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南京市青龍山精神病院,江蘇 南京)
患者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認知、行為以及情感都發生異常,而且異常行為持續時間較長,在此種病態心理的作用下,患者做出了不同于常人的行為,則判定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間,還會出現自殺或者傷害身邊人的情況,不僅僅對自身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對周邊人群產生較大危害[1]。近幾年老齡化現象的加重,導致老年精神病群體數量也逐漸增加,針對此,本文對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療期間采用綜合護理措施的臨床效果,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本院在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2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經診斷均為精神疾病患者。采用數字隨機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均為51 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當中包含男性患者26 例,女性患者25 例,年齡為60~82 歲,平均(74.29±3.02)歲;對照組患者當中包含女性患者24 例,男性患者27 例,年齡為61~81 歲,平均(73.19±3.82)歲。所有患者均知曉此次研究實驗,且簽署知情書。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給予患者常規精神病護理措施,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注意看管患者日常行為并給予照顧,保障患者安全。
1.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給予老年患者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1)心理護理:在日常護理過程中,需全面分析老年患者病情,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分析患者的心理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同患者進行交談,給予患者積極的引導,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與責任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得患者能夠積極面對并接受治療。另外,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避免對患者惡語相向、責罵,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為老年患者提供服務,讓老年患者感受到關愛與親切。
(2)生活護理: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當中,護理人員應注意其生活護理,針對部分睡眠質量較差的患者,可以適當給予患者助眠藥物,使得患者擁有良好的睡眠。而針對部分夜間較為興奮以及吵鬧的老年患者,則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同時,還可以結合患者病情,對患者的日常行為進行干預,幫助患者進行換衣、擦澡等。
(3)加強鍛煉: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護理人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患者進行生活鍛煉,如:示范、扮演等方法,從而使得患者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力自理。另外,在進行鍛煉的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環境與患者病情,在恰當的時間進行鍛煉,不能夠組織患者前行進行鍛煉。
(4)安全護理:由于精神病患者認知出現異常,難免會出現自殺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所以就需護理人員在相應位置粘貼標題,在顯眼位置,粘貼安全標識。同時,針對行動不便的患者,護理人員還可以為題穿防滑鞋,在走廊外安裝扶手,從而為行動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便利,盡量減少安全隱患,保障患者安全。
1.3 觀察指標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將其分為4 個等級。一級: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完全自理;二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內容能夠自理;三級: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部分內容能夠完成自理,但是部分生活內容需要干預措施;四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夠完成自理,需要護理干預的幫助才能夠完成。
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展開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 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在給予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措施之后,觀察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措施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表(n,%)
老年精神病患者認知、行為等均發生異常,而且異常持續時間較長,所以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就會有部分患者出現拒絕治療的現象。同時,長期接受藥物治療,還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損害,而由于患者年齡較大,身體各個器官都難免老化,所以極為容易引發老年性疾病[2-3]。老年精神疾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應用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但是常規的護理干預措施,大部分都是針對疾病的護理,根據護理人員的臨床經驗,對患者個人衛生、藥物等內容進行護理[4-5]。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則是針對患者的心理、安全以及日常生活等內容進行全方位護理,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護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6-7]。
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采取護理干預措施之后,觀察組患者的洗漱、吃飯、穿衣等各項生活能力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而護理滿意度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同權威文獻研究結果一致[8]。由此說明,老年精神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對老年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簡而言之,針對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保障患者安全,進一步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