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梅 魯曰花 張群

【摘 要】目的:研究非小細胞肺癌疾病的病患者在放化療過程中采取針對性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了130例非小細胞肺癌疾病的患者并將其分成兩組,常規護理組采取常規方法,實驗護理組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模式,結束之后對比兩組病患者其護理效果。結果:實驗護理組的病患者在針對性護理之后有效概率(90.77%),常規護理組的有效概率(69.23%)。討論:對于放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疾病患者,使用針對性的護理方法臨床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非小細胞肺癌疾病;針對性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 the process of chemo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130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experimental nursing group. Results: effective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nursing group after targeted care (90.77%), effective probability of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69.23%). Discussion: for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isease treated with chemoradiotherap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methods is good.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008-01
前言:當前在放化療的過程中,針對性的護理方法逐漸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該種護理模式能夠更加有效的減少出現并發癥等不良癥狀,患者的護理效果較為明顯。
1 一般資料
收集了于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本醫院非小細胞肺癌疾病的130例病患者,在進行挑選的過程中:首先,患者須當符合臨床方面有關組織要求的非小細胞肺癌疾病的診治標準;其次,確定患者需要實施放化療手段,并且還要剔除其中患有嚴重的精神類疾病的患者;最后,實驗開始之前也獲取了這些病患者以及其親屬的允準。我院將這些非小細胞肺癌疾病的病患者隨機的劃分至兩個分組,即常規護理分組之中男性的病患者存在33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32例;實驗護理組中男性的病患者存在36例,女性的病患者存在29例,兩組病患者平均的年齡為(50.70±3.91)歲,兩組患者其個人的信息通過證實后并不存在差異性(P>0.05)。
2 方法:
2.1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分組實施傳統化的護理方法,而實驗護理分組則選擇針對性的護理路徑:(1)成立針對性護理的隊伍,為病患者提供安靜且整潔的病房,確保病房內的空氣始終處于流通的狀態,對病患者進行放化療的過程中還應當對病患者的病情進行詢問,了解患者的患病情況,密切的關注病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2)情緒方面的護理服務。在整個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的對患者及家屬展開科學的心理疏通方法,一般情況下病患者都會更加擔心自身的患病情況,可以為該組的病患者介紹該疾病相關的基本知識,解答患者的疑慮,使病患者能夠更加了解非小細胞肺癌疾病,鼓勵病患者提升對抗該疾病的信心。(3)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密切的監測病患者的生命體征,大多數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于該疾病缺乏相應的基本知識,護理人員應當告訴患者可能存在的并發癥以及相關的解決策略,合理的安排患者的飲食方案,盡可能的低鹽低脂,進而預防患者的肺部出現不良并發癥。
2.2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在針對于數據信息展開分析討論時,具體的應用分析軟件為SPSS 15.0。通過T檢驗對試驗研究結果當中的數據展開相應的檢驗,選擇表示計數資料,檢驗計數資料,我們以P<0.05認為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對比不同分組患者在護理完成之后呈現的效果
通過收集實驗數據可以得知,相比較以往傳統的護理結果,在采取針對性護理模式之后,病患者的有效結果已經獲得了明顯的提升,所有的數據經過檢驗以后皆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一)
3.2 關于兩組病患者對于護理流程其滿意程度的調查
實施結束以后,我醫院對所有病患者的滿意情況展開了調查與分析,實驗護理分組的病患者對全部的干預流程其滿意度高達(98.85%),常規護理分組的滿意度(79.65%),數據通過檢驗之后證實存在統計學的意義(P<0.05)。
4 討論
按照本篇文章的實驗探討數據能夠知道,在通過針對性干預之后僅存在6例病患者發生并發癥,常規護理組的病患者則存在20例,并且實驗護理組的病患者對護理流程表示更加滿意,由此可見,針對于非小細胞肺癌疾病的病患者,在放化療中為其展開針對性的護理方法能夠更有效地減少發生并發癥的概率,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郭萬鋒.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 2017(23):4376-4377.
[2]盧志蘭, 汪海慧, 戴潔萍. 心理干預護理對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 2017, 23(16):34-36.
[3]李新艷, 周趙.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非小細胞肺癌胸腔鏡手術患者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07):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