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東
[摘 要] 畜牧業是農業產業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其規模的不斷擴大,其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如各種傳染病沒有得到科學有效的治理,對畜牧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畜牧養殖中傳染病產生的危害,并提出傳染性疾病的相關防治對策。
[關鍵詞] 畜牧養殖;傳染性疾病;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5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02-109-2
近些年,我國畜牧業發展十分迅猛,不管是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出現了十分巨大的轉變。實際展開畜牧養殖時,如果管理不到位,那么可能會出現各種傳染病,給養殖戶帶來十分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對畜牧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阻礙作用[1]。所以,為了減少傳染性疾病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養殖戶需要對各種傳染性疾病進行積極的預防。
1 傳染性疾病對畜牧養殖所產生的影響
我國畜牧養殖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而且養殖過程不夠規范化、科學化,導致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傳染病,嚴重阻礙了畜牧養殖業的發展。
1.1 傳染范圍較廣
針對動物傳染性疾病來說,一般是受到衣原體、真菌、細菌及各種病毒等感染所導致的,如豬丹毒、口蹄疫及犬瘟熱等疾病。上述疾病具有很高的傳染性,如果出現了病例,那么在短時間內會出現大規模傳染。如果這些疾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的養殖業易受到傳染性疾病的影響,甚至會波及畜牧行業的市場行情,嚴重沖擊整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
1.2 人類受到疫情的傳染
根據相關研究可以發現,存在于動物體內的病原體有可能會傳染給人類,人類的安全會受到十分嚴重的影響,甚至這些病原體會在人和人之間進行傳播,整個社會都會受到嚴重威脅。在此種情況下,人們對畜牧養殖業所生產的產品并不是十分看好,甚至會產生不信任的情況,這就導致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2 畜牧養殖傳染性疾病防治措施
2.1 創建良好的養殖環境
在整個畜牧養殖業中,為了更好地防治傳染性疾病,養殖戶需要創建良好的養殖環境。并在此基礎上了解各類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途徑及傳染所需的條件,以對畜牧區的環境進行有效改善,進而有效預防各種傳染病的發生。具體來看,一是需要將人們的生活區和畜牧區分開,以有效防止動物和人之間出現感染;二是需要改善養殖區的環境,有效完善各種硬件及軟件設施,同時在固定的時間對養殖區進行消毒和殺菌。通常,養殖區存在很多糞便及垃圾,因此,需及時清理垃圾、合理排放污水,使整個畜牧區保持干凈、清潔,在此基礎上對畜牧區加強通風,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2]。現階段,很多養殖戶并沒有較強的消毒意識,不能有效處理養殖區的污水及垃圾,甚至消毒工作開展不到位。在此種情況下,需提高養殖戶對此方面的認識,做到全面徹底消毒,同時在每次喂養之前及喂養之后都進行嚴格消毒,從而有效地對傳染性疾病進行預防和控制。
2.2 利用中草藥進行防治
在畜牧養殖中,中草藥對疾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連翹可以起到抗菌消炎作用;甘草可以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如果動物具有傷口,那么可以利用地榆促進傷口愈合;可以利用大青葉對動物進行抑菌。比如,豬仔易出現腹瀉癥狀,將中藥熬成止痢湯可以對其癥狀進行有效改善。對于止痢湯來說,其藥方主要包含連翹、銀花、竹葉、牛蒡子、桔梗、蘆根、梔子、荊芥、薄荷及黃芩等。另外,對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進行治療時,應用定喘湯可以將治愈率控制在96%以上,定喘湯的配方為600 g大青葉和板藍根、240 g甘草、360 g麻黃及遠志等,煎汁時加300 g紅糖和50 g維生素C,每天早晚各1劑,連續治療5 d。治療羊口炎時,應用口瘡散可以將治愈率控制在92%以上[3]。實際治療時各種藥方的應用方法并不相同,如定喘湯一個療程為3~5 d;白頭翁湯則需每天使用1次,連續使用2 d即可見效。
2.3 科學管理畜牧區
近些年,我國畜牧業發展十分迅猛,但是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如需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對畜牧區進行管理,以有效預防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首先,需加強對傳染性疾病的宣傳力度,讓養殖戶明白對傳染性疾病進行科學防治的重要意義,以此使其防治意識得以有效提升,并不斷對其進行鼓勵,使其可以積極參與實際的防治工作。其次,針對養殖區的各種動物來說,其喂養方法需做到科學合理,對各種飼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查,以有效保證飼料的質量。因為很多疾病的傳染源存在于動物的食物中,所以實際喂養動物之前需先進行檢驗,如果有傳染源存在于食物中,必須應用各種措施將其中的病原體清除[4]。最后,不同傳染性疾病的發病條件和發病時間等都存在一定差異,所以每種疾病都需進行嚴格分析,根據不同的傳染途徑和傳染條件,科學合理地進行控制和預防,以有效降低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
2.4 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
為了有效預防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發生,需建立完善的畜禽防疫制度,同時根據不同類型的疾病應用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此外,對養殖地區及其周邊地區的一些疾病流行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礎上做出合理的預測,根據以前所發生的疾病制定相應的預防機制,準確判斷和評估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2.5 引進的先進設備和技術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高新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畜牧養殖中。例如,養殖者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實時監控養殖區域,以此實現科學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目的。首先,養殖區域的監控可通過計算機監控技術來實現,同時搜集和分析相關養殖數據,如果在此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那么需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排查,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使用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有效防治傳染性疾病的發生[5]。其次,通過先進的技術定期對養殖區域的飼料和水源進行檢測,從源頭控制和預防傳染源,進一步減少病原體所產生的危害。
3 結語
隨著現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畜牧業的發展得到了高度關注并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很多傳染性疾病問題經常出現于畜牧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因此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危害。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畜牧業養殖的相關人員和部門需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大重視度,讓其防治意識得以有效提高。同時,通過各種措施讓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得以有效加強,從而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凡勇.試析畜牧養殖中發生動物疾病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中國畜禽種業,2019(4):57.
[2]丁廣清.畜牧養殖的動物疾病病因與控制措施思考[J].今日畜牧獸醫,2018(7):15.
[3]謝慧琴.畜牧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對策[J].江西農業,2018(8):37.
[4]楊連付.動物傳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J].吉林農業,2017(24):71.
[5]李霞,胡紅旗.畜牧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對策探究[J].才智,2017(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