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計算機信息網絡經濟時代的高速持續發展,使得傳統媒體的發展進入融媒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也受到了媒介融合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基于此,電視新聞節目應積極融入到媒介融合的發展趨勢中,不斷革新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策略,積極尋找相應的優化處理策略。
關鍵詞:融媒時代;電視新聞稿件;編輯處理
一、融媒時代發展對電視新聞
稿件編輯處理的影響
(一)融媒時代發展影響電視新聞稿件的制作形式
在傳統的電視新聞稿件制作模式下,首先記者要深入一線聯系新聞對象,進行專業采訪,然后通過編輯的間接處理來完成新聞報道稿件材料的采集,通過這種方式制作的電視新聞稿件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質量,但在網絡浪潮中顯得尤為耗時和人力資源的浪費。目前,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方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人工編輯處理和編輯人員通過計算機編輯處理軟件進行稿件的編輯處理。顯然,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緊跟時代發展,才是硬道理。所以,隨著融媒時代的到來,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人員往往利用計算機編輯處理軟件來進行稿件的編輯處理,這樣進行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可以使得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更加靈活,同時提升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信息,利用編輯軟件自帶的審查模式、查重模式和排版模式,還能夠方便編輯人員進行實際編輯,從而提升編輯速度,并且還能獲得良好的電視新聞傳播效果。
(二)融媒時代影響電視新聞稿件編輯處理的時效性
互聯網的優勢使得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具有速度快、時效性強的巨大優勢。現在許多突發性新聞的報道內容,都是在網絡教學媒體上獲得的第一手數據信息,互聯網經濟時代發展人人都可以將手邊的素材借助新媒體的編輯處理,從而上傳到網絡,保證了電視新聞稿件的時效性。相比之下,傳統的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必須經過嚴格的步驟以及檢查,這樣使得電視新聞稿件因編輯處理的不及時和不靈活而缺失時效性。因此,融媒時代的發展在一定程度影響了電視新聞稿件的時效性。
二、融媒時代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策略
(一)發揮主觀能動性,協調稿件編輯處理過程
編輯處理過程的調整,來自電視新聞稿件編輯處理者編輯意識的調整。編輯處理人員必須從意識形態的角度把握電視新聞稿件編輯處理變化,并通過增強編輯意識積極修改稿件,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做到防范于未然。首先,需要主觀地調整編輯處理過程的時間,與素材采集人員相比,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過程需要更多的時間,并且在編輯文本之后,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校對稿件的內容,并在其中標記出發現的問題。其次,編輯處理人員需要客觀地調整和應對編輯過程的復雜性。
例如,編輯處理人員應在稿件播出之前的時間里,要不斷發現并糾正前面各編輯處理工序遺漏的差錯,準確使用官方語言,全面綜合評定把關,拾遺補缺,規范完善,保證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質量。除此之外,稿件編輯處理應以原稿為依據為參照,忠于原稿,校異同,糾正校樣與原稿相左的文字差錯。與此同時,稿件編輯人員還需要對稿件進行檢查:通讀檢查,憑一定學識和經驗積累,在心靜專一審讀付印前大樣中,細心敏稅發現問題。
(二)不斷提高稿件編輯處理技巧,轉化專業知識結構
稿件編輯處理人員應積極轉變自身的知識結構,掌握漢語知識,特別是語法和邏輯、遣詞造句、修辭等。他們必須具有敏感地區分相似和不同的能力。因此,稿件編輯處理人員應通過自身知識結構的轉變,充分充實自己,增強編輯意識,以勝任稿件編輯處理工作。實踐證明,通過改進專業知識結構,提高稿件的編輯處理技能,不僅可以豐富稿件編輯處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而且可以增強編輯意識,提高稿件編輯處理的質量。稿件編輯處理需要專業人員掌握大量的稿件編輯處理技能,從稿件編輯處理到稿件定稿的過渡需要一定的經驗。眾多訓練有素的素材采集人員和編輯處理人員在各自環節辛勤工作,可以說稿件是集體勞動的結晶,稿件的編輯需要由主要負責人至組版編輯,層層審閱把關,眾人協作,每個人的文字功底、素養、精心程度不盡相同,做好稿件的編輯處理工作,一要有堅定正確的方向,政治上把住關。二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細認真。三要有廣博的知識。稿件編輯處理工作是個人和集體的融合,某個人的不慎或欠缺,都將給全局造成被動,可謂一字定成敗。木桶定律說,木桶中的水往往從那最短木板缺口流失,只有每個人業務高水平,才能構成全面高質量。某個人的欠缺,則導致整個稿件編輯處理工作的敗局。
