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捷

摘要:電視臺主持人是節目的核心,也是電視臺的形象代言人,更是社會輿論的引導者,提升電視臺主持人的綜合素質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探討如何提升電視臺主持人的素質。
關鍵詞:電視臺;主持人;素質提升
一、主持人的基本素質分析
(一)政治素質
政治素質是一個人進入社會的基本素質涵養,而主持人作為電視臺的形象代言人,其觀點與言論都與電視臺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主持人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一名電視臺主持人或一個節目是否會受到觀眾的歡迎,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主持人和節目本身是否立足于社會實際情況,以較強的責任感和政治素質為觀眾服務。可以說政治素質是電視臺主持人工作的前提和根基。
(二)專業素質
專業素質主要分為形象語言和有聲語言兩部分。主持人的形象代表著一個節目的形象,因此保證主持人的形象語言端正無誤是非常重要的。電視臺主持人的形象包括發型、妝容、服飾、儀態、肢體語言等多個方面,這些因素又共同組成了主持人的風格。在不同的節目類型中,風格和形象應該和節目的風格定位相符,主持人要根據節目的風格與類型調整自己的形象,不可過分追求流行與時尚,要注意形象中的每一個細節。主持人的語言通順流暢,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表達清楚、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才能給觀眾帶來較好的觀看體驗,因此主持人在幕后也要經常鍛煉提升自己的語言功底。同時,主持人也要注意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這是因為主持人如果想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給觀眾,就需要基于縝密而系統的邏輯思維。優秀的主持人在講話時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善于運用夸張、含蓄等語言表達方式,掌握分寸、節奏、語氣、重音等技能,通過語言、手勢、目光等與觀眾進行交流,通過感染力來打動觀眾。
(三)文化素質
文化素質是提升主持人綜合素質的根本。主持人被觀眾親切地稱為“雜家”,正是因為主持人所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包含語言、歷史、地理、藝術、心理、社會、科學等各個方面的知識,主持人還要根據主持的節目來對某一方面的知識進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做到在主持節目時心中有話,能夠脫口而出。如果主持人文化素質較低,則會導致主持節目時不知所云,營造低級的幽默氛圍,反而弄巧成拙。
二、塑造主持人的良好形象
如果想要塑造主持人的良好形象,則可以通過三方面來完成提升。第一,主持人應該塑造良好的外表形象。主持人作為電視臺與群眾交流的樞紐,應該保持大方得體的形象,因此著裝要以職業裝為主,不可過度追求時尚與潮流,發型簡單大方,妝容適宜,配飾要與服飾相搭配,不可贅余。此外,主持人也要培養自己的氣質,將氣質與合適的服裝、妝容、儀態等配合,以此來提升節目的質量,為觀眾打造優質的節目。第二,主持人也要善于運用語言表達技巧。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要做到語言流暢準確,字正腔圓;如果闡述的內容較長,則要做到停頓有序;在自由表達時,要做到語言的邏輯通順,內容通俗易懂,觀眾能夠準確理解主持人所表達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主持人也要追求語言的生動性,結合豐富的語言表達方式來營造舒適融洽的氛圍。第三,主持人也要逐漸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電視臺主持人如果想要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高質量的成就,就需要在主持的節目中向觀眾展現個性的一面,基于節目類型和風格,通過學習我國優秀電視臺主持人的播報方式,結合自身的基本情況,逐漸形成個性化的主持風格。
以對塑造主持人的良好形象進行研究為例,首先電視臺可以高薪聘請優質的造型師,負責主持人的妝容、服飾等事宜。其次,電視臺可以給主持人布置任務,要求主持人每周在工作室內進行六個小時的語言表達練習,要求主持人自行打卡完成任務,通過硬性要求來提升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電視臺也可以每年組織兩次主持人技能交流大會,可以邀請一些優秀的業內人士傳授經驗,要求電視臺內的所有主持人到場,相互學習交流,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三、深入基層,提升現場采訪能力
