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科技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睡眠問題會令慢性腰痛、肌肉骨骼疼痛患者難以恢復。
研究人員對年齡在20歲以上、患有慢性腰痛的3712名女性和2488名男性進行為期11年的隨訪調查,期間有1508名女性(40.6%)和1296名男性(52.1%)腰痛癥狀基本消除,恢復了健康。在調整了年齡、體重指數、體育運動量、受教育程度和吸煙飲酒等因素后,分析結果顯示,與睡眠質量較高的男性相比,那些經常出現睡眠問題或失眠情況嚴重的男性從慢性腰痛中恢復過來的可能性降低17%,女性參試者中該比例降低21%。此外,身體存在多處肌肉骨骼疼痛者更容易因睡不好導致病情難以康復(男性參試者恢復的可能性低了41%,女性降低60%)。在排除了焦慮、抑郁和鎮靜藥物使用等因素后,結果依然成立。研究結論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志》上。
研究人員分析指出,睡眠質量差會導致炎癥水平加重,改變大腦處理疼痛的方式,預防或減少慢性腰痛患者的睡眠問題或許能讓他們早日康復。
近日,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發現,源自魔芋的神經酰胺能減少β-淀粉樣蛋白(Aβ)累積,從而降低老癡風險。
Aβ在腦內的過度累積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因素之一,它在發病前15年就開始積累。而魔芋中的神經酰胺是一種脂類成分,常用于美膚食品和飲料。研究人員發現,神經酰胺能讓小鼠大腦皮層和海馬區域的Aβ濃度降低,淀粉樣斑塊(老年斑樣Aβ沉積)減少,同時,海馬區的突觸功能障礙也得到抑制。在行為實驗中,小鼠的短期記憶得到改善。
這項研究為老年朋友帶來了希望,今后科學家有望用魔芋開發出預防老癡的功能性食品和新藥。
近些年來,有一些研究觀點將疾病成因歸咎于遺傳基因DNA,加拿大科學家對此則提出反對意見。他們通過研究認為,DNA并不能從根源上預示人們的健康狀況,更無法決定命運。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研究團隊對20年來常見基因突變(也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不同疾病條件之間的數據,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薈萃分析。結果表明,大多數人類疾病與遺傳基因之間的聯系是不穩定的。具體來說,包括部分癌癥、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在內的多種疾病,在遺傳病因上的占比最多為5%~10%;部分腹腔疾病、克羅恩病和黃斑變性等在遺傳病因上的占比也只有40%~50%。
研究主要作者戴維·維薩特教授認為,單核苷酸多態性在疾病預測方面有失精準。大多數疾病的患病風險來源于自身新陳代謝、生活方式以及暴露在周圍環境中的各類營養、化學物質、細菌或病毒。維薩特教授指出,雖然這一發現與現在許多商業化的基因檢測背道而馳,但對代謝物、蛋白質和微生物組的測量可提供更準確的疾病風險預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