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英
[摘 要]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家向來重視農業經濟發展。黨的十九大召開后,國家再次把發展農業經濟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和信息技術的結合,全力助推農業發展。然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國農業經濟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內涵和作用入手,討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如何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希望開創我國農業發展新局面。
[關鍵詞] 農業經濟;經濟管理;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3-49-2
對于我國農業發展來說,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對農業的發展會產生直接影響。通過有效的途徑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實現農民增收,提升其勞動積極性,而且有利于農業生產率的提升和對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然而,我國很多地區還存在農民信息化意識不足、農村信息化人才缺乏等問題,這就需要國家及地方政府采取相關措施,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1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內涵和作用
1.1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內涵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就是對農業信息進行采集、整理和傳播,對農業新成果進行充分利用,進而實現我國農業健康、持續、高效發展。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可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農業教育及科技信息化。對于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來說,專業化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關鍵的內容,這也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
其次,農業生產要素信息化。我們所說的農業生產要素主要是指空氣、水、土壤、陽光等,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進而提升作物產量和質量。
最后,農業市場信息化。這一概念是指實現農產品的順利銷售,同時便于農民對市場信息進行掌握,然后實現達到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的目標。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對于提升農民的生產熱情、提升農業生產率有著積極影響[1]。
1.2 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實現信息技術和農業經濟管理的結合有著重要意義,可以從根本上實現我國農業的深入發展。
首先,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利于農業信息資源共享,對農業經營發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時預警,進而科學進行種養,最終為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其次,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加強不同地區之間的交流,學習和借鑒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方法,共同實現我國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讓我國的農業經濟競爭力得到提高。
最后,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推動農業經濟多元化發展,形成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2]。
2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2.1 農民缺乏信息化意識
農民是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核心要素,農民的素質會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造成重要影響。雖然目前我國農民的整體素質在顯著提升,但是部分地區依然存在對農業科技利用程度不足的情況,主要體現在使用方法不科學。同時,部分地區存在管理人員對信息化了解程度不深的問題,同樣會影響農民對信息技術的利用。
2.2 農業信息資源管理存在不足
很多農村地區雖然已經創建了相對完善的信息化服務體統,但是部分地區沒有對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也沒有實現共享農業信息資源。同時,一些農業信息資源缺乏內容上的監管,平臺建設存在一些問題,缺乏相關的開發和維護,同樣成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障礙[3]。
2.3 信息化建設投入的資金較少
要想實現農業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農民的積極參與,而且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以此實現不同設備的安裝及平臺的維護。然而,一些地區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未能實現網絡全覆蓋,部分地區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缺乏應有支持,進而不利于農業信息化建設。
2.4 農村信息化人才匱乏
部分農村地區信息化人才較為缺乏,或者從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員專業程度不足。同時,很多農民不會使用計算機,所以即使得到資金的支持,也沒有繼續開展相關工作,很多農業技術不能應用到農業發展中。
3 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對策
3.1 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農民群體的素質直接影響我國的農業信息化建設,所以需要國家和地方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是提升農民素質的一種有效策略,可以將所在區域的農民集中起來,然后系統地進行信息化理論指導,如通過開展專家講座讓農民轉變觀念,逐漸使其掌握信息技術。同時,當地政府要通過不同的宣傳渠道加強對信息技術利用重要性的宣傳,讓農民意識到現代科技的巨大作用。此外,當地農業部門可以根據不同的農業種植模式、品種建立交流群,定期進行信息技術的更新,使農民掌握最新的農業信息資訊[4]。
3.2 整合農業信息資源
將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可以確保信息的價值,及時對農業的發展產生推進作用。為此,需要國家在農村創建信息化服務系統。首先,要打造出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平臺,其中涵蓋林業、牧業等諸多領域,在信息發布的頁面要分門別類地予以呈現,并凸顯出重大信息,進而對農業生產經營提供幫助。其次,需要專門的人員對平臺進行維護、管理,這樣不僅可以及時對農民進行科學指導,使其掌握相關的農業技術,而且可以保證平臺的權威性,進而對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幫助[5]。
3.3 政府加大資金投入
在發展農業信息化的過程中,需要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以此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順利進行。具體來說,當地政府要全面分析農業生產地區的情況,不僅要保證信息化機械設備的完善配置,而且要對農民如何使用機械設備進行培訓,這樣就可以在保證資金投入的同時讓農民受益。此外,當地政府需要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管,確保資金用到實處。
3.4 培養信息化管理專業人才
為了加強農村信息化隊伍建設,需要大力培養有助于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人才。在利用多種培訓手段對農民加強信息化技術培養的同時,還需要積極引進高校的專業化人才,進而提升隊伍的整體水平,解決信息化人才的缺口問題。培養信息化管理人才之后,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和水平就會逐漸提升,不僅有利于農民自身收入的增加,而且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6]。
3.5 提高對信息技術的開發力度
在開發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始終樹立“以農民為本”的理念,繼續加大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支持力度,推進供需對接,匯聚產業資源,促進技術創新,推動信息技術新產品和技術在更多領域得到推廣應用。強化產學研合作,加速提升創新能力。加強企業與高校院所點對點合作,提高產業科技創新水平。通過征集企業技術需求、組織大型產學研活動,實行因企傳技、量身定做、精準對接,提高產學研合作項目落地率與成功率。
4 結語
我國人口數量龐大,農業發展不僅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問題,而且關系到國家的戰略安全。在信息技術及農業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需要切實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工作,通過多種渠道確保工作的落實,進而實現我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參考文獻
[1]楊柳.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農業經濟,2016(7):54-55.
[2]曲紅霞.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0):67-68.
[3]任鳳國.加快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提高農村經濟管理水平[J].山西農經,2016(11):47.
[4]王宇飛.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27):122-123.
[5]韓松林.關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13):170.
[6]向奕璇.關于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分析[J].新農村(黑龍江),2016(2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