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抗疫進入攻堅階段,高速路免費至疫情結束,這是一條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中央出臺“疫”期高速公路免費政策,表明了將“減負”進行到底,千方百計為企業減負,為民眾減負,做好抗疫復產兩不誤的決心。
疫情期間,高速公路雖然免費通行,但必須注意的是,所有駛入收費公路的貨車仍需進行入口稱重檢測,超限貨車不得駛入收費公路。超載的客車仍需接受處罰和按照規定分流客源。同時,疫情期間高速公路相關部門要做好消毒、通風等工作,合理安排車輛停放;加強加油站、充電站等服務設施的運營管理,確保食品、油料等供應充足,環境衛生整潔有序;做好道路救援、道路搶險、搶修等應急準備工作,確保快速響應;及時發布實時路況、氣象、交通管制等道路信息,為廣大市民提供出行信息服務,確保服務不打折。
“免費”不免責,高速須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疫情防控和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交通運輸部門必須依法管路,相關運營單位必須做實、做好服務工作,才能把源源不斷的好資源投入到各地抗疫最前線,早日打勝抗疫戰,為穩定經濟社會大局和推進中國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2月14日,李克強總理在北京西站考察時要求,要抓緊出臺暫時免除包括小轎車在內的客車、貨車等所有車輛收費公路全部通行費的政策,做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保通保暢”。2月15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免收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的通知,交通部門相繼推出免費通行舉措,是聚焦于疫情防控現實的“因時而動”,對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恢復,將形成雙重助力。此次免費通行未明確具體截止時間,而是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這一細節,更加凸顯政策出臺是從疫情防控的現實和需求出發,是交通領域為疫情防控提供的配套保障。
突發疫情是對全社會各個方面的一場大考。交通免費政策多次調整,根據疫情的防控需要靈活應變,以及各地暫時取消限行政策,其實就是交通領域對于這場大考的一種“作答”。面對疫情,無論是防控工作,還是社會經濟秩序恢復,都需要各個部門、系統共克時艱、高效響應。當所有環節、所有公共政策都能及時、科學滿足疫情防控大局和有序復工復產的需要,就能夠早日贏得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勝利、最大程度減少疫情給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圍繞這兩個目標,所有可以優化、挖潛的公共政策,都宜盡早作出調整。 (來源:新京報)

疫情發生后,中共中央、國務院曾多次要求保障農產品流通秩序、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但“綠色通道”在某些地方仍存在不暢通情況。
近日,媒體記者在幾地走訪發現,有的地方出臺“土政策”隨意加碼,封堵公路,即便手續齊全的運輸物資車輛也很難通行。
“菜籃子”綠色通道被擋,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事實上,“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運輸受阻的問題,也已經引起中央層面的高度重視。1月30日,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三部委就聯合發布了《關于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嚴禁未經批準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三令五申之下,“土政策”隨意加碼問題仍然存在,反映出來的是有些基層政策落實的不到位、執行力的欠缺,對此亂象,須及時糾治。
復工復產也好,恢復生活秩序也罷,交通運輸都是“先行官”,必須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否則就只能給防疫添堵。各地也理應對標政策法規要求,對轄內擋道的“土政策”及時清理,別再讓“綠色通道”被隨意阻斷,甚而影響到抗疫大局。 (來源:新京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