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音樂藝術體系中,小提琴是重要的樂器類型,通過小提琴展現民族化音樂精髓,進行民族藝術作品創作,有助于構建現代藝術創作體系,提升藝術創作的文藝性特征。在小提琴作品表現實踐中,由于與民族融合程度不夠,導致小提琴創作效能仍有待進一步提升。作為藝術工作者和小提琴創作者,要提升對小提琴藝術表現特點的認知程度,充分發揮小提琴的音樂特色,構建起鮮明的民族化藝術創作表現體系,才能最終實現藝術創作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提琴;民族化;創作;藝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010-02
【本文著錄格式】桑燁.小提琴作品民族化創作手法分析[J].北方音樂,2020,02(04):10-11.
引言
音樂藝術的傳播和發展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并且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家間的政治互信、經濟融合,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我國在積極進行經濟發展,促進國家間經濟往來,還應該積極借助小提琴作品的優勢,積極宣傳和弘揚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從而有效凸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優勢,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使我國的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得以傳播,這對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在實踐中,小提琴具有較強的藝術特色,對于表現具有民族情感的作品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探索多樣化音樂藝術表現形式,有助于實現民族音樂文化的有效傳承,使小提琴真正發揮自身的作用[1]。
一、現代小提琴音樂藝術的發展方向
一直以來,在文藝工作的推進和發展過程中,小提琴作品的基本要求都是藝術性和思想性,這也是過去一段時間文藝工作的主要工作準則。在這一時期,小提琴創作工作基本都是圍繞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標準開展的。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受西方文化和進步觀念的影響,小提琴作品審美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單純具備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小提琴作品,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于藝術的更高要求。除此之外,當小提琴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一定藝術高度的時候,想再提升一個層次,顯然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民族文化性就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民族文化性也是吸引觀眾、體現小提琴藝術價值的直觀體現。雖然在欣賞性方面理論界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也面臨著多方面的質疑。但是隨著新時代思想的進步,這一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所以說,提高小提琴作品的文化民族性,已經成為新時期小提琴創作工作的主要目標[2]。
二、小提琴作品民族化創作的要點分析
(一)要提高欣賞性,適應文藝市場發展需要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小提琴作品除了陶冶人們情操、滿足人們對于藝術追求之外,還承擔著多方面的責任。因此,在小提琴創作工作過程中,還應該有效兼顧社會經濟發展利益,在充分保證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背景下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迎合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民族文化性”這一概念的提出,是未來小提琴創作工作的指南針。所以,新時代的小提琴創作工作應該既符合藝術和商業的基本發展規律,又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積極價值。
隨著新媒體工具的普及和應用,新時代人們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受到新媒體的影響較深。小提琴創作的最終目標是創作和生產更多、更好的小提琴音樂作品,而小提琴作品是必須要面向市場的,沒有人欣賞的藝術作品,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提高藝術作品的欣賞性,正是賦予了傳統藝術作品一個全新的展現形式,以更加符合大眾審美的形象和姿態出現在市場之上,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同時,民族文化性也是吸引受眾目光的重要方式。以作品《蝴蝶托卡塔》為例,作為一部傳統的小提琴文化作品,廣受大眾歡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具有較強的欣賞性,因此更多的年輕人愿意觀看,這也正是提升小提琴創作工作“民族文化性”的意義[3]。
(二)利用民族文化性,推動小提琴創作工作向大眾化發展
小提琴創作工作,其本質是人民的,是面向人民、服務于人民的。因此,在新時代的小提琴創作工作中,應該積極創新工作形式,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基本目標,不斷完善工作形式。也就是說,人民才是文藝工作的核心和關鍵,也決定著未來文藝工作的發展方向。但是,如何才能在新時代的發展形勢下更好地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滿足人民對于小提琴創作工作的期待,是當前擺在小提琴音樂家面前的主要問題。實踐中,很多傳統的經典文藝作品藝術性很強,但是受歡迎程度卻不高,難以激發出人們的興趣。出現這種事與愿違的情況,主要原因在于小提琴創作工作者們沒有正確把握新時代文藝工作的發展方向,沒有深刻洞悉受眾的偏好。過于高雅的文藝作品,社會大眾在欣賞的時候會存在一定認知困難,因此,這些藝術作品也只會在較小的范圍內傳播和流行。要想使文藝作品走向大眾化,必須迎合大眾對于小提琴民族化作品的需求,創造更加喜聞樂見的作品,降低大眾的認知成本,這樣的小提琴作品才會被更多的人接受,而欣賞性無疑是一條最切實可行的道路。
三、在新時期探索小提琴作品民族化創作發展的路徑
(一)增強文化傳播意識,樹立明確的文化傳播目標
