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嬌
今年年初,民政部披露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補發結婚證和離婚證書403.4萬對。數據引起了一番討論,不可否認,伴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80后、90后逐漸成為婚戀市場上的主力軍。相比于70后、60后,作為網生代的他們,婚戀交友范圍擴大,同時釋放出婚戀產業的市場潛力。
近些年來,婚戀產業出現從事情感問題調解、修復、維護、疏導、挽救、干預、培訓的機構和個人,情感維護行業得到蓬勃發展。舒心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創立的維情集團,目前已發展成為輻射全國的專業化、集團化公司。
1995年起,舒心開始擔任《上海法治報》《上海家庭報》《民主與法制時報》《法苑》《勞動報》等8家報刊的特約記者和專欄作家,發表婚姻服務案例及非婚兩性關系研究課題。1998年,他開通中國首條“外遇心理與行為矯治”熱線,接聽來訪者情感問題求助。
處理過太多關于婚姻的案例,舒心敏銳察覺到關于婚姻領域的咨詢服務行業急需轉型升級。2001年5月,舒心成立了維情集團,通過開展婚姻醫院、情感診所、小三勸退、婚姻調解、維情俱樂部、幸福大講堂等多項業務,被媒體爭相報道,引發輿論關注。
舒心告訴《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企業這一路走來聽到太多聲音。在傳統國人的觀念中,婚姻大事并非兒戲,家的概念更多的是包容理解和相互扶持,不過這終究是私人的領域,尋求外界干預,守護家庭、保衛婚姻在最初受到過一些阻礙。
面對概念熱但市場不熱的現象,舒心明白,如果為了追逐“熱點”或是給營銷做“嫁衣”,企業終將曇花一現,因此他將很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社會效益上,譬如開辦專業研討會,與眾多行業專家探討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婚姻家庭問題的變化與對策,編著《維情婚戀處方》《離婚維權點津》等書籍,撰寫《離婚勸和服務36種方法》《小三勸退服務53種方法》《出軌勸歸服務26種方法》等專用教材,積極參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公益服務項目,為創新的行業制定行業準則和行為規范。
經過一番努力,維情集團在中國婚姻家庭咨詢服務行業中站穩腳跟,慕名而來的咨客漸漸增多,事業也開始蒸蒸日上。
維情集團成立19年來,通過網絡、電話、到訪三種途徑接待幫助情感受困人士160多萬人次。由維情集團總結的“維情咨詢”方法和“維情服務”技術得到了行業的一致認可。舒心提到,針對問題婚姻,團隊總結出“維情四防”(防欺騙、防婚變、防傷害、防犯罪)服務理念,“維情五勸”(勸和、勸退、勸停、勸回、勸解)服務模式,實現了“維情六保”(保面子、保位子、保票子、保婚姻、保家庭、保幸福)服務效果,這些都在實踐中得到了科學有效的運用和傳播。
近年來,由于某些商人的投機行為,導致了行業的不規范發展,情感維護行業群體出現變化,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的“挽回愛人”“挽救婚姻”“分離小三”“修復情感”“離婚代勞”的無從業經驗、無營業執照、無經營場所的網絡公司。有的機構大量投放虛假廣告,甚至批量制作微課程和難以置信的“專家講座”,所謂的“專家”都是網上找不到真名實姓的假專家。
對于這些亂象,舒心談道,“隨著社會發展程度越高,人們對幸福感的追求越強烈,情感維護便成為提高幸福感的必要內容,所以行業隊伍的壯大,業務需求的增加是正常現象,但作為行業一分子,維情集團有責任也有義務制止、整頓打擊行業亂象,讓情感維護行業能夠健康發展。”為此,維情集團旗下的上海維情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動發起倡議,聯合近百家情感維護企業共同制定了《情感維護行業服務自律公約》。
“隨著婚姻家庭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情感維護行業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但維情社工專業人才仍然非常緊缺,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情感維護市場需求。”舒心表示,只有加強、加大對維情社工專業人才基礎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的傳授和培訓,5年內培訓10萬名專業人才,才能對嚴峻的婚姻家庭現狀有所緩解。
2018年6月,維情社工服務中心正式成立,服務范圍包括:婚姻家庭問題咨詢服務、矛盾調解、心理咨詢測試輔導;社區家庭生活幸福知識培訓;開展各類社區公益活動;承接政府項目;向各類社會工作機構人員提供社會工作專業咨詢、培訓等服務。
舒心介紹,維情社工專業定位是“努力降低離婚率,助人提升幸福感”。幫助有問題有矛盾的夫妻重新確定幸福生活的目標,認清婚姻家庭的責任,制定最佳最快的解決方案,減少因為草率離婚、沖動離婚、麻木離婚而產生的后遺癥,有效預防發生惡性案件。
“婚姻家庭問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沒有任何靈丹妙藥可以有效解決,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參與,才能在源頭上、根本上有所控制。”舒心說,“維情集團將立足自身的專業優勢,加大對維情社工的經驗傳授和專業培訓的力度。‘維情·維家·維穩的專業隊伍迅速壯大,未來將活躍在社區,服務于民眾,對生活中出現的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及時進行情感維護和疏導,理性解決婚姻危機,創建文明社區、和諧家庭。”
舒心表示,為了快速培訓合格的獨特的“維情社工”專業人才,維情集團將投資100萬元,專門成立“維情社工單項技能培訓中心”,計劃在5年內有10萬人接受維情社工系統的學習和考核,爭取每位“維情社工”都是經過分級培訓考核的,嚴格取得技能認證的“維情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