在傳統媒體時代,主持人負責的僅僅是將相關的信息表達出來,但在新媒體時代,主持人這個職業變成了一職多能的工作。主持人需要做到深入基層之中,獲取百姓生活中的最新信息,具備敏捷的思維、通順的表達能力和細致的觀察能力,能夠在采訪時準確挖掘到最具有價值的信息。電視臺主持人要根據場景的切換實現角色的定位轉變,在演播室中,主持人要流暢地完成語言表達,在外景采訪時,主持人也要通過良好的溝通能力與新聞當事人進行深入交流。主持人在進行采訪時,也要注意講話拿捏有度,選用采訪者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訪談的開題,接下來逐步引導完成重點問題的采訪。在采訪的過程中,主持人要注意自己的話語是否客觀公正,不可有激進語言,要保證整個采訪一氣呵成,內容豐富、有價值。在采訪的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主持人就需要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及時解決問題。主持人也要注意與采訪對象的互動,耐心傾聽采訪對象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平和的心態來接納對方的觀點,提升電視節目的質量。最后主持人在采訪的過程中還要通過受訪者的回答及時發現新的亮點,針對性地地提出關鍵問題,以此來提升采訪效果。如果受訪者逃避問題或答非所問,則主持人也應該及時圓場,避免尷尬的情況。
以引導主持人進入基層,并提升主持人的現場采訪能力為例,電視臺主持人是輿論的引導者,是節目的主持者,但如果主持人對新聞事件的細節了解并不準確,則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難免會出現細節上的錯誤,影響節目的質量。對此,電視臺可以安排主持人輔助完成新聞事件的采訪過程,讓主持人真實地參與到新聞素材的搜集之中,這樣能夠引發主持人對事件的共鳴,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也能夠流露出更多的真情實感,進而有效提升節目的質量。如果想要提升主持人的現場采訪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給主持人提供現場采訪的機會,對此電視臺可以安排主持人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培訓,培訓的內容是要求主持人到人流量較為聚集的地方進行交流溝通,交流的內容為對受訪人對當下新聞事件的看法。在培訓完成后,電視臺可以安排主持人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習。電視臺可以給主持人安排一個不需要上鏡的采訪工作。主持人在采訪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不需上鏡就給了主持人彌補錯誤的機會。電視臺可以對主持人的實習進行考察,要求第三個月的采訪失誤率遠遠低于第一個月的采訪錯誤率,第三個月的采訪失誤率還要達到相關的標準,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實習并正式入職。
四、加強自我學習,提升自身修養
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提升自我,主持人作為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角色,其接觸的領域也應更為寬泛,如果主持人停止了自我學習,在工作的過程中也必然會止步不前。自我學習可以豐富主持人的文化底蘊,使主持人能夠保持職業的新鮮感,還能夠引導主持人堅守正確的人格觀念,可以說自我學習是主持人職業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主持人需要通過自我學習來豐富文化底蘊,這是由于主持人需要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對新聞有較高的敏感度和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能夠在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抓住要點,深入分析新聞背后所蘊含的價值,正確引導社會的輿論走向。主持人自我學習還能夠為自身積累豐富的閱歷與經驗,幫助主持人逐漸形成獨特的個性化主持風格,通過主持節目散發的魅力來提升節目品質。此外,電視臺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應該始終保持客觀端正的態度對事件進行評價,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主持人需要通過自我學習來保持職業新鮮感。不僅僅是主持人,任何一個職業的工作人員在長期工作之后,都會慢慢產生一種職業倦怠感,剛剛進入崗位時的熱情會慢慢消失,而這會影響到工作的責任感,降低工作質量。主持人還需要通過自我學習來堅持正確的人格觀念。電視臺主持人可以說是典型的公眾人物,因此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需要保證新聞事件的準確性,在評價新聞事件時有理有據,不可信口開河,影響電視臺的權威性。在新媒體時代,一些網絡博主為了能夠提升關注度,斷章取義,煽動大眾的情緒,隨意評論新聞事件。而電視臺主持人所需要做的就是摒棄這種做法,意識到主持人的責任與義務,堅守正確的職業道德,嚴謹、客觀、準確地評論新聞事件,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保障我國的新聞質量。
以引導主持人加強自我學習,提升自身修養為例,電視臺可以每年組織所有主持人外出進行一次學習培訓,參與相關的活動,以此來拓寬主持人的眼界,幫助主持人提升職業文化底蘊,使主持人能夠保持職業的新鮮感,引導主持人堅守正確的人格觀念。
五、結語
主持人與一個節目、一個電視臺有著密切聯系,作為形象代言人,主持人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本文對主持人的基本素質進行分析,并給出了一些素質提升策略,希望能夠提升電視臺主持人的工作質量,推動我國的電視臺媒體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