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強 楊碩 安晶
摘? ? 要:創新實踐能力是體現學生畢業后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文章選取13個影響普通高校工科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學生因素,采用Likert五級量表法,從五個維度對每個學生因素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影響程度進行問卷調查,提出了提高普通高校工科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創新實踐能力;學生因素;普通高校;工科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0)01-0065-03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全面提高的根本途徑。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機器人、三維(3D)打印等現代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和學習方式,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培養與爭奪成為焦點。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雖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尚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發展需要,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科學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模式與環境有待完善,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待加強[1]。很多普通高校學生對于提出自己的創新觀念和進行發明創造的知識和方法掌握不夠,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不強,習慣于做一些機械性和模仿性的工作。
在本科教育階段,各高校的培養方案都著重強調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2],而創新實踐能力,建立在學生的專業知識、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科學素質和信息素養等基礎之上,是體現學生畢業后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標,對于工科學生來講,創新實踐能力非常重要。地方普通高校承擔著培養為國家、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責任,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同時還承擔著為國民經濟不同行業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責任,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科學素質、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是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工作。
影響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學生因素、教師因素、學校因素以及校園文化氛圍等,其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分析學生因素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影響,對于普通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知識體系、課程體系的構建,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學生因素的設計與調查
為了確定不同學生因素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影響程度,本文在工科機械類專業培養方案中的課程教學環節和實踐教學環節方面,以及第二課堂方面[3]選取了13個因素作為影響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學生因素,這13個因素分別是:(1)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2)學生通過課程實驗學習的基本技能;(3)學生經過金工實習訓練;(4)學生經過專業基礎課課程設計訓練;(5)學生經過專業課課程設計訓練;(6)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7)學生參加專業學科競賽;(8)學生參加“挑戰杯”競賽;(9)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0)學生參與“學生社團”活動;(11)學生參加學術交流活動;(12)學生組織管理能力訓練;(13)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訓練。
針對選取的13個學生因素進行問卷調查,采用Likert五級量表法,從五個維度對問卷中每個學生因素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影響程度進行賦值:“沒有影響”賦值1,“有較少影響”賦值2,“影響程度一般”賦值3,“有較大影響”賦值4,“有很大影響”賦值5。問卷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調查了地方普通高校機械工程學院120名大四本科生、研究生、專業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畢業生,對各學生因素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標準差進行了統計。
二、學生創新實踐能力調查結果分析
統計結果表明,學生經過專業課課程設計訓練、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學生參加“挑戰杯”競賽,這四個因素對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影響程度的平均值分別達到了4.16、4.06、4.05和4.00,處于“有較大影響”和“有很大影響”之間;學生經過專業基礎課課程設計訓練、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學生經過金工實習訓練、學生參加專業學科競賽、學生通過課程實驗學習的基本技能、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訓練,這六個因素對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影響程度的平均值分別達到了3.97、3.90、3.87、3.79、3.74和3.73,接近“有較大影響”程度;學生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學生組織管理能力訓練,這兩個因素對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影響程度的平均值分別達到3.62和3.52,處于“影響程度一般”和“有較大影響”之間;而學生參與“學生社團”活動是13個學生因素中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影響程度最低的一個因素,影響程度的平均值只有3.07,屬于“影響程度一般”。
在四個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影響程度較高的因素中,學生經過專業課課程設計訓練得分最高,說明培養方案中專業課課程設計環節得到了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認可,學生感覺收獲較大,這是因為專業課課程設計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運用專業課和各選修課上所學到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次綜合訓練,使學生知道了課上所學知識和方法的實際用途,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與學生參加“挑戰杯”競賽,屬于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學生在指導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參與實際科研項目的研發,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進行實際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控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獨立工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得到鍛煉,創新實踐能力不斷提高。而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這一因素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影響程度低于學生經過專業課課程設計訓練因素和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因素,說明學生對課程學習還需要進一步重視,學校對于知識體系和課程體系的建設還需要改進,教學內容還需要充實和與時俱進,教學方法還需要改進,還需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打好創新的基礎。
