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剛 馮帆
摘 要:隨著城鄉一體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城市的道路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相比較其他山區地區來說,高速公路的路線設計卻存在很多的問題。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經濟發展不一致,“要想富先修路”這一理念在我國很多較發達的地區都體現的淋漓盡致,但就山區來說,卻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隨著人們出行的便捷性,私家車越來越多的占據交通市場,人們對道路的要求也越來越顯著。因此,就山區高速公路路線的設計以及存在的若干問題做以下研究與分析,并在問題的基礎之上,提出比較合理的解決策略,文章則對山區的交通規劃做出了一定的思路轉變。
關鍵詞: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問題分析與處理
1 引言
在我國很多偏于地區經濟的發展很不平衡,究其原因絕大部分原因是沒有很好的交通路線,經濟的發展需要有市場的帶動,但是因為沒有更高質量的出行,就造成很多地區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原本的優勢。因此,為了緩解山區高速公路的交通壓力,我們需要在路線設計方面做出一定的努力,才能保證我國絕大部分地區能一起致富。
2 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存在的若干問題以及研究分析
2.1 山區道路交通基礎設施不完善
在我國的山區地帶有比較少的道路真正的適合遠距離運輸,因為其本身地形的因素很難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隨著人們出行越來越追求舒適、安穩以及安全,在山區高速公路的修建確實比較困難的。很多山區地帶,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極其嚴重,只要氣候一發生變化就會造成很嚴重經濟損失,嚴重時會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我國的山區地帶大都因為經濟發展落后,不能很好地提供基礎設施,最后導致道路交通的建設存在安全隱患。影響我國山區高速公路施工的另一因素就是山區的地形和地勢,這一因素的限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高速公路的建設質量。在施工的過程中,面對比較嚴峻的地勢,會耽誤施工進度,最后影響工程不能正常的進行。例如,在很多偏遠的山地,土面含有很多的巖石層,進行道路平整化處理時不能有效的提升質量,會對施工機器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山區道路的建設存在很大的難題,交通的基礎設施不完備,就在很多方面造成損失,并且在道路建設時不能把交通路線規劃考慮的全面,就會使得建設過程與理想化之間存在比較大的誤差。
2.2 路線設計技術要求嚴格,設計方案缺乏
高速公路建設的基礎是要有明確的建設目標以及醒目的建設路線圖。但是就山區來說,高速公路路線的設計需要考慮很多的因素,從最初的經濟成本出發,到最終的建設難度都需要考慮全面。
針對高速公路的建設問題,首先需要考慮建設的橫向距離。因為山區地帶可用路面很少,在進行路線規劃之前一定要進行現場勘測,但就其設計來說,盲目的隨心設計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橫向距離比較難以把控,在高速公路上絕大多數的事故問題是由于躲車避車,因為其視線受阻最后產生很嚴重的交通事故。而在山區,面臨的巨大難題也是對橫向距離的正確把控。
第二個限制因素是最小夾直線長度,我國高速公路的建設對最小夾直線長度的要求比較嚴格,尤其在山區高速公路的建設難度較大,對最小夾直線長度的標準更是要求高。超出范圍的最小夾直線長度會導致高速路面出現裂紋,對高速線路的使用壽命帶來極大的考驗[1]。
第三個限制因素是山區坡長的限制。山區坡長會對高速公路的坡度產生影響,太短的坡長距離將會使得路面的坡度太大,對路面上的車輛會帶來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并且在山區地帶,坡度較大的高速路面,駕駛員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也會增加司機的駕駛心理緊張度以及疲勞感,不利于駕駛的安全。
2.3 路線設計經濟成本較高,建設周期長
就山區高速公路的路線設計而言,經濟上的支持才能保障最低的供應。但是,在偏遠的山區,經濟本身發展就很落后,在一定的背景之下不能很好地提供經濟支持。相比較經濟較發達的城鄉地帶,山區本身具有的惡劣環境導致最終的建設成本大幅度的提升,在整體的線路環境改動上,不利于規劃的正常進行。
路線的設計方案是理想主義型,但是在真正地建設過程中,道路的整體設計面臨的還有工程周期長因素的限制。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因為施工路面的不確定性,以及對高凸地面平整,對低洼地面填補都會產生高額的經濟成本,并且也會很大程度上延長建設時間[2]。
對于土質松軟的路面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質過硬又會影響施工的效率,在對路線進行規劃時,做到真正切合實際勘測地形不能達到精準的效果。就使得建設過程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成本之上也要做最壞的計量。
