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夢
摘 要:基于目前前后門窗飾板配合普遍存在的問題,以DTS(整車匹配技術標準)可達性和客戶感知質量為最終目標,通過系統化的分析、對比,推進前后門窗飾板定位結構的改進,提供成本、質量相平衡的尺寸價值方案。
關鍵詞:窗飾板;DTS;定位結構;重復性;穩定性
1 引言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的尺寸匹配越來越被消費者關注。消費者通過整車尺寸匹配狀態來評價這款車或者這家汽車公司的制造水平。前后門區域的匹配是顧客最容易感受到也是最高頻次關注到的區域,所以前后門區域的匹配是外飾匹配中非常重要和關鍵的一部分,因此尺寸工程必須掌握如何評估外飾的質量,如何找出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如何找到最優的定位結構,最終達到顧客滿意的匹配效果。
2 研究思路
在整車匹配過程中發現很多車型的前后門窗飾板配合存在很大波動,此位置又是消費者目視高頻區域,很容易引起客戶抱怨。本課題以尺寸配合可達性和提高感知質量為目標,通過系統地從門窗飾板零件結構和定位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提煉出有利于提高尺寸穩定性的零件定位策略,從而提高整車尺寸匹配狀態。
3 標準制定
根據整車制造工藝能力及客戶對此位置感知質量的要求,目前主流的尺寸控制要求一般為間隙要求+/-1.25mm//1.25mm,平整度要求+/-1.25mm//1.25mm。
4 尺寸鏈和VA計算結果
通過尺寸鏈(圖1)和VA(圖2、圖3)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尺寸匹配可達性是通過的。
5 門窗飾板C/C向定位策略研究
通過多車型對比分析,目前主流的門窗飾板C/C向定位都是基于門窗框定位,在門窗飾板與門窗框C形卡接位置增加定位筋結構(圖4),建議定位筋之間的距離控制在100-150之間(圖5),距離太短容易出現安裝困難問題,距離太長會導致兩條筋位中間位置下榻,起不到定位作用。通過對門窗框定位面尺寸控制,以及前后門C/C向的調整達到門窗飾板flush匹配的的DTS要求。
在整車匹配中如何滿足匹配要求:
1、窗框零件尺寸控制;
2、門總成此位置的尺寸控制;
3、門窗飾板零件尺寸的控制;
4、車身前后門窗框flush尺寸控制;
5、總裝終調對前后門門窗飾板flush匹配的最終調整控制。
6 門窗飾板F/A向定位策略研究
通過對主流車型的調查研究,目前門窗飾板F/A向定位結構主要有四種:
1、鈑金切邊定位(圖6);
2、定位銷定位(圖7);
3、安裝孔定位(圖8);
4、安裝面定位(圖9)。
下面將通過對這四種定位結構進行分析對比,從而找出最優的定位方案。
評價定位結構穩定性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零件重復性,四種定位結構重復性數據如表1-表4:
通過重復性數據收集分析,定位面定位結構最穩定,其次是定位銷和鈑金翻邊定位,安裝孔定位最不穩定,所以在設計方案中避免定位孔定位的定位結構。
剩余三種定位結構我們從工藝、模具、材料、造型、表面質量等幾個維度來評估這三種定位結構的優劣,從而選出最優的定位方案(表5)。
通過對比發現安裝面定位對工藝、模具、外觀等方面的影響最小,比較推薦的一種定位結構。
7 總結
本文通過對前后門門窗飾板定位結構系統的分析,從安裝重復性、工藝、模具、材料強度、外觀等方面做了詳細的對比分析,指導設計選擇最優的定位方案,從而達到質量、成本相協調的策略。
參考文獻:
[1]GD&T基礎及應用;2013版.
[2]汽車主要尺寸測量方法(GB/T 12673-1990);1991版.
[3]汽車設計(第四版)20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