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亭
摘? ? 要:文章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切入點,通過分析國內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研究現狀,基于研究生發展的實際需求,從課程設置、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堅持分類輔導與個體咨詢結合、構建生涯發展支持系統、開展生涯實踐與行動、健全職業生涯跟蹤、記錄、評估與反饋系統等方面提出搭建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策略,以助力研究生的職業發展。
關鍵詞: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0?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0)01-0078-02
據相關統計,2018年,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達到
238萬,較2017年增加37萬,增幅為18.41%;研究生招生規模與1978年相比增長數十倍;在校研究生人數突破250萬。這些數據反映出研究生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對象,是我國人才培養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做好研究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關系到其個人發展,還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國家的長遠發展。
一、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研究現狀
職業生涯規劃發端于20世紀初的美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以職業生涯教育為主題的理論、實踐、教育效果驗證等方面的探討已形成了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目前,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均已普遍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覆蓋了從小學到大學、乃至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1],形成了成熟、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相較于國外,國內關于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多以核心概念界定、職業生涯教育理論的本土化研究、典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案例研究、不同教育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等為主;涉及到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多以研究生職業規劃教育現狀調查、問題分析、路徑探索、對策建議、個案研究、經驗介紹等為主,關于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體系的研究成果則相對較少。
近幾年的研究中,薛云云等提出:通過配備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業化隊伍、開設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搭建導師合力育人平臺、提高社會實踐及企業調研的地位和質量、對研究生群體進行分類輔導、開辟具有吸引力的新媒體陣地、開放研究生職業生涯咨詢服務等構建全程化、個性化的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2];倪彬等認為:細化研究生群體、構建“2學年課程教育+1學年動態評估”的教育模式、搭建“專業技能強的導師+院系教師+政府就業指導人員”的團隊,以政府、高校、用人單位、社會團體為依托,以信息化服務為技術支撐,從“理論+實踐+職業規劃教育”的角度構建金字塔式的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3];黃麗等指出:通過交叉協力共管、開發核心課程、發揮導師力量、建設輔助平臺、構建反饋系統等建立具有 “教育性、咨詢性、溝通性”的研究生職業生涯輔導體系,實現“全程化、全員化、個性化”的研究生職業生涯輔導服務目標[4]。
二、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的構建
根據國內近幾年的研究成果,從研究生全面、長遠發展的實際需求,筆者認為,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設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
2007年、2012年,《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印發,對高校開設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完善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體系等提出明確要求。經過多年發展,多數高校已經設置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相關必修課程。但是,課程對象多是本、專科及高職院校的學生群體,忽略了研究生群體[5]。
目前,本、專科及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已有豐富的課程建設實踐和可喜的成效,但多數高校一直沒有專設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造成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課程支撐,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做好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首先從課程建設入手,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6]。
1.專設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研究生的自我認識水平、學習習慣、發展需求、知識結構、培養特點等不同于本、專科生,因此,研究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不能照搬本、專科生,應針對研究生的特點和需求開設專門性的職業生涯教育課程。課程開設初期,可設置為選修課,條件成熟后應為必修課。
2.打通專業課程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生的課程學習,主要集中在一年級,專業課程學時占比很大。在研究生專業課程中融入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既能有效彌補專設課程學時短、知識點密集等不足,又能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化到日常教學中,通過細水長流的持續教學,將課程的教學效果最大化。
3.秉承課程教學的實踐導向。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不同于傳統的教學課程,課程教學效果需要通過研究生的生涯實踐與行動來檢驗。因此,在研究生職業生涯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設置必要的實習、實踐環節,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行動,通過多嘗試來尋找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4.關注教育對象的體驗性。課程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科、專業、教育背景研究生的獨有特點,采取角色扮演、外出調研、校友訪談、主題交流等教學形式,設置不同的教學體驗場景,強化研究生在課程學習、實習實踐中的體驗感,激發其進行職業生涯探索的積極性。
5.堅持師資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研究生職業規劃教育課程的師資隊伍應堅持專業化的路線,加強對研究生導師、專業課教師、生涯教育專兼職教師、輔導員等的培養,使其掌握必備的生涯規劃理論、教育引導方法與工具,為研究生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助力研究生的全面發展。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生涯主題教育活動
在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生涯主題教育活動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根據目前國內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展現狀,可以預見多數高校在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開設初期,多采用選修課的形式納入研究生的培養方案,課程學習缺乏必要的約束力,弱化了課程的覆蓋面;其次,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建設需要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積累,在短期內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再者,受制于課程學時、開課條件、師資資源等現實因素,部分研究生在校期間不能通過課堂學習獲得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最后,在開展課程教育的同時,在研究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職業生涯主題教育活動,是對課程教學的有益補充,強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
(三)堅持分類輔導與個體咨詢相結合
研究生的本科畢業院校、家庭背景、生源地、社會關系、婚姻狀況等個體屬性的多元化,使得研究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因此,針對研究生中的共性開展分類輔導,破解共性問題,能夠有效地解決同質問題的破解效果;基于研究生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建立咨詢團隊,設立固定的個體咨詢時間,提供面對面交流服務;同時,依托信息技術手段,借助于微信、線上交流平臺等互動媒介,提供線上即時咨詢服務, 搭建“線下+線上”的服務布局,滿足研究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個體化咨詢需要。
(四)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職業生涯發展支持系統
研究生的生理年齡多處于職業生涯發展中的探索向建立轉變的過渡階段,其成熟職業觀的建立、職業的長遠發展等都需要完善的支持系統。研究生職業發展支持系統應涵蓋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和企業等主體。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研究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離不開導師的引導和支持;輔導員在研究生日常管理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熟悉研究生的基本情況;職業生涯專兼職教師、校外生涯教育專家、政府生涯輔導工作人員、優秀校友、企業HR等具有進行職業生涯指導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專業課教師、同門、同學、父母、朋友等能夠提供有益的經驗分享和有力的情感支持;這些共同組成了研究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支持系統。研究生在進行職業生涯探索、實踐、咨詢和決策等的時候要善于調動、利用周圍的支持資源,充分發揮支持系統的作用。
(五)積極開展生涯實踐與行動
在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實踐是其根本立足點和著力點。作為既是教育對象又是自我職業生涯規劃主體的研究生,只有將其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付諸于自主性的生涯實踐和行動,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才能找準職業發展方向,明確職業發展路徑,加速自身的成長。
(六)健全職業生涯跟蹤、記錄、評估與反饋系統
職業生涯規劃伴隨研究生整個職業生命周期甚至更長時間,建立職業生涯跟蹤、記錄系統,及時、準確記錄職業發展歷程,行成生涯檔案,便于復盤、分析、總結影響研究生個體職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建立評估與反饋系統,能夠對生涯決策環境、生涯行動與實踐等進行科學評估與及時反饋,快速修正職業生涯發展方向,減少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彎路。
三、結語
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養、成長成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科學有效的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強化對研究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幫助研究生樹立科學的職業發展觀,助力研究生為我國科技創新飛躍、經濟持續發展、社會不斷進步貢獻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蔣汶蓓.廣西高校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以廣西大學為例[D].南寧:廣西大學,2018.
[2]薛云云,朱建征.構建高校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3).
[3]倪彬,何春梅,劉新榮.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構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7,(3).
[4]黃麗,劉梅,王勇軍.基于職業生涯輔導理論的研究生職業教育模式構建研究[J].教育評論,2017,(6).
[5]孫寧成.開展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探索與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6).
[6]張慶祝,劉獻文.研究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研究初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