例如,首先,稿件編輯處理工作應把主要精力用在杜絕重大差錯上,找準重點,權衡比較,一定要找準,對每一份稿件的編輯處理都要積極應對,稿件編輯處理責任重且風險大。找準了編輯處理重點,就應在重點上多投入精力,切忌不分輕重平均使用精力,一掃而過。除此之外,電視新聞稿件最主要的責任是完整準確將要展示的內容顯示給觀眾,保證電視節目以及新聞稿件的播出時效性。
(三)嚴格把控質量大關,提高稿件編輯人員自身專業素質
隨著融媒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聞稿件編輯處理人員肩負著編輯和校對的雙重責任。稿件編輯要求編輯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基本校對技能;校對實際上是編輯工作的一種延續,需要校對者具備編輯的廣博知識。因此,在融媒時代不斷發展的契機之下,每一位稿件編輯處理人員都要堅持學習,不斷接受新的思想和理論,保持與編輯工作水平一致。與此同時,稿件編輯質量是影響電視以及新聞節目整體質量的重要因素。編輯人員既要充分尊重稿件的真實性,又要盡力遏制編輯處理的錯誤,積極開展編輯處理工作,嚴格控制稿件質量。需要強調的是,編輯人員應致力于從原稿出發,在編輯時,對原稿中的錯誤進行討論更改,不斷進行修改。同時,還要動腦筋,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編輯人員發現原稿有疑問時,應及時與當值記者、其他編輯、主編溝通,切實有效保證稿件編輯的質量。
例如,保證稿件的標題不出差錯,稿件在定稿之前其標題調整改動頻繁,尤其臨付印改動和換稿的標題,要特別操心加強把關。尤其是一些細微差異,它們字形十分相似,酷像雙胞胎多胞胎,迷惑性很大,誤導視覺,混亂思維,給編輯人員的編輯處理工作帶來不小的困擾。具體語言環境,該用哪個字詞,不該用哪個字詞,要想得心應手掌握精當,學到用時力方知淺,那就要下苦功勤奮學習,功夫是練出來的。稿件編輯工作容不得絲毫分心馬虎,要做到眼心腦聯用,極精細地分辨,辨形辨音辨義,穩準快捕捉各種差錯,檢校慧眼靠用心感悟歷練。與此同時,編輯人員應該冷靜對待見報差錯,增強編輯意識,還需要編輯人員提高自己的情商,加強自我管理,潛移默化地增強自我的編輯意識與編輯能力。
(四)稿件編輯人員需提高對素材的整合能力
媒介進行融合的趨勢下新聞的傳播發展方式可以更加復雜多樣,新聞素材的來源越來越廣泛,種類與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借助互聯網與新媒體讓電視新聞節目的競爭力分析得到有效提升。媒介融合發展時代,傳播渠道和信息數據來源的多樣化,讓很多傳統媒體都面臨著海量信息的困擾。總的來說,整合信息的能力已經成為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不斷地提升對新聞研究內容的整合能力,提升電視媒體的市場經濟競爭發展能力。 例如,在眾多的新聞資源中,需要準確地挑選出能夠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事件,對內容進行適當的安排和處理,使最終的節目能夠滿足人們對新聞和信息的需求,也符合社會發展的正確價值觀,語言和邏輯要簡潔明了、科學合理,簡單來說,媒體從業者要提高整合材料的能力。該新聞節目要充分考慮到觀眾的需求,體現新聞媒體的專業性,也更具有競爭力。
除此之外,要注重對新聞研究內容的再加工,語言要簡短而精煉,新聞信息事件的敘述、社會結構設計也要更加的合理化、科學化。
(五)加強素材的真實性考證
素材的真實性對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但實際上在材料真實性方面,部分編輯對此并沒有認真對待,這就導致素材的真實性得不到考證。因此在融媒時代背景下,編輯應該提升自己對素材真實性的重視程度,利用融媒途徑加強對素材的真實性考證。
例如,當電視新聞稿件編輯收到稿件后,首先應該對稿件進行前后對比,這樣能夠發現電視新聞稿件中是否出現不能自洽、不能自融的情況,從而立刻聯系來稿人員進行實際更改;其次也應該對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常識性問題和區域性問題進行實際探究,從而提升稿件的真實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融媒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媒介要不斷進行革新,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提高節目播出的效率與質量。因此,對電視新聞稿件的編輯處理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稿件編輯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協調編輯校對過程,優化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增強編輯意識,為提高稿件編輯處理的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電視新聞稿件的質量,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使電視新聞節目以適應媒介融合的新形勢,加大新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