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花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新聞媒體行業也處于發展狀態中,目前融媒體時代已經到來,為了能夠適應時代發展,并且滿足社會需求,記者編輯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逐步提高、構件自身的復合能力,這樣才能推動融媒體時代發展。當下記者編輯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并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通過取長補短成為優秀的記者編輯。本文針對融媒體時代記者編輯的復合能力構建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建議作為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記者編輯;復合能力
一、融媒體時代記者編輯面臨的問題
(一)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各類短視頻、微博以及網絡新聞平臺層出不窮,這些新的傳媒工具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很大影響,不少人都被趣味性更強的網絡媒體所吸引,所以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當下的媒體行業,必須尋找新的傳媒模式,適應當下時代的發展,對自身進行優化和轉型,記者編輯也需要加強對新媒體的認識,能夠準確分析大眾的喜好,并通過學習和創新為新聞編輯工作,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目前網絡媒體已經成為主要的發展形式,記者編輯的工作也變得更為復雜,雖然有網絡輔助搜集更加便捷,但篩選新聞素材則變得更加困難,所以對記者編輯的各項能力要求也逐漸變高。
(二)媒體存在盲目跟風的現象
融媒體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各種信息數據快速增長,新聞素材變得越來越多,這對媒體行業有一定優勢,記者編輯也有了更多的獲取信息的渠道,獲取信息數據的效率越變得更高,完整度也有明顯的提升。不過新媒體在進行信息發布時,經常會選擇跟風炒作,導致整個市場環境混亂,大量相似的新聞內容出現,而記者編輯精心制作的新聞,則被某些無良媒體照搬,雖然存在質量差距,但由于內容過于相似,也確實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這種盲目跟風的行為,會讓觀眾產生抵觸情緒,造成收視率大幅度降低的問題,從而影響媒體企業的發展,這也是融媒體時代中最嚴重的問題之一。
二、增強記者編輯復合能力的實際意義
(一)維護群眾的知情權
任何工作崗位都要肩負起自身的職責,記者編輯就應該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負責,這樣才能保證新聞內容的清晰,讓讀者了解其中要表達的含義。融媒體時代到來后,媒體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一些非主流的網絡媒體,為了博大眾眼球、獲取私利,通常會采用一些較為夸張的標題,甚至是虛假的新聞內容,這種帶有誤導性的內容,往往會讓讀者出產生歧義、誤解。增強記者編輯的復合能力,就能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以此來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全面性以及客觀性,并將新聞內容清晰地表達出來,讓讀者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內容,最重要的是維護讀者的知情權。
(二)提高新聞市場競爭力
融媒體的到來讓新聞市場更加混亂,各類新聞的質量具有較大差異,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網絡媒體時代中,以流量為王的風氣盛行,所以很多記者編輯為了追求點擊率、閱讀量,降低了新聞內容的要求,導致新聞質量逐漸下滑。雖然標題更有噱頭,但較差的內容還是會讓大眾感到厭煩,這不但影響了媒體行業的發展,更是違背了記者編輯的職業操守。為了改變這種不良風氣以及負面影響,必須提高記者編輯的復合能力,不但要自覺抵制盲目追求流量的行為,還要牢記自身的職業操守,提高新聞內容的質量,才是獲得市場競爭力的關鍵,也能受到讀者給予的肯定與支持。
三、融媒體時代記者編輯應具備的復合能力
(一)搜索新聞熱點能力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是最主要的新聞傳播途徑,而記者編輯的日常工作,就是搜集各類新聞素材,但依靠從新聞發生現場獲取信息,時效性會相對較差,而且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所以傳統媒體才被新媒體取代。當下使用互聯網就可以隨意搜索各類需要的新聞熱點,記者編輯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把新聞信息進行匯總、整理、編輯以及加工,最后成為一份優質的新聞報道。記者編輯必須要熟練使用各種新媒體工具,例如常見的社交軟件、搜索引擎以及直播軟件等,這些軟件都可以為新聞工作服務,只要利用好就能搜索出更多新聞熱點與素材。
(二)新聞價值判斷能力
