蛆多發生于野生環境下的大豆植株。此類蟲害主要攻擊大豆根部,利用糞便腐蝕大豆根系,從而破壞大豆的營養傳輸途徑,導致豆苗干枯腐爛。這種蟲害每年只發生一次,每年冬季潛藏于大豆根皮中,次年變成蟲形,為害大豆根系。對于此類蟲害的防治,主要采用藥劑進行滅殺,每100 kg大豆種子使用0.7 kg藥物兌水4 kg拌種并晾干。如果此類蟲害大面積發生,可用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進行控制,667 m2種植區域使用
40 kg藥液,力求將蟲害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
3 結語
在大豆種植過程中,不斷提高大豆病蟲害防治水平,才能進一步保證大豆生產效率。農業技術人員應不斷進行實踐與探索,力求不斷提高大豆種植技術水平,以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韓春杰.探究大豆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9(22):105-106.
[2]尹淑敏.談大豆種植技術及田間管理[J].農家參謀,2019(22):79.
[3]張國旗.淺析大豆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家參謀,2019(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