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在取消省界收費站的過程中,收費員這一特殊群體在這項重大變革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他們的安置工作也成為了各個高速公路運營單位的重點工作之一。

拆除前的臨漳省界收費站
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管理處(以下簡稱“石安管理處”)本次涉及取消的兩個省界收費站地處河北省邯鄲市境內,分別為1997年12月投入使用的G4京港澳高速冀豫界臨漳收費站(以下簡稱“臨漳收費站”)和2005年1月投入使用的G22青蘭高速冀晉界涉縣收費站(以下簡稱“涉縣收費站”)。
臨漳收費站和涉縣收費站共有通行車道37條,在編員工167名,承擔通行費征收、站口車輛疏導、綠通車輛查驗、相關數據報送、節假日保暢和服務司乘人員等工作。167名在編職工具有年紀輕(30歲以下占56.89%、30歲至40歲占29.34%)、學歷高(大專以上學歷86.82%)、專業全(涵蓋9大類48個專業)、居住分散(邯鄲籍49.11%、非邯鄲籍50.89%)等特點。另有勞務派遣人員12名,從事廚師、門衛、電工等輔助性工作。取消省界收費站后,兩站涉及179名員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制定出適應收費方式變革需要,員工普遍認可、操作性強的安置方案,是做好安置工作的基礎,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在做好前期調研的基礎上科學決策。
石安管理處人事勞動部門工作人員從2019年6月起,多次到臨漳收費站和涉縣收費站進行調研工作,征求員工意見、傾聽群眾訴求,精準掌握員工崗位、職務、學歷、家庭住址、專業特長、職業規劃、安置意愿等信息并根據調研結果進行初步方案的制定。
2019年11月起,石安管理處人事勞動部門就初步方案向各級管理人員和員工代表征求意見,經過對反饋意見的梳理,完成了方案的進一步優化。優化完善后的方案較好地解決了撤站后員工轉崗的相關問題,如:崗位在哪里、如何實現擇優選拔、能否就近安置、崗位是否匹配合理……
2019年12月底,石安管理處領導班子根據河北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下達的指導意見,經過慎重研究,最終確定了“開展系列轉崗培訓、提供崗位擇優選拔和量化排名崗位平移”的安置方案,并向臨漳收費站和涉縣收費站的員工進行公示。
通過員工轉崗安置,努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人事相宜、各得其所”,是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建立人才競爭機制,調動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熱情的重要舉措,是關系到員工隊伍穩定發展的大事。石安管理處根據集團公司指導意見和安置方案,結合員工實際情況,統籌協調、分級分類實施安置工作。
對兩個撤銷的省界收費站的領導班子成員及收費站內辦公室、票證室、機電維護室的主要負責人和收費班班長,根據管理處崗位空缺情況,結合員工工作能力和個人意愿,進行定崗安置。另外,根據員工日常表現和個人意愿,經收費站領導班子研究后確定兩個站區的留守人員。
為適應轉企改制及收費方式變革的需要,充分發揮省界收費站員工學歷高、專業全面的特點,石安管理處設置了24個管理、技術崗位,組織員工根據自身意愿、業務專長和職業規劃參與選拔擇優錄用。
對未通過選拔的員工,根據收費系統崗位空缺情況和員工經常居住地點,堅持“同崗位平行調整就近安置”的原則進行安置。
本著讓員工“不找關系、不憑運氣、依靠實力”選擇崗位的思路,對參與崗位平移安置員工的日常考核、轉崗培訓和選拔考試的成績進行量化。員工根據公示的自身成績排名,結合片區各收費站的崗位接收數量進行自主選崗。