互聯網的信息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任何新聞信息都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傳播,而且在網絡新聞平臺的支持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發布者,所以每天都會出來大量的新聞,造成了媒體行業的混亂。對于這些新聞來說,不一定都是有報道價值的,甚至很多新聞內容不具備真實性,并沒有進行求證,或者新聞內容不夠全面,很容易誤導讀者。當下融媒體時代記者編輯,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新聞價值判斷能力,這是制作高質量新聞內容的基礎,只有具備該能力才可以敏銳地抓住熱點新聞,并且通過判斷力找到更有價值的內容,從而提高了新聞本身的關注度。
(三)視覺審美能力
新媒體時代到來后,新聞報道早已不再是文字論述,這種傳統的新聞報道,會讓讀者產生視覺疲勞,尤其是年輕的讀者,很難保證其讀完整篇新聞。那么想要吸引更多的讀者,記者編輯必須具備較強的視覺審美能力,因為當下的新聞報道,更多是圖文結合的形式,所以在制作新聞內容時應該創新版面設計,把圖片穿插在文字當中,并保證圖片符合文字內容的含義。這種新聞往往更容易吸引讀者,并引發讀者進行深入思考,圖片也能讓讀者更詳細地了解新聞畫面,這種新聞往往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絡新聞媒體平臺發布,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短視頻的方式,來優化新聞版面,不但可以豐富新聞內容,也能吸引年輕讀者的注意。
(四)多角度思考能力
在這個新聞泛濫的時代,盲目跟風行為導致大量相似的新聞出現,無論內容還是表達的涵義,都是大同小異的,雖然是同一個新聞,但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可能就會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其內容、涵義也會發生改變。當一個新聞熱點出現,肯定會有多個媒體進行報道,而記者編輯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這樣寫出來的新聞報道,才會與其他新聞內容不同,也會有更深層次的涵義,觀眾也會更加認可。想要讓新聞內容獲得提高,記者編輯要轉換思維,讓自己變身成其他職業,從不同的職業中進行思考,其次新聞要面對不同年齡段的讀者,所以也需要跳出年齡限制,思考各個年齡段的人,對新聞內容有哪些需求,這樣制作出的新聞更容易迎合大眾口味,從而受到市場歡迎。
四、融媒體時代記者編輯復合能力構建思路
(一)傳播主流價值觀更有深度
雖然互聯網的出現,讓媒體行業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無論媒體格局、輿論生態還是傳播技術等,都要與傳統媒體不同,而當下所有媒體工作者,都要堅持主流價值觀的傳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復合型記者編輯能力構建的基礎。
首先要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并且要堅持探索主流價值報道,用最權威、最真實以及最有深度的報道,來體現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當下記者編輯應該挖掘報道角度和亮點,并以社會主義價值觀為標準,做好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編輯,這樣新聞內容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等,從而獲得讀者的支持。
(二)以質量為主保證新聞質量
無論媒體行業怎么變化,質量都是吸引讀者的唯一途徑,更是衡量新聞價值的重要標準,從目前的網絡媒體來看,有不少為了博取關注、獲得流量的虛假新聞,不但標題夸張具有誘導性,內容更是毫無依據。這種粗制濫造的新聞內容,雖然可以欺騙讀者,獲得短時間內的點擊率,但是無法長久發展,最終也會失去讀者的支持。所以,在融媒體時代下,記者編輯還是要堅持以質量為主,打造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另外,要突出自己的風格,這樣才能在大同小異的新聞內容中脫穎而出,并收獲讀者的喜愛,由此可以看出新聞內容的質量,才是新聞媒體行業發展的關鍵。
(三)創新思維,運用新媒體技術
全新的媒體形式已經產生,這也成為記者編輯必備的技能,除了要利用好單位提供的培訓機會,還有利用業余時間來進行自學,從而掌握現代化的媒體技術。例如現代網絡新聞平臺,需要記者編輯掌握一些圖文、視頻以及音頻等編輯軟件,這樣才能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新聞內容。同時要具備多終端、多媒體的新聞采編能力,通過微博、社交APP等,及時挖掘新聞熱點,并判斷出其中最有價值的內容進行整理、加工,以此來制作出最客觀與全面的報道。
五、結語
融媒體是當下最主流的發展趨勢,對記者編輯有很大的影響,當然也帶來了良好的轉型發展契機,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的結合才是發展的根本,所以需要記者編輯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價值,并創新思維強化自身的專業能力,這樣才能促進新聞工作的發展。當下只有學習新媒體技術,才能獲得發展的動力,必須遵循以質量為主的原則,并樹立服務群眾的理念,詳細了解、掌握融媒體時代的技術,這樣才能成為優秀的新聞人才,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優質、有內涵的新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