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華石鎮旱塘村,有這樣一種神秘的水果,它果皮金黃,切開看,果肉晶瑩剔透,帶有微粘的乳汁,口感Q 彈細膩,這便是黃晶果,一種極難引種的南美熱帶水果,在市場上賣到100 元1 公斤。
日前,筆者來到廣西新格林農業有限公司,從高處俯瞰,滿山果樹,郁郁蔥蔥。待到果實成熟的季節,枝頭果實累累,這里儼然一座“花果山”。公司種植基地占地1000 畝,主要引進臺灣優良水果黃晶果、孟尖榴蓮蜜、臺農17 號鳳梨、臺農1 號百香果等進行種植。
據村干部介紹,幾年前這里一片荒蕪,雜草叢生,無人開墾。而讓這座荒山煥發生機的,正是廣西新格林農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冼通。

筆者見到冼通時,他正在指揮十幾名工人折疊包裝盒,準備將今年第一批收獲的鳳梨打包、搬上貨車,運往全國各地。工作中的他看起來對農業種植非常熟悉,交談后才知道他畢業后一直從事的是測繪建筑類工作。2017 年11 月,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才從老家桂林來到防城港尋找新的事業發展空間。
“農業的發展前景很大,經過前期的考察,我選中在旱塘村種植水果。” 冼通說,旱塘村山地多,氣候炎熱,冬天無霜凍,非常適合種植熱帶水果。不過開荒種樹,談何容易。冼通在這里租了一間小房子,并向政府申請兩項補助,投資700 萬元對荒山進行改造。他說:“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來開發,利用自己學的建筑相關知識,親自設計道路、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等,同時對土地進行開墾平整、坡改梯、修建排灌系統等各項工作,把土地用活。”
榴蓮蜜要五年才掛果,冼通在樹下套種了鳳梨,黃晶果套種百香果,以收益長短結合的新型種植方式進行經營管理。
三年的時間里,冼通不斷地嘗試,從前期的開發種植到后期銷售、育種,逐漸步入正軌。2019 年,冼通試種的黃晶果零星掛果,到2020 年第一期全部掛果,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會有收成。他說:“等果實成熟后,這里將是國內市場規模化種植黃晶果最大的農場。而套種的鳳梨收益也很好,一年能收獲三次,畝產5000公斤,畝產值達到3 萬元。”
冼通在周邊的村屯雇傭了4名固定工人,在施肥剪枝等用人高峰時還會雇傭周邊的農戶,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果子越長越好,冼通心里又有了新的打算,他說:“下一步,公司育種成功后,想帶動周邊的農戶將土地利用起來種植黃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