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蔡曉琳,周惠蘭,張偉玲,黃天雯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國際疼痛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對疼痛的定義是:機體整體或局部的感覺,常常伴有現存的或隱匿的組織損傷,是一種不愉悅的感覺和情緒上的主觀感受[1]。而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疼痛的了解及鎮痛技術的提高,疼痛已經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 “第五生命體征”。術后疼痛是由于疾病本身和手術損傷聯合對機體造成的一種復雜的生理反應[2],是肉體或精神的一種不良或不自在狀態,而骨腫瘤患者常因疼痛不能及時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從而發引深靜脈栓塞、關節僵硬等術后并發癥,嚴重影響手術的預期效果與術后康復,給患者身心帶來巨大傷害,為此,了解術后患者疼痛控制情況及疼痛控制滿意度非常必要。以下為2016 年11 月至2017年6 月某三甲醫院骨腫瘤科術后患者疼痛控制及滿意度情況,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 年11 月至2017 年6 月在某三甲醫院骨腫瘤科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疼痛與滿意度問卷調查。對象納入標準:術前經病理證實為骨腫瘤;在全身麻醉下行骨腫瘤切除或刮除術;年齡≥18 周歲;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或精神障礙者。納入調查患者共231 例,男131 例,女100 例,平均47.20±6.37 歲;其中行政干部12 人,醫務工作者5 人、教師4 人、科技工作者7 人、工人36 人、農民41 人、商業服務人員15 人、退休人員26 人、其他職業85 人。
1.2.1 調查工具包括二部分,第一部分為疼痛控制情況評估。采用“簡易疼痛評估尺”[3]對患者進行疼痛程度評分。0-10 級計量制評分,0(無疼痛)~10(劇烈疼痛)數字評分,0~3 分為輕度,4~6 分為中度,7~10 分為重度,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強。第二部分為患者疼痛控制滿意度評估。出院前采用“患者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問卷”對患者進行調查。該問卷由美國疼痛協會修訂,在臨床上已被廣泛使用,經測試具有良好的信度(重測信度r=0.86;內在一致性r=0.98)[4]。其包括6 個滿意度指標,采用5級里克特評分法,從完全不滿意到完全滿意,計1~5 分,得分越高,反映疼痛控制滿意度越高。結果統計時,以基本滿意和完全滿意統計為滿意。
1.2.2 資料收集調查開始前對調查員進行培訓,熟練掌握調查問卷中每項的意思,通過專業培訓的調查人員向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進行解釋說明,邀請其參與該調查,并講解調查目的、填寫方法等,在取得患者同意后,調查員教會患者如何填寫問卷,對有疑問的地方,調查員即可給予解釋,患者理解后再進行作答。由患者自行填寫問卷,不能自填者由調查員幫助填寫?;颊咛顚懲旰?,交回給調查員,進行現場問卷完整性核對,對有遺漏的地方進行及時補充。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例”及百分比表示。
患者術后24h 內疼痛程度為1.87±0.97 分,24-48h 內疼痛程度為1.59±0.84 分,48-72h 內疼痛程度為1.50±0.84 分,72h 后到出院前疼痛程度為1.30±0.64 分,呈現遞減趨勢,說明患者疼痛程度逐漸減輕。見表1。

表1 骨腫瘤科術后患者疼痛程度(n=231)
骨腫瘤科術后患者的疼痛控制滿意度介于完全滿意與基本滿意之間,其中,各維度滿意度得分,“醫生、護士對我的疼痛治療方式令我滿意”和“我滿意住院期間在疼痛方面受到的照顧”滿意率最高,均達95.2%,而“術后的疼痛程度沒有超出我想象的程度”滿意率最低,為87.0%。見表2。

表2 骨腫瘤科術后患者疼痛控制滿意度排序表(n=231)
本調查中,患者術后24h 內疼痛為1.87±0.97 分,24-48h 內疼痛為1.59±0.84 分,48-72h 內疼痛為1.50±0.84 分,72h 后到出院前疼痛為1.30±0.64 分,疼痛評分呈現遞減的趨勢,并低于2005 年國內對北京、上海、天津、江西 4 個地區的三級甲等醫院癌痛患者進行的普查結果疼痛評分為(1.67±1.45)分[5]。可以看出,本調查患者術后疼痛基本能得到有效控制。本調查中術后使用長期止痛藥的患者有223 例,超過了96.5%,這可能是患者術后疼痛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因素之一,但在這其中,單一用藥的有107例,2 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92 例,3 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23 例,4 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有1 例,雖然存在聯合用藥情況,但3 種或以上藥物聯合使用的僅占10.0%,一方面可能與納入對象有關,愿意接受調查的術后患者可能病情較輕、身心狀態較好;另一方面可能與有些醫師對采用多種藥物聯合使用仍存在一定顧慮,如藥物安全性、不良反應、并發癥及經濟因素等有關。這就提示我們,要加強醫護溝通,及時向主管醫生反饋疼痛評估的結果和用藥的效果及副作用,亦可將陳春英等[6]人的“醫護患一體化模式”應用于骨腫瘤患者的疼痛管理中,提高護理疼痛管理水平,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
骨腫瘤科術后患者的疼痛控制滿意度平均分為4.52±0.90分,介于完全滿意與基本滿意之間,但“術后的疼痛程度沒有超出我想象的程度”滿意率較低,僅為87.0%,這就說明患者疼痛程度和想象中的存在差異,這一方面可能因為患者術前對疼痛沒有很好的認識,也就反應醫護人員相關宣教可能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從術后疼痛現狀來看,被調查的患者疼痛得到很好的處理,處理效果是良好的,但部分超過患者的想象程度,這與患者的需求不斷提高有關,患者不止期望手術成功,而且期望無痛,另外也與骨腫瘤患者大部分年輕,對疼痛的敏感性較高有關。但不管出自何種原因,我們護士作為患者疼痛的主要評估者和止痛措施的具體落實者,都必須做好疼痛相關知識宣教和及時處理患者疼痛問題,從而提高疼痛控制滿意度。
通過本次調查,骨腫瘤科術后患者疼痛控制較為滿意,但也存在不足,在臨床控制疼痛上要注意加強對醫務人員疼痛知識相關培訓,更新觀念,合理聯合用藥,同時也要好疼痛相關知識宣教和及時處理患者疼痛問題,減輕患者疼痛,從而提高疼痛控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