在六個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影響程度接近“有較大影響”的因素中,學生經過專業基礎課課程設計訓練得分較高,說明課程設計作為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通過專業基礎課課程設計的訓練,學生對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知識的體系性和邏輯性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訓練。但調查的結果也表明專業基礎課課程設計還需要提高創新性,進一步強化課程設計的研究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得到提高。與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和學生參加“挑戰杯”競賽相同,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學生參加專業學科競賽也屬于第二課堂的實踐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主持和參與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以及帶著自己的科技作品參加學科競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得到了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得到了提高,所學知識得到了鞏固,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調查的結果也表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的項目和專業學科競賽的作品在選擇時還需要提高研究性和創新性,同時,學校要建立好相關激勵機制,構建好平臺,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專業學科競賽。學生經過金工實習訓練因素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影響也較大,通過金工實習,學生對機械制造裝備和制造工藝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通過實際操作各種機床和機械加工工具,了解了各種機床和機械加工工具的性能以及零件的加工檢測方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工程基礎。同時,學生的動手能力、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都有了提高。但調查的結果也表明,金工實習的訓練還需要強化,學生對工程訓練的意義和作用認識的還不夠深入。學生通過課程實驗學習的基本技能因素屬于課程體系的實驗教學環節,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于課程實驗環節的重視程度還不夠,而課程實驗是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課堂學習的知識、理論和方法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教師需要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實驗教學環節的認識,激發學生實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是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指標,而在調查中,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訓練因素得分不高,這需要引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在課堂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和第二課堂環節,都要考慮學生團隊合作能力的訓練,比如課程設計的選題和分組,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選題和分組等,都要充分考慮如何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學生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和學生組織管理能力訓練,這兩個因素在調查中得分較低,說明對于學術交流活動,重視不夠,學生參與度不高,對學生組織管理能力訓練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而交流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都是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指標,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在各個教學環節中考慮和強化。學生參與“學生社團”活動因素是13個學生因素中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影響程度最低的一個因素,而學生社團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建議
(一)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創新就沒有了基礎,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教師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滿堂灌”的方法,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教學生專業知識,還要告訴學生知識的用途是什么,知識如何去應用等,幫助學生構建起專業知識體系,使學生了解知識體系的邏輯關系。當學生知道了學什么、為什么學、學了以后如何應用,他們學習的興趣就會得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就會提高,也就會更加重視課堂教學環節的學習。
(二)優化實驗教學,增加設計性、綜合性與創新性實驗
課程實驗是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課堂學習的知
識、理論和方法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教師需要改進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方法,減少演示性和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根據實驗目的和教師的要求,學生可以自主設計實驗方案,自己實施實驗,分析實驗結果,并寫出實驗報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課程實驗教學的認識提高了,實驗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激發。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及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競賽
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和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和競賽活動,在指導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參與實際科研項目的研發、主持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以及帶著自己的科技作品參加學科競賽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進行實際產品的設計、制造和控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獨立工作能力、交流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得到鍛煉,創新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而學生參加教師科研項目和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和競賽活動,項目的選擇非常重要,會影響到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注重提高項目的研究性和創新性,同時,學校還要構建好激勵機制。
(四)注重學生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組織管理能力訓練
在課堂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和第二課堂實踐環節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的訓練,在課程教學、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實習等教學環節考慮如何訓練和培養這些能力,比如課程設計的選題和分組,學生創新創業和各類競賽項目的選題和分組等,都要充分考慮如何訓練和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五)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
學生社團在發展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校園文化、提高學生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等方面非常重要,也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學生培養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社團活動,發揮好學生社團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Z]. 2017.
[2]鞠瑋,沈玉林,屈爭輝,等.多層次全方位大學生創新實踐 能力培養體系建設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8,(12).
[3]祁貴國,魏本閣,魯可乙.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課堂體系建設[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