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貴 肖明
摘 要:在文明城市的評估指標上,涵蓋硬實力、軟實力兩項內容,綠色生活方式屬于軟實力的重要組成,綠色生活方式即在生活、生產中應用對生態破壞較小的原料、物質,以減小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污染。本文基于此,針對綠色生活的具體內涵、理念進行闡述與分析,探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背景下衡陽市民綠色生活方式的路徑及對策。
關鍵詞:全國文明城市;衡陽市民;綠色生活方式;路徑
在經濟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創建“文明城市”被越來越多的城市所關注,“全國文明城市”不僅屬于榮譽稱號,也是對城市建設、發展的綜合考量,更是推動城市發展的驅動力。在文明城市的評選上,有188個指標,大到城市市容市貌、經濟發展水平,小到各個社區、小區的建設,市民精神面貌,測評的是城市整體文明和綜合實力,文明城市的創建,既要依靠“硬實力”,也要依靠“軟實力”,而軟實力就是居民的人文素質,綠色生活方式便是其中的一個組成,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發揮出每一個市民的力量,才能真正創建出文明城市。
一、 綠色生活方式的內涵與理念
(一) 內涵
綠色生活是一種和諧、健康的生活狀態,其目標是為了促進人、自然的和諧發展,減小異化消費和物質欲望,改變人與自然之間的對立關系。縱觀人類的發展史,千百年來,森林日益減少,動物種群變得瀕危,而人類便是影響這一切的主導因素。近年來,垃圾圍城、霧霾、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在人的發展中,既要有物質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需求,以及人和社會、自然之間的良性互動,綠色生活方式多種多樣,落實到具體實踐中,便是倡導科學消費,尋找一種健康、綠色、精神富足的生活和消費方式。
(二) 理念
1.適度消費
適度消費,就是要減少不必要消費,養成科學的物質觀念、消費習慣,但是這并不代表降低現有的生活化品質,而是要倡導合理消費。近年來興起的斷舍離、極簡主義,便是這一理念的代表。如今,人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升,在繁華的都市中,人們希望過上簡單、自然的生活,適度消費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這一生活,幫助人們對自身、自然有正確認識,擺脫物質消費陷阱,更多的關注自我價值和精神世界。
2.循環利用
循環利用就是對現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對各種廢棄物的再加工,從源頭上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如光盤行動、節約用水用電、二手物品轉賣等,通過循環利用的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出物品的最大價值,有助于緩解資源危機,符合人類社會與自然發展的內在規律。
3. 綠色消費
在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下,在購買商品時,也更加注重商品的環保因素,綠色生產對于綠色消費有直接影響,綠色消費又會對綠色生產產生反作用。目前,各個發達國家帶有環保標志的產品已經達到了總體商品總量的30%,在這一背景下,環保空調、環保電視、綠色裝飾、生態化妝品等綠色產品,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可,這些綠色產品,既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也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有助于自然和人類之間的和諧發展。
二、衡陽市民綠色生活方式的問題分析
(一) 消費方式不合理
近年來,衡陽市的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衡陽市民的收入水平比之以往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資源變得日益豐富,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市民出現了享樂主義、消費主義思想,在消費時,不以節約作為中心。例如,在衡陽市飯店中,使用一次性產品的問題十分嚴重,盡管一次性產品衛生、便利、成本低廉,但是其引起的環境危害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也會浪費大量寶貴資源。還有一部分市民養成了揮霍奢侈的消費理念,為了滿足膨脹的欲望,毫無節制的消費,將消費作為生活目標,這種消費理念,加劇了資源消耗,也是引致資源供給緊張的一個重要誘因。
(二)精神需求不健康
消費是由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兩者組成,綜合衡陽市的情況來看,多數市民比較關注物質消費而忽視了精神消費。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市民希望能通過感官刺激來減輕壓力,這無形中助長了低俗文化的傳播,加上自媒體、網絡的宣傳,讓低俗文化的覆蓋面變得更廣,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好的報刊和圖書難以生存,一些年輕人上KTV、聽各種演唱會,一次消費幾百元上千元,卻舍不得買書看報來提升文化素養,在這種消費模式中,人們慢慢迷失了自我,形成了負面的精神需求。
三、 全國文明城市背景下衡陽市民綠色生活方式的路徑及對策
(一) 引導市民樹立綠色生活理念
1. 倡導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一種低碳、環保、持續性的生活方式,針對衡陽市市民綠色消費生活方式的引導,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開展:
第一,發揮教育力量
加強家庭教育。家庭屬于社會構成的主要部分,有必要通過家長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來讓每一名家庭成員養成綠色消費的意識,發揮出隱性教育的力量。針對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需要將“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等理念將其納入教學內容中,按照條理和步驟,針對各個階段學生,開展生態教育,引導他們樹立綠色、節約意識和低碳的思想。
