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
讀高三的時候,某次月考我們考得不好,上課的紀律也差,政治老師氣得整節課都在批評我們:“我讀書的時候也因為考試考得不好被老師批評過,想著以后我要是當了老師肯定不會這樣對學生。等我做了老師才明白,想不批評學生真的很難。你們以后千萬不要當老師,容易短命?!?/p>
“哈哈哈哈……”
而英語老師說:“你們當中有同學說不想當老師的,以后卻極有可能當老師,跟我成為同行啊!”
我從來沒想過做老師,也不喜歡做老師。
沒想到我報考志愿的時候因為不想再學難搞的數學、英語而選了漢語言文學專業,還是我家人希望的師范方向。不過也無所謂,反正我是不會做老師的。
到了大四要實習的時候,才發現我無意識地選擇了與學校合作的初中學校實習。
我實習的班級是初一,既要當實習語文老師,又要兼班主任。雖然有原來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幫忙,但我還是在一接手的時候就體會到當初政治老師生氣的心情——做老師想不發脾氣真的是太難了!
帶我們實習的老師說:“做老師這個行業,就算你脾氣本來是很溫柔的,也會變得很暴躁。”是啊,這幫熊孩子,你永遠都不會想到他們會鬧出什么事兒來煩你,也不會想到他們做的題居然錯得那么離譜!
想想自己讀中學的時候也沒有那么鬧騰啊?還秉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心態每天早起晚睡,精力旺盛得好像打了雞血一樣。
初三的物理老師是教了10多年物理的老教師,上課從來不帶書本,每次他上課我們都很興奮,眼睛冒光,舍不得下課鈴聲響。物理老師說他家里的電視什么壞了他都能修,還叫我們要學以致用;然而我只會紙上談兵。
我媽以為我初中的物理成績不錯,上高中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可以如她所愿讀理科。沒想到上了高中,我物理居然只考二三十分,最后不得不學了文科。我媽懷疑我是不是腦子留在了初中,所以當我遇到實習班級的學生,我也懷疑他們的腦子留在了小學。
實習時間是兩個月,我每天都扳著手指算離實習結束的日子還有多少天。任憑學生們怎么問我,我都沒說我什么時候實習完。最后也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這幫熊孩子知道我哪天走了,所以在我走前的一個星期,他們特別地聽話乖巧,有同學還拐彎抹角問我喜歡什么想送我禮物,搞得我有點兒小愧疚:是不是平時對他們太嚴格了?
實習即將結束的時候,我給每個學生都寫了100字左右的評價。還好我平時對每一個學生都算觀察細致,對他們的性格特點也算摸清了,所以幾千字的評語我倒也寫得挺快的,不知道他們看到評價會不會滿心歡喜。
寫的時候我突然想起小學的時候為什么對有些老師的評語嗤之以鼻,對有些老師的評語非常期待了,因為我們會交換評語來看。有些老師對我們的評語基本是一樣的,一點兒看頭都沒有;而有些老師對我們的評語是又愛又恨的,看起來真的滿心歡喜。
所以,高三政治老師在批評完我們后又笑著說:“其實做老師也挺好的,雖然教的知識教來教去都是差不多的,記在腦子里想忘掉也忘不掉,但一想到每一年我遇到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我就又會期待起來,而且還會和一些學生成為朋友,感覺自己越活越年輕,這也是其它職業沒法比的。”這也是很多老師堅守崗位的原因吧?畢竟一個學生天使就可以頂很多個惡魔學生呀!
實習結束的時候,班上平時跟我挺熟的一個男孩子在QQ上私信我說:“L老師,我跟你說個秘密。你來我們班作自我介紹時說你是我們班實習老師的時候,我笑了,因為我終于也有好看的老師了!”我:“哈哈哈哈哈哈!”男孩子的“秘密”讓我開心得見牙不見眼,因為我第一次見他們的時候不僅素顏,還長痘痘,看來他們的眼光很有穿透力,居然能看出我的內在美。
語文課代表在把她的QQ名字改為“不考年級前十不改名”時問我:“L老師,你以后還會繼續做老師吧?以后我也想做老師,你等等我哦!我會努力的!”我說:“好,加油呀!”
沒想到做兩個月的實習老師也會受到學生的喜歡,畢竟我也是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去和比自己小10歲的學生相處,說實話,還挺緊張的,擔心教不好他們。還好這幫熊孩子資質高,成績是穩中有升的,就是紀律讓所有老師都腦殼疼,每次早讀他們說話、打瞌睡被巡班領導捉到,我都不好意思出教室門口賠笑臉了。
百度是這樣解釋“老師”二字的由來的——
老,古時對公卿大夫的尊稱?!抖Y記·王制》:“屬于天子之老二人?!睅?,用于對教師的稱呼,源自唐代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此后,就把“老”和“師”合稱,作為學生對教師的尊稱。應該注意的是,“老師”的“老”不同于“老張”“老虎”等作為助詞的“老”,而是與“師”兩個尊稱的合稱。
在我看來,尊不尊稱沒什么關系的,新的學生一批一批地來,老師老師,是叫著叫著、教著教著就老了。所以教師勞動的長期性特點才會被形象地比喻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吧。
剛畢業的我未來貌似還有很長,我也不確定會不會在教師這個行業一直發展下去。就目前來說,在教師這個行業遇到的領導、老師、學生都很不錯,所以不確定未來在哪,那在自己讀書時未曾想過的方向努力一把總不會錯的。
編輯/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