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吉
摘 要:貢布里希是英國藝術史、心理學以及哲學領域的大師級人物,曾獲得黑格爾等多項榮譽獎,被英國王室授予了爵位。他的《藝術與錯覺》是一部西方藝術史上的重要文獻,填補了藝術史與哲學之間的空白,讓我們從中受益匪淺。他用審美錯覺來概括藝術本質,認為錯覺并不僅僅是一種審美效果,而是藝術形成的原因與發展的動力與手段,人們只要有這種錯覺的存在,才會實現審美欣賞活動。本文抓住貢布里希的思想核心——審美錯覺理論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審美錯覺;心理錯覺;再現圖式;錯覺藝術
藝術作品給欣賞的人們造成的錯覺是一種無法避免的錯覺,甚至也是欣賞者本身去刻意追求的一種藝術錯覺。審美錯覺理論的淵源可以一直追朔到柏拉圖時期,但由于貢布里希的審美錯覺抓住了心理錯覺與視網膜錯覺的核心,因而更具有合理性與綜合性。
1 審美錯覺與錯覺的形式
錯覺我們把它定義為與客觀事物不相符的一種知覺,雖然是一種錯誤的知覺,但它也是我們的大腦對于當時發生的事物的某種現象產生的一種映像,只是這種映像不正確而已。這是一種知覺上的錯覺感,知覺是人腦直接感官客觀事物的一種整體體現,在感覺的基礎上調動所學的知識經驗去對客觀事物產生的感覺映像進行適當的組織與解釋。
1.1 視網膜錯覺
貢布里希在《藝術與錯覺》中提到“當我們研究那些身兼偉大的藝術家和偉大的“錯覺主義者”的往昔藝術家時,藝術研究和錯覺研究就不可能處處涇渭分明。”書中所提到的這種錯覺藝術是指能完整再現現實事物給欣賞者造成一種真實再現的錯覺感的作品,這是一種視網膜錯覺的錯覺藝術。如今社會先進的攝影技術已經能夠真實的再現客觀事物的原貌,如今我們的生活中,3D電影作品不斷的出現讓我們平時習慣的二維影視作品在視網膜錯覺效果下黯然失色。那為何有些讓人們產生審美錯覺的藝術品在這個時代卻失去了它的魅力呢?有些藝術作品仍然能在如今吸引人們產生審美錯覺呢?這從是否客觀真實來解釋是真的無法解釋清楚的,如果單從視網膜錯覺效果來說,一些藝術作品的錯覺效果它并不是永恒的。貢布里希的錯覺理論包括了可見事物的再現藝術與不可見事物的表現藝術,因為這兩種同樣都是三維對二維的一種解讀,也都同樣不是人們所見就是所得。圖像藝術作品大都是再現可見世界的事物,比如魯本斯的人物肖像畫等;還有為了追求理想美而美化現實中真實人物形象的作品,如朗基羅的大衛等;還有古代用于宗教祭祀的工具上、洞穴里的壁畫等等,都是一種可見世界里的事物再現藝術。
1.2 心理錯覺
我國學者將貢布里希的錯覺原詞“Illusion”翻譯為幻覺,但在中文里,幻覺是一種沒有外界刺激而出現的虛假感覺,而錯覺是被某種原因影響對客觀事物出現不正確的知覺,就貢布里希的審美藝術理論來說,錯覺比幻覺更合適。貢布里希認為,“一般的再現不是一個事物真正的代替品,相反,它應該被視為是對現實的忠實代表,既創造一個整體相似的印象。”就貢布里希的審美錯覺與心理學上的錯覺來說,其一是范圍不同;其二是層次不同;其三是客觀對象的不同。
2 審美錯覺與再現圖式
我們傳統的認為再現圖式就是摹仿,但貢布里希在《木馬沉思錄》里面提出現在不是摹仿而是替代的意思。傳統的藝術理論認為再現是再現生活,貢布里希并不僅僅以為藝術家的目的是在于再現事物的原貌,就如我國的兵馬俑等都不是為了再現生活,而是為了講故事或者是一種追求完美理想的理念。藝術家的創作有時候并不是只以現實世界為模板,而是從心里面的圖式開始創作,心里圖式則通過現實觀測再加以追求理想美而想的一種圖式,再依賴審美主體的視網膜錯覺與心理錯覺而創作的藝術作品,而這用審美錯覺則能避免一些混淆。貢布里希提到再現藝術可以作為最具生命力的藝術被無限地探索下去,而再現藝術的技巧確決定了作品產生審美錯覺的持久度,這種錯覺藝術被稱為再現藝術。審美錯覺將整體與個體的性質同時進行強調,這樣也更好的概括了貢布里希的唯物辯證法體系與思想理論。
3 錯覺藝術的特征與原則
藝術作品的創作與欣賞都離不開視網膜錯覺與心理錯覺的作用。如果一副作品在視網膜錯覺上沒有空白之處,沒有給欣賞者留白,那就失去了欣賞者的參與,再者,審美創造與審美欣賞如果只需要心理錯覺那么就如同科林伍德所言,藝術在與心而無需用物質形式來表現,那也將無法產生藝術作品,個體的主觀經驗與思想如果沒有與客體有足夠多的相似度來做支撐,是難以讓其他的一些欣賞者產生審美同感的,因此也會難以讓大眾去接受,所以,藝術作品需要視網膜錯覺作為基礎才能開展。
4 結語
貢布里希用審美錯覺概括了整個藝術活動的本質,像如今這個眼球經濟時代,以吸引大眾為目的而不去理會事情背后的本質存在,最終會被淘汰在經典藝術之外的。他強調的藝術創作與欣賞者之間的互動性和審美錯覺的能動性,審美錯覺的產生是需要藝術作品與欣賞者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欣賞者帶著藝術家暗示的預測手段去觀看作品,而人們在觀看時的環境、心理以及角度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審美錯覺。藝術作品是一種通過對現實的遮蔽引起人們對現實的思考,但藝術作品的最終目的還是讓我們關注和去思考現實。藝術審美錯覺的問題仍然需要我們在貢布里希的基礎來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與探討。
參考文獻
[1]宋長江.論貢布里希的藝術形式觀[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