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朱宏穎,柯雅娟,程柳榕,鄭秋梅
(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附屬海南醫院,海南 海口)
臨床實習是護理實習生從理論到實踐、從課堂到臨床、由學生向護士角色轉變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的必經途徑。手術室實習是護生臨床實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因為專業的特殊性,其帶教方式不同于病房,要求技術性高、專業性針對性強。隨著信息系統以及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常規的培訓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及授課的要求。思維導圖是一種將發散性思考具體化的思維工具,它通過運用詞匯、符號、線條、圖像形成節點式及發散式結構形式,將繁瑣的文字信息轉變為層次分明的圖形,讓學習者能更有效存儲及獲取信息[1]。隨著現代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成為主要創新性教學模式,并深受各大高校學生的歡迎。因此,本研究將探討思維導圖聯合PBL 教學法在手術室手術室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應用,旨在提高護理實習生的教學培訓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學院2018 級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組,試驗組學生共20 人,對照組學生共20 人,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及既往成績無明顯差異。兩組護士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培訓
培訓內容分為理論培訓及技能培訓,理論培訓內容包括潔凈手術部的設計、手術室職業危害與防護、無菌物品的儲存等,以期能更新護理實習生關于手術室知識版塊的理論知識水平。技能操作包括無菌技術、外科手消毒、無接觸式戴手套法、穿針引線以及手術器械傳遞方法等。兩組護士均為同一批授課老師。對照組護士應用傳統常規崗前培訓,培訓時間為3 周,教學方式包括理論課講解、現場帶教、視頻演示,遇到不明的問題可提出。技能培訓方面采用一對多面對面指導,培訓后進行技能考核。
1.2.2 觀察組培訓
應用思維導圖結合PBL 法進行培訓,具體措施如下。
1.2.2.1 思維導圖法
(1)課前準備:培訓相關授課老師掌握思維導圖法的概念以及能了解其具體內容及作用,并讓授課老師使用思維導圖法進行教學。護理實習生入科后,授課老師對其進行思維導圖基本知識講解及培訓,通過講解案例鼓勵同學們學會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并指導同學們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課堂中快速記錄筆記及課后快速復習等技巧。(2)課題導入:每次理論課前,授課老師應根據培訓內容確定主題,以完成思維導圖繪制:從主題中心向外擴張分支,每一分支是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要點,并利用關鍵詞表達分支內容;使用不同顏色、箭頭、圖案、數字來修飾知識要點,以表現知識間的層次類型及關系;從點到面對護理實習生進行授課,分層次呈現在思維導圖中,整個思維導圖中色彩、圖像、視覺被統一著重強調安排;技能培訓:授課老師按照思維導圖思路講解操作要點,并指導護理實習生快速記下操作要領及流程。(3)課后筆記:課后要求護理實習生對知識點進行整理、歸納及總結,可利用手機APP 繪制思維導圖,第三周學生座談會時組織同學們交流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總結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2.2.2 PBL 法
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聯合PBL 法,由教學組長負責選取臨床中較為特殊的病歷,例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連體嬰、新開展的手術。其次,結合臨床案例設置教學情境,案例中會設置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上課前3 天將設有問題的案例布置給護理實習生,理論課以討論的形式展開,一般在實習最后一周開展。(1)由帶教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圍繞課程主題,根據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讓同學們應用思維導圖方法對案例的手術護理配合中特殊部分進行分析。(2)護理實習生收集資料。以組內合作的形式完成的,可自行組成學習小組,通過各種途徑查詢資料并自學,由組長組織大家先進行小組內討論,最后大家取得共識,整理一份完整的發言稿。最后帶教老師進行指導及總結,教學的目的讓學生們能應用思維導圖方法對案例的手術護理配合中特殊部分進行分析,從而使同學們擁有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能制定相應護理措施并將實際手術護理配合,在培訓過程中應注重案例與實際工作的相結合。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教學培訓后由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生的理論、操作技能、自我導向學習能力進行評價。理論培訓內容包括潔凈手術部的設計、手術室職業危害與防護、無菌物品的儲存等。技能操作包括無菌技術、外科手消毒、無接觸式戴手套法、穿針引線以及手術器械傳遞方法等,滿分均為100 分。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0 軟件對兩組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理論知識、技能操作知識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的理論及技能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護理實習生理論成績及技能操作成績比較
問卷發放20 份,回收20 份,回收率為100%。觀察組對該實驗中的教學方法認可率基本高于85%(見表2),認可率較高。

表2 帶教模式的認可度
臨床護理是護理實習生在臨床護理老師的指導下參與臨床護理實踐以驗證、鞏固、深化所學護理理論知識的過程,臨床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未來護理隊伍的質量[2]。手術室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別于其他的護理學科,而且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新型設備的應用,教科書卻未有改變,護理實習生的理論及經驗脫節,對于手術室實習都充滿著好奇以及無所適從,而于此同時,帶教老師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患者的安全,或多或少會減少指導以及同學們動手實踐的機會,以致于在實習末期護生們往往會產生懈怠心理,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
有研究指出:思維導圖教學方法能有效轉變教學模式,可讓同學作為教學主體,能充分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及積極性,讓新護士能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討論問題,并增加學生與教師間互動,充分解決問題[3]。與傳統的文書筆記對比,思維導圖更容易掌握核心內容,提高主觀能動性及積極性。
有調查結果顯示,護生自主學習能力水平不高[4-5],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本科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未得到明顯提升及改善,原因是其在學習過程中仍受傳統課堂觀念的影響[6]。而PBL 教學法是目前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的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更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7-8],但也有研究將思維導圖和傳統教學模式比較發現,思維導圖的教學結構更豐富、更直觀, 更便于記憶,教學效果略勝一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9-10]。而本研究中將思維導圖與PBL 教學法兩種手段的結合不僅提高了護理實習生的自主學習技能,同時可引導護理實習生將學到的手術室的相關理論知識及技能運用到臨床實踐中,不僅提高其操作能力,同時有助于培養護理實習生的思考能力。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聯合PBL 教學法能有效提高手術室護理實習生教學培訓效果,提高帶教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