3 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問題的處理策略
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在新時代的經濟發展背景下具有重要的作用,對現如今飛快發展的生活節奏來說也有很重要的實際意義。
3.1 設置最大限度橫向距離,增加司機可視度
從上面的分析得出,山區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對橫向距離的設置。一個山體結構每一高度的土質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提前對山體的土層質量厚度以及穩定性進行了解才能最大限度的把高速路面的橫向距離建設最大化。高速公路更加注重速度的優越性,但是對于山區來說,設計路線時必須首要考慮的是其安全性[3]。
在山區,高速公路不能跟平原地區的路面相媲美,因為司機的視線盲區會增大,有山體的阻擋更容易給司機造成幻覺。司機需要通過后視鏡等一些裝置來觀察周圍道路情況,因為山區的限制因素居多,只有通過加大橫向距離才能更好的保證司機及時發現隱情,避免事故的發生。
山區的高速公路設計應該及時的清理路面障礙物,有效的保障駕駛員更好的利用橫向距離,防止因為道路本身的缺陷而產生更多的不安全因素。較大的橫向距離還可以保證故障車的安全,不會因為一時的車輛原因,造成更多的經濟損失,甚至是人員傷亡。
3.2 控制坡的長度,符合道路標準
根據我國對道路路線設計的標準,對坡的長度應該嚴格的進行控制,在保證車輛以及人身安全時,最大可能的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山區的高速公路有很多的安全隱患,路面崎嶇,滾落巖石等都是會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在建造公路時要同時考慮很多的因素,路面坡的長度就是最需要考慮的。
一個比較符合使用規范的高速公路,在對坡進行設計時應該嚴格控制其長度以及角度,之后符合一定的標準才能減少汽車在山區行駛的隱患,在一定情況之下,坡的長度會直接影響坡的相對傾斜角度。設計人員只有把角度與長度進行完美的結合,計算出真正適合的道路線路才能在建設的過程中保證工期,最后使用時不會產生安全隱患。
相對于平面地區的高速線路,山區本身有高海拔的缺陷,就在一定程度上給設計人員增添了設計難度,也給施工過程帶來了一定的挑戰。選擇合適的地點合適的坡長才能減少經濟損失,縮短施工周期,增加對車輛以及人員的保護[4]。
3.3 道路兩旁景觀設計,增加綠化
山區有很大方面的劣勢所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其資源是豐富的。道路比較重要的是道路兩邊綠化的搭配,如果道路只是追求平素,沒有其他的環境搭配很容易對司機產生駕駛的疲倦。
設計人員在進行總體的高速路面設計時,應該對道路兩邊加上合適的道路景觀,增強環境氛圍,使得綠化更能減輕司機的駕駛疲勞感。同時道路景觀不僅可以創造舒適的駕駛氛圍,還能在一定的方面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以及減緩事故嚴重程度。建設道路景觀是有必要的,同時在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行道樹和綠化帶相結合,來保證在緊急情況下確保山區行駛過程中的安全,盡最大的可能減緩經濟損失甚至是人員安全。
4 總結
綜上所述,在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規模下,我國道路交通的路線設計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問題和隱患。很多偏遠的山區,高速路面的設計得不到高效率的實施,造成經濟發展緩慢,交通運輸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針對山區高速公路的設計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把存在的隱患顯現化,能更好的發現問題,及時的控制損失。究其山區基礎設施匱乏,沒有很好的經濟支持,需要政府部門及時做好平衡工作,能有效地減少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改善我國山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促進多個地區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欒東.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中應考慮的關鍵問題[J]. 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3):87-88.
[2]崔燦. 基于運行安全的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研究[J]. 交通世界,2016(27):16-17.
[3] 孔慶峰. 山區高速公路路線設計過程中常見問題解析[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12):165-166.
[4]朱 剛.貴 州 省 山 區 高 速 公 路 路 線 設 計 實 例 分 析[J].北 方 交通,2016(5):67-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