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鞏固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本文分析了縣級融媒體中心成立的背景、目的及融媒體中心建設中所存在問題,結合“大活動”的特點,揭示了“大活動”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作用和意義,并以新鄉縣“大活動”策劃實踐為例進行分析。“大活動”因其更快更強更普遍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已經成為全媒體時代融媒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注重以“大活動”為載體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也要謹防顧此失彼,本末倒置;只有合理科學利用“大活動”,才能促進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健康和快速發展,實現真正地融合,真正地扎根老百姓,贏得基層群眾的認可。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大活動”;融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傳統媒體在傳播方式、傳播內容和傳播效果等方面不能很好地滿足大眾的多樣化需求,為了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發揮基層媒體應有的作用,應立足傳統媒體,借助新興媒體進行資源整合實現融合發展,構建全覆蓋的傳播格局也成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要求。因此,推動全媒體時代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縣級融媒體中心一般都是在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基礎上改革成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利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盡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進而變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著力打造一批主流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可見,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符合時代發展、具有更廣闊發展空間的務實之舉。“在過去3年多的時間里,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央媒開始嘗試“中央廚房”工作機制,打通采編資源,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端傳播”,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現象級融合產品,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而作為最基層的縣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因為基礎和環境不同,不可能像央媒那樣實現快速轉型,縣級融媒體中心應當結合實際,抓住融合的實質、引導服務功能的建構和創新的源頭活水,在摸索中前行,在成長中成熟,真正把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好,運用好。
新鄉縣融媒體中心在新鄉縣廣播電視臺的基礎上成立,至今已將近一年。一年來,新鄉縣融媒體中心也面臨著所有縣級融媒體中心成立之初的難題,有方向沒思路、有想法執行難、有功能需求與人才支撐。和其他剛剛起步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一樣,沒有相對成熟的模式。任何事情都講究因地制宜,每個縣區的實際情況不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環境和土壤不同,基礎不同,大家都在不斷摸索,在邊改邊建中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近一年的運行表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面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統籌機制不夠明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不僅僅是廣電文化部門“一家之事”,它需要整合全縣宣傳資源,合而為一,形成統一的權威發聲平臺。但是實際上,除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實際操作者,其他單位對融媒體仍停留在形式層面,不理解融合的實質。因此就容易出現一個縣有幾十個官方微信公眾號、抖音和微博賬號,但都缺乏有效的信息的溝通和共享的局面,使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落實難以有效推進。二是作品生產機制不明確,按照傳統報道模式和思維,發布信息內容也多是各單位日常工作動態等程式化的新聞,缺乏主題策劃,缺乏生動感人、接地氣兒、有煙火氣息的內容,難以吸引、打動受眾。三是人才培養使用機制不明確。一般來說,在專業運營團隊指導初步建成融媒體中心以后,專業團隊撤離,而縣級融媒體中心在實際運營中,新的指揮系統、平臺的開發應用等都需要既懂技術又了解媒體工作的專業人員,而傳統媒體人員的實際情況顯然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因此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任重道遠,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軟硬件齊頭并進,解決好機制、產品和人才等問題,才能真正實現有效融合發展。
“大活動”對媒體來說并不陌生。顧名思義,“大活動”具有規模較大、涉及范圍廣、參與人數多、影響及輻射面大等特點,組織起來周期相對長一點,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即使是傳統媒體,以往每年也會承辦類似的大規模的文化活動。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過程中,利用“大活動”這個載體可以快速擴大影響力,提高領導和群眾的接受度和滿意度,為下一步媒體融合和發展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和組織基礎。
新鄉縣融媒體中心自今年年初成立以后就開始就人員崗位機制進行內部整合改革,同時將“大活動”開展作為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突破口,主動出擊,組織策劃實施并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宣傳部領導的大力支持,先后組織舉辦了新鄉縣第一屆“集體婚禮”、全縣機關單位廣播體操大賽、廣場舞大賽、八一“軍民一家親”大型文藝聯歡會以及歷時近三個月的迎國慶全民愛國主義歌曲合唱大賽等大型活動。這些活動基本都是縣委宣傳部、新鄉縣融媒體中心以及相關單位承辦,活動組織具有相對明確的目標群體。比如說集體婚禮主要針對二三十歲年輕人,廣播操大賽以全縣干部職工為主要對象……活動從籌備開始,就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溝通、組織、協調,完成策劃、宣傳、準備、排練、演出等各個環節。通過活動的每一階段、每一環節,進一步增加了人們對新鄉縣融媒體中心的認識和了解,為以后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在“大活動”籌辦的過程中,除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參與,基本上也集合了融媒中心后勤、總編、制作、新聞、播出等不同部門的人員參與進去,通過活動的開展增強融媒中心人員的方向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活動”是促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有力抓手和促進因子。以新鄉縣全民愛國主義歌曲合唱大賽為例,合唱大賽活動以迎國慶為主題,重在突出全民參與。活動從2020年7月份中旬啟動開始,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吸引了全縣179個村居、120多家企業、80多支教育系統隊伍、22個縣直隊踴躍參加,直接參與人數達5萬余人。合唱大賽還通過“云上新鄉縣”APP平臺進行全程直播和持續展播,同時采用“專家打分+網友投票”的方式進行選拔,形成“全民唱、全民評、全民賞、全民贊愛國主義歌曲”的良好局面。活動期間“云上新鄉縣”APP平臺下載量超過7萬,創下歷史新高,平臺點擊量達到47萬多次,投票人數近8萬人次,最后選出9個村、2個企業、2個學校、2個鎮和3個縣直單位進入決賽階段。此外,活動還加入了網絡扶貧直播帶貨環節,通過推介縣域內帶貧企業、帶貧合作社和貧困戶的優質農副產品、深加工產品 ?,助力電商消費扶貧,活動的圓滿舉行也得到了上級領導、廣大群眾的認可和好評。從范圍上來說,合唱大賽是名副其實的“大活動”,因為它涵蓋全縣37萬人民群眾;從效果上來說,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底色,充分調動了群眾的愛國熱情和參與的激情;同時因為融媒體中心APP平臺的全程持續直播和賽后投票功能,讓群眾有了更強的參與感和主動權,一下子就使群眾對新鄉縣融媒體中心有了更深的認識。此外,活動還通過與贊助企業、機關單位等各層面打交道,增進了相互之間的了解,也為以后融媒體中心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不斷提高基層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權威性和傳播力,讓基層民眾提高對基層主流媒體的認同度和信服力,讓黨的聲音通過基層主流媒體的宣揚覆蓋面更為廣泛,同時使基層民眾增加對黨的認知和對黨的精神的深入理解,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可謂任重道遠,意義非凡。而“大活動”雖然是改革初期一項有益的嘗試,可以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打開局面。但是要避免形式主義“活動”,要確保“大活動”的實效性落地。總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要結合本地特色,按照不同新聞產品的目標受眾特征,向各平臺分發和推送,實現一次采寫、多次編輯、多平臺運用。從而更好地發揮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宣傳輿論引導功能,不斷增強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要在堅持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大前提下,在整合資源平臺、優化傳播渠道的基礎上,回歸到“內容為王”的媒體本質;要注重創新創優,重構融媒體內容生產與分發模式,打破體制內外的人才界限和賬號分散的平臺界限,構建起互聯互通的數據后臺,搭建靈活、高效的工作平臺,這樣才能創作和生產出更多接地氣兒、有煙火氣息、生動活潑的內容和信息作品,從而實現真正的融合發展,同時提高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進一步贏得廣大受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