拆除臨漳收費站大棚的現場
尊重員工的意愿,深入細致地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員工關注的政策講清楚,反映的問題說明白,以理明人、以情動人,充分得到員工的理解與支持。
根據勞務派遣人員在臨漳收費站和涉縣收費站的工作年限、日常表現及石安管理處勞務派遣崗位空缺的情況,協調勞務派遣公司對因為崗位取消而需要清退的派遣人員,依法依規進行清退。
人員崗位調整涉及員工的切身利益,員工關注度高,歷來也是人事工作的敏感點。石安管理處為避免出現“搞變通、搭便車、打折扣、走后門”等現象,有針對性地采取了如下幾項措施。
本次設置的24個崗位,涉及機電、稽查、文秘、財務等4個專業,石安管理處領導班子周密部署,相關科室密切配合,在選拔上崗人員過程中充分貫徹了“公開透明、擇優錄用”的原則。上崗人員選拔過程如下:2020年1月8日選拔考試現場的座次由員工抽簽決定,試卷現場啟封、考試完畢后現場密封考生答題卡,立即組織管理處機關的業務骨干統一閱卷,閱卷人員在答題卡上簽字并將其存檔備查,考試及閱卷現場由紀檢部門負責監督,員工成績第一時間通過管理處釘釘平臺進行公示并開放查詢功能。嚴謹、公平的選拔過程,得到了全體員工的信任和好評。最終,24名具有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信息管理、自動化控制、會計學、漢語言文學等專業學歷的員工通過了選拔考試,走上了機電維護、收費稽核、財務票證等工作崗位。
為充分體現員工的綜合水平,石安管理處將2019年四個季度收費員業務考試的平均成績、本次轉崗培訓考試成績、公開選撥綜合知識成績三項成績相加,取平均值得出該員工的綜合成績。并對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取得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今河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先進工作者、年度先進工作者(占管理處全體員工的1%)的員工在綜合成績的基礎上給予5分的加分獎勵(只記一次),核算出最終成績并進行公示。2020年1月9日,參與選崗員工按照成績高低排名和片區收費站空缺崗位公示表,依次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現場選擇崗位,選崗全過程通過直播同步接受臨漳收費站和涉縣收費站全體員工的現場監督,真正實現了公平、公正、公開。
臨漳收費站和涉縣收費站共有12名勞務派遣人員,在管理處工作年限不一、個人情況不同,管理處人事勞動部門通過勞務派遣公司與派遣員工進行協商,向派遣員工說明現行國家政策、撤站原因及用工崗位情況,對管理處確需保留的3名廚師和1名電工進行平移安置。經過核實其余8名派遣員工的入職時間及補償標準后,勞務派遣公司按《勞動合同法》支付了補償金,雙方簽訂解除勞動合同書。
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暢通溝通渠道,積極主動地做好員工思想工作,是轉崗安置取得成功的堅強保障。
安置方案出臺前,石安管理處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科室多次與臨漳收費站和涉縣收費站干部、員工進行座談,在宣貫取消省界收費站政策的同時,認真聽取、采納員工意見,充分做好員工思想工作,為轉崗方案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
2020年1月3日,石安管理處在臨漳收費站精心籌劃了一臺“樸實鑄輝煌,揚帆再起航”告別文藝演出,全部節目由收費站員工自編自演。石安管理處領導同員工一起回顧了收費站22年的風雨歷程,充分肯定了員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品質,勉勵員工在新的崗位上保持和發揚奮斗精神。活動的開展在員工隊伍中起到了穩定、團結、激勵、奮進的良好效果。
方案實施過程中,石安管理處領導班子以及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宣講政策、解答問題,帶著感情開展工作,始終在分流安置的現場同省界收費站員工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以實際行動贏得了員工的信任和支持。
為幫助轉崗員工盡快融入新的集體,石安管理處各接收單位提前安排好員工的就餐、住宿、班車等保障措施,使安置員工一到新單位就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為使轉崗員工盡快熟悉崗位、進入狀態,相關部門通過“以老帶新、現場實踐”的方式進行崗位培訓,得到了員工的普遍好評。
2020年1月10日,隨著最后一名轉崗員工走上新的工作崗位,石安管理處取消省界收費站員工分流安置工作順利結束,實現了“規范工作程序,暢通溝通渠道,過程公開透明、方法民主科學、結果員工認可”的既定目標。

臨漳收費站業務培訓結業考試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