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義

【摘 要】目的:觀察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60例確診為糖尿病患者;對所有患者均分別采用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對比兩種檢驗方式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結果:檢驗后,生化檢驗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為86.67%,顯著高于常規檢驗的66.67%(P<0.05)。結論: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糖尿病診斷;常規檢驗;生化檢驗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034-01
糖尿病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現階段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病發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通常會采取藥物控制,并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臨床診斷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1]。早期對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確診,能夠促使患者盡早展開血糖控制,進而降低患者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本次研究了60例確診為糖尿病患者,分析了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60例確診為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就診的患者。其中,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8例,女患者12例,患者的年齡在48~76歲;平均年齡(63.37±5.64)歲;研究組30例患者中,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患者的年齡在47~77歲;平均年齡(64.21±4.49)歲;2組患者在各項資料中均可以進行對比。
1.2 研究方法
常規檢驗:在進行常規檢驗前,醫護人員首先需要告知患者常規檢驗的相關內容與注意事項,囑咐患者在進行尿液檢查前,需要禁食、禁水8h。積極為患者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確保患者能夠配合臨床檢驗工作。取患者5ml晨尿,在收集完患者的尿液樣本之后,及時將樣本送至實驗室檢驗,使用全自動尿液分析儀進行檢驗。
生化檢驗:常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工作,詳細告知患者生化檢驗中的各項數據,如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糖耐量實驗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值等;取患者空腹狀態下3ml血液,離心后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驗。
1.3 評定標準
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準,對比兩種檢測方式的診斷準確率。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中60例確診為糖尿病患者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9.0版本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2組患者在臨床診斷準確率中采用(%)進行觀察指標的計量和計數。
2 結果
檢查后,生化檢驗組在臨床診斷中的準確率為86.67%,顯著高于常規檢驗組的66.67%(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導致糖尿病產生的主要原因包含了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該病屬于分泌代謝系統紊亂所致,當患者自身胰島素水平下降時,其糖代謝功能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血糖無法得到正確吸收,從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水平顯著增高,機體中水分含量降低。糖尿病本身對于患者沒有太大的影響,但隨著病情的發展,該病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2]。由于糖尿病屬于一種終身性的疾病,越早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確診,便能夠越早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控制,進而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在現階段的臨床診斷中,主要采用了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兩種方式。其中常規檢驗主要采用了尿檢法,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會顯著增高,若血糖水平超過了腎臟的承受范圍,則會隨著尿液排出,因此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含量顯著較高。但若患者血糖水平增高程度不大,則會使得葡萄糖被腎臟所吸收,雖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較高,但尿液中的含量較低,進而使得臨床診斷中很容易出現誤診與漏診的情況[3]。此外,導致患者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的因素也不僅僅只有糖尿病,若患者使用了抗生素、維生素C等,也會使得尿液中糖水平增高。因此,現階段生化檢驗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臨床診斷中。生化檢驗具有操作簡單、檢驗時間短、準確率高等特點,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便能夠充分了解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其中,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是判斷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關鍵所在,空腹血糖則能夠反映患者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能夠反映出患者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同時,血清甘油三酯也是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重要指標,若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顯著增高則表明患者患有糖尿病。此外,餐后2h血糖水平、甘油三酯以及糖耐量還能夠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評價中,不但能夠了解患者是否患病,同時還能夠評估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進而能夠為后期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更多的臨床依據[4]。在本次研究中:60例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經生化檢驗進行診斷后,共有52例患者確診為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為86.67%(52/60);而采用常規檢驗后,共有40例患者確診為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為66.67%(40/60);由此可見,生化檢驗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的準確率顯著高于常規檢驗(P<0.05)。
綜上所述,相比于常規檢驗方式,生化檢驗能夠有效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為后期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更多的臨床依據,在糖尿病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緒林, 韓駿飛, 張芳瓊. 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尿堿性磷酸酶在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7,5(07):68-69+72.
[2]湯偉. 五項生化指標聯合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臨床腎臟病雜志, 2017,22(10):40-43.
[3]尹元, 趙延榮, 倪 . 紅花注射液對8種臨床生化檢驗項目的體外干擾研究[J]檢驗醫學, 2017,18(10):24-28.
[4]周瑋, 梁健偉, 周顯航. 脂蛋白(a)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14(A02):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