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爭春
絕經后女性或老年患者背痛發作是否有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骨科主任劉鵬和他的學生金懷劍,探索出一種新方法——翻身-起臥實驗,可以幫助全科醫生篩查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并為是否需要磁共振檢查提供依據。
劉鵬團隊基于多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診治經驗的總結和探索,從而構建了翻身-起臥實驗,即通過臥床、翻身、坐起行為復制患者的背痛情況,據此甄別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并以該實驗結果作為磁共振檢查的依據。研究中發現,翻身-起臥實驗診斷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具有高敏感度、高預測值。即:從坐位到平臥位為臥床動作,從平臥位翻身到左或右側臥、再回到平臥位為翻身動作,最后從平臥位到坐位為坐起動作。若患者進行臥床、翻身、坐起動作過程中,任一動作誘發背痛或原有背痛加劇,則為實驗陽性;若患者完成上述動作背痛無變化則實驗陰性。翻身-起臥實驗陰性基本排除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不必進行磁共振檢查;翻身-起臥實驗陽性則需要進行磁共振檢查,避免漏診。
翻身-起臥實驗是劉鵬團隊對數千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疼痛特點的高度概括,該研究驗證了翻身-起臥實驗的診斷價值。翻身-起臥實驗不但能幫助全科醫生快速分層篩選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還能幫助非脊柱專科醫生第一時間甄別出需要轉診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