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動化屠宰雞生產線與中央廚房生產線項目,年可屠宰肉雞90 萬羽,深加工肉雞產品265 噸;一條大米加工生產線,每月可加工100 噸大米;一個米粉生產基地項目,年加工米粉5000 多噸……近年來,興業縣立足農業資源和特色優勢,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推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寬群眾致富路子。
正值水稻收割季節,7 月26 日,在金燦燦一眼望不到邊的興業縣水稻核心區,6 臺收割機在稻田上穿梭,醉人的稻香在空氣中彌漫。
“公司在全縣發展種植優質水稻2 萬多畝,已收割的稻谷正在加工成大米。”嘉沃生態農業科技公司董事長張建德說。該公司目前投資建設月產100噸的大米加工生產線,加上合作企業的生產能力,今年計劃加工大米1.8 萬噸。
“要將發展潛力大、投資收益穩、回籠見效快的農產品加工與扶貧產業發展有機銜接,納入‘5+2’扶貧特色優勢產業進行優先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做大做強。”興業縣通過建設縣鎮村三級扶貧產業園和67 個扶貧產業基地,帶動貧困戶發展優勢扶貧產業,實現增收致富。
近年來,該縣農產品深加工產業不斷發展。目前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2%,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為1.71 ∶1,高于全區1.5 ∶1 平均水平,有效推動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該縣科學規劃糧食、果蔬、畜禽等主要農產品加工的產業布局,建設健康食品產業園,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基地和園區集中,打造高質量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依托2 家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示范引領農產品生產實現現代化、產業化,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產出高效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格局。
該縣還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延長農產品產業鏈,通過出臺農產品加工企業優惠扶持政策,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強企業經濟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興業縣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2%,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為1.71 ∶1,高于全區1.5 ∶1 平均水平。
“今年公司引進的液氮速凍技術,讓被宰殺的雞從養殖場到餐桌能保持一個星期的新鮮,讓全國消費者吃上了我們有名的三黃雞。”和豐禽業公司總經理梁有國介紹,該公司年出欄肉雞1000 多萬羽,引進深加工業生產線后,大大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今年打算再投800 萬元,擴大深加工業生產線。”他說。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興業縣已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33 家。其中,市級以上11 家,年銷售額億元以上19 家,年銷售額10 億元以上3 家,形成了年加工家禽1600 萬羽、優質大米15 萬噸、米粉1.2 萬噸,以及年加工生產飼料170 萬噸的規模。
同時,該縣大力推進全產業鏈建設,引導企業向前端延伸帶動農戶建設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設物流營銷和服務網絡,形成“原料基地+加工龍頭企業+服務網絡”一體化發展格局。目前,已引進了年屠宰1500 萬頭肉豬及農副產品加工全產業鏈項目、年屠宰5000 萬羽家禽食品深加工及冷鏈物流建設項目、電商物流園等一批延鏈補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