第二,開展環保活動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動力,為了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可以在大型小區內舉辦環保知識競賽、環保宣傳活動,讓市民能夠定期接收深刻的環保知識教育。同時,為市民提供“環保體驗”機會,讓他們走入環保,在參與的過程中,他們能夠了解衡陽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面臨的問題,明白自身所需要肩負的責任,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動減少污染,共同來構建文明城市。
第三,培育良好氛圍
在氛圍的營造上,需要發揮出政府的主導作用,開展以宣傳綠色生活為主題的各種活動,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力量,引導市民綠色出行、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循環利用生活污水,采購節能電器,開展垃圾分類等等。
(二) 加強綠色生活的宣傳
1.輿論引導綠色生活方式
從傳播學理論來看,輿論對于受眾的想法、心理和行為有直接影響,并具有持續性的特征。對此,衡陽市政府可以應用新媒體,為民眾傳遞綠色生活的理念和內涵,將其與與民間輿論聯系起來,用多元化的傳播方式,能讓社會大眾對綠色生活的理念和內涵有深入了解,帶來不同的視覺沖擊,促進綠色生活方式的傳播和推廣。
2.發揮出榜樣示范作用
綠色生活應該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下每一名市民的義務和責任,對此,衡陽市政府要發揮出榜樣示范作用,鼓勵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選擇綠色產品,在下一代的培育和生活習慣的養成中,也要處處踐行環保理念,帶動更多的人來養成節約自然的生活理念,讓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成為人們的首選。
(三) 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
當前,我國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太完善,在全國文明城市創設的關鍵時期,需要從法律法規來著手,查缺補漏、完善內容,針對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予以嚴懲。完善現有的法律內容,在污染治理上,嚴格做好執法工作,在實施國家政策的基礎上,衡陽市政府要真正考慮到綠色理念,將綠色生活方式與城市發展真正融合起來,頒布規章制度,用制度手段來幫助人們養成綠色生活方式,確實將市民的綠色生活方式理念納入法治軌道上,逐步強化、提升。
(四) 提高市民的精神素養
人不僅要追求物質,更要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綠色生活方式實現了物質和精神之間的平衡,既關注物質的精簡,也倡導內心的富足。在這一方面,也要協助人們豐富閑暇生活,通過活動來提高人們的精神素養:
一方面,設置技能休閑活動。技能休閑活動,是以精神需求為目的的一種活動方式,如旅行、繪畫、樂器、寫字等等,通過這類活動,能夠讓人們構建出屬于自己的價值體系,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找到新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通過此類活動,能夠將消費轉移到自我提升來,讓市民對這一問題有正確認識,在人、自然之間提供良好的關系。并提升市民的藝術修養,如今,人們的生活壓力比以往更大,需要通過各類活動來釋放壓力、豐富精神世界,之所以會沉迷在網絡和物質世界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因為在下班后沒有豐富的業余生活,藝術修養對于個體精神世界的豐富具有導向作用,當人們有了自己的藝術審美后,就不會利用消費來追趕潮流,而是會重新審視自己與物質、自然、精神之間的關系。在這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宣傳來引導人們在生活之余接收高雅藝術文化的熏陶,充實精神。
四、 結語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要從經濟發展、市容市貌等硬實力方面著手,還要關注市民綠色生活方式的養成,通過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結合方式,做到雙管齊下。當前衡陽市民在綠色生活方式上,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消費方式不合理、精神需求不健康等等,為了幫助衡陽市民掌握綠色生活的方式,應當由政府作為主導,做好宣傳和教育工作,提高市民的精神素養,讓市民能夠切實將綠色生活方式內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共同為文明城市的創建來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鄧翠華,張偉娟. 生活方式綠色化及其推進機制論析[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04)
[2]陳晶瑩. 淺談綠色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J]. 甘肅農業. 2019(01)
[3]孫德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綠色生活方式[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1)
[4]中央文獻出版社 , 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論述摘編[M].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2017
[基金項目]
①衡陽市社科基金項目“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背景下衡陽市民綠色生活方式研究“(項目編號:2019C024)階段性研究成果
②湖南省教育規劃課題“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的大學生綠色生活方式培育與踐行研究”(項目編號:XJK19CD014)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4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