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落實,現代教育界的各種教學模式層出不窮。胡錦濤同志提出以人為本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應用于當代教育學上,即要求老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礎上,我們更應摒棄應試教育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是說完全否定課堂以老師講說為主體的模式,而是說把以老師講說變為以學生思考討論的課堂模式,新課程理念重在使老師利用導學案教育學生。老師提前備課,但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學習"借助于老師學案的"引導",故而,"學案導學法"在教育改革中應運而生。本篇文章旨在闡述學案導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從而讓學生利用導學案更好地學習初中生物,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成果。
【關鍵詞】學案導學法;初中生物教學
引言
導學案是由老師提前備課,從多個方面將課本內容淋漓盡致的表達在導學案上,使學生在導學案的基礎上能更好的學習課本內容,提高學生成績。導學案之益處在于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清晰,而且還能著眼于知識的掌握和習題的訓練,學生遵循導學案之指引一步步完成課堂任務,不僅收獲快樂更能提高成績。
1學案編寫的過程
1.1明確學案的教學目的
教師導學案編寫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輔助老師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加方便的學到知識,提高成績。因此,老師導學案的編寫一定要堅持靈活性和創新性原則,針對學生個體能力的不同,導學案的設計一定要堅持學生個人能力不同,學案編寫不同的原則。同時,老師也要強調學案的內容創新,以此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初中生物教學運用導學案,首先明白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更好的學習生物,開發思維,擴大自己的視野面。
1.2理清學案的組成部分
導學案的編寫并不是主觀的向學生陳述學習知識,而是以其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教師依據學生主體性差異,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結合學生的接受程度,設計導學案,明晰教學內容,使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鼓勵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上學生始終跟隨教師的腳步,以導學案為學習載體,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導學案的編寫一般分為以下幾步: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而教學內容又分為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課后總結,習題鞏固,等幾個步驟。
2學案導學法應用的過程
2.1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案導學法的開始,課前老師便將導學案發到各位學生手中,指引學生閱讀相關的內容,以此讓學生有計劃的進行課前預習,并將預習中所發現的問題記錄,以便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有所側重。現以人教版八年級生物第七單元第一章第二節"昆蟲"為例,在課前預習中,老師幫助學生簡單了解這一章節的內容,即昆蟲的種類,形態結構,生殖過程與發育過程等等,讓學生自主學習,遇到問題則記錄在導學案的周圍空白。
2.2學習目標
課前預習結束后,依據導學案提示,學生可進行下一步任務,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知曉課本中的重點難點,以及考試所出的范圍,引導學生按照導學案要求繼續完成任務。例如,"昆蟲"這一節中,老師給學生設定的學習目標是:首先,了解昆蟲的種類和形態結構;其次,掌握昆蟲的生殖過程和發育過程;最后,知道昆蟲與人類之間的關系。老師在對學生教導了教學的重點難點之后,便可指導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
2.3自主學習
在學生明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后,便可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導學案中的重點難點。各小組成員以小組的形式探討交流,共同尋求解決辦法。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充分開動腦筋,將問題解決,各組組長需要將得出的結果匯總。教師將本節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讓各個小組帶著問題學習。"完全變態發育"與"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名詞解釋;蝗蟲的發育與家蠶的發育有何異同;昆蟲的生殖方式分為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并對此做出解釋每個人將自己難以解答的問題保留,等到小組合作討論時,拿出進行彼此交流。
2.4合作交流
各小組進行積極商討,并對問題達成共識,有小組長上臺進行小組成果展示,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在此過程中,不需要展示的人在臺下要做好筆記,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例如在小組商討中,小組討論完全變態發育的各個過程,得出結論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其中家蠶和蜜蜂是代表型昆蟲;不完全變態發育的過程又分為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代表有蝗蟲、蟋蟀。一個小組肯定不能得出最終的結果,這就需要各個小組取長補短,相互借鑒,這樣才能找出最全面,最完善的答案。
2.5課后總結
課后總結是學案導學模式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不但能夠考核學生對課上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課后總結即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鞏固課堂知識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課后訓練,課后總結讓學生真正的知道課堂中所學的總體內容,在心中形成一個思維知識圖,這對于課堂內容的印象,必會大大加深。教師通過學生的小結,也能察覺自己的教學成果,對于日后的教學工作也會大有幫助。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案導學法是以發揮學生主動學習書本內容為根本目的,以教師編寫學案指導學習為根本方法,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練習,鞏固,提高。學案導學法將學生與老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教師少"動嘴",學生多"動嘴";讓教師少"講",讓學生多"想";讓教師少"提示",讓學生多"討論",從而真正的實現學案導學法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海涵.學案導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7):238.
[2]張宏莉.學案導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2019(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