提高小提琴文化傳播意識是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在現代背景下傳承和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播效率的有效途徑。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條件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對于不斷提升當代文化發展水平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優秀小提琴音樂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弘揚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發展的關鍵環節。
因此,應該在充分認識到我國小提琴文化傳播價值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和外延,然后結合時代發展特點,樹立明確的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播目標,在小提琴創作中貫徹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比如在小提琴創作過程中,首先應增強相關人員的小提琴音樂文化傳播意識,然后將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其中,積極宣傳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通過創作一大批優秀的小提琴作品提升外部受眾的綜合感知能力,進而提升現代年輕人和外國欣賞者對于傳統文化的接受程度,更好地學習和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音樂文化[4]。
(二)整合傳統文化資源,大力進行小提琴民族化創作
文化資源的整合對于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傳統觀念對于我國小提琴音樂文化缺乏傳承意識,導致在文化資源整合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所以,為了實現“一帶一路”背景下傳播我國小提琴文化的目標,應該積極發揮資源整合的優勢,提高文化傳播的整體效果。除此之外,還應該注重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相關產品的開發,這也是促進文化傳播的一種有效路徑。可以結合當地民族文化,積極開發能夠代表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小提琴作品,讓更多的人通過小提琴文化作品深入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音樂文化。
(三)結合現代經濟發展趨勢,在小提琴中融入民族元素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近年來音樂藝術產業也逐漸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欣賞小提琴也正在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同時,小提琴音樂藝術的領域也逐漸擴大到國際范圍,這就給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十分有利的載體。在全世界范圍內大力發展旅游產業的情況下,我國可以在發展小提琴音樂藝術的基礎上,積極地將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到音樂發展實踐中,打造出獨具傳統音樂文化特色的小提琴音樂優勢,不斷吸引更多的欣賞者。同時,可以深入挖掘能夠代表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特色音樂項目,將其作為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比如一些傳統的民族文化等音樂項目,使欣賞者在參與小提琴音樂的過程中,更加深刻地體會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內涵和特點,進而不斷提升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四)運用文化傳播載體,提升小提琴創作的效果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著教育、文化、宗教、中國戲劇藝術和中醫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小提琴通過自身的音樂藝術特點,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較強特色的音樂表現形式。在現代民族藝術發展的背景下,要想充分發揮小提琴作品的優勢,就應該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充分運用好各方面的創作載體,提升音樂文化傳播的效率,推動民族要素的融入,這對于提升小提琴表現力,拓寬小提琴創作的影響力來說,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漫長的音樂發展過程中,中國涌現出了眾多國際知名的小提琴民族藝術曲目,《蝴蝶托卡塔》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在小提琴藝術的表現舞臺上充分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也正是因為該作品的出色表現,才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關注音樂文化。可以說,小提琴就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弘揚傳統文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領域。為了促進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必須緊緊抓住小提琴的藝術特色,通過小提琴創作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樂作品,積極尋找最適合的傳播路徑,不斷擴大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影響范圍,同時積極與現代中西方文化相融合,使其具備較強的時代特征。我國還應該積極將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小提琴創作當中,充分挖掘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優勢,積極整合文化傳播資源,開發小提琴文化作品,促進國家間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實現文化溝通、資源共享,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文化發展局面,實現小提琴創作藝術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
參考文獻
[1]梁寒琰.廣西小提琴作品民族化創作研究探索——以小提琴獨奏曲《蝴蝶托卡塔》為例[J].音樂創作,2019(4): 110-114.
[2]許蓉.小提琴演奏藝術民族化思考[J].當代音樂,2019 (7):90-91.
[3]宋胤.論中國當代小號音樂創作的民族化發展[J].音樂創作,2018(6):110-111.
[4]李達.馬思聰小提琴作品民族化創作分析[J].北方音樂,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