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芝芬
【中圖分類號】R473.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094-02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簡稱,是人類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所出現的疾病類型,這類疾病在發生之后會引發一系列感染,嚴重的還會使得患者死亡。艾滋病是一種傳染性和危害性非常大的傳染性疾病,一旦發病就會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干擾人們的日常生活,基于此,文章結合艾滋病的發病機理就如何預防艾滋病進行策略分析。
1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獲得性免疫性缺陷綜合征的一種統稱,具體是因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惡性傳染病。艾滋病在進入人體之后會嚴重干擾人體的免疫系統,破壞人體的身體機能,在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引發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
2 艾滋病的基本傳播途徑
第一,性接觸傳播。艾滋病患者精液或者陰道分泌物中蘊含大量的病毒,在進行性交活動的時候,這些病毒會通過生殖器官或者直腸粘膜進行傳播。如果生殖器官患有梅毒、淋巴疾病、潰瘍疾病等則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感染艾滋病的風險。第二,血液傳播。如果艾滋病患者血液含有艾滋病毒,輸入這個血液的人就會被感染艾滋病。另外,一些病人在生病之后需要經由注射器來攝取他人的血液制成品,這些血液中如果含有病毒就會使得血液注入人員患上艾滋病。在使用不潔凈針具的情況下也會使得艾滋病從一個人身上傳遞到另外一個人身上。第三,母嬰傳播。如果母體是艾滋病的感染者,那么她在懷孕、分娩或者喂養孩子的過程中就會將自己的病毒傳染給子女。
3 艾滋病的表現癥狀
第一,頭腦發熱。艾滋病患者 會出現不規律的發熱現象,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藥物、腫瘤或者艾滋病病毒。對于這類艾滋病患者需要相關人員在觀察其體溫變動的情況下對其采取必要的降溫措施,并為其適當的補充營養和水分。第二,腹瀉。艾滋病患者會出現比較持續性的腹瀉癥狀,和腹瀉癥狀同時出現的是自己的體重降低。第三,皮膚損害。皰疹病毒、真菌感染、溢脂性皮炎等也是艾滋病發病的一種重要體現。
4 預防艾滋病的基本措施分析
第一,不共用私人物品。在公共場所不能夠和他人共同使用毛巾、剃須刀、牙刷等,同時盡量避免接觸他人體液、血液,對被他人污染過的物品要及時消毒。第二,不能夠使用沒有經過消毒的醫療器械。在患有艾滋病之后患者需要在第一時間到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同時,人們在日常到醫院就醫的時候還需要注重使用經過消毒的醫療器具,如果有輸送血液的項目則是需要確保血液輸送設施的健康、安全,不能夠使用不正規醫院是所提供的設備設施,針管、藥管等必須是一次性的。第三,進行正常、安全的性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始終做到潔身自好,不能夠出現性生活混亂和雜亂的性為。同時,在進行性生活的時候還需要正確使用避孕套,通過避孕套的使用來有效避免艾滋病的傳播和感染。第四,注意與艾滋病病人的接觸。在為艾滋病病人輸送血液的時候需要選擇應用一次性的藥物用品,對于艾滋病病人使用的污染物品需要在第一時間進行焚燒處理。病人的器皿及醫用器械要專人專用,如病人的刮臉刀、牙刷、毛巾、茶杯等應專人專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達到消毒的目的。第五,如果想要獻血,則是需要找到正規的獻血單位進行獻血,確保獻血單位部門衛生條件的合規合法。第五,在日常生活中要盡可能的不進行紋身。因為在一般情況下,紋身操作所應用的刺針往往沒有進行充分的消毒處理,在刺針重復利用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將艾滋病患者的病毒傳遞給其他人。第六,避免出現不衛生的針灸治療。針灸的反復使用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則是會加重艾滋病傳播的可能。為此,在針灸操作的時候需要對針灸進行必要的高溫消毒處理。第六,做好艾滋病并發癥的預防。艾滋病在發病之后往往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為此需要醫護人員做好對艾滋病并發癥的預防和治療,具體措施如下所示:①對于CD4+T淋巴細胞<200/ mm3的患者,應要求按照醫生的囑托每天口服兩片復方新諾,目的是預防肺孢子菌肺炎。在CD4+T淋巴細胞升至200/ mm3以上3-6個月的時候停止服用復方新諾。②對于患有弓形體腦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其避免食用較多沒有經過烹飪和加工的肉食,同時還要避免其和貓科動物以及其排泄物的接觸。弓形蟲抗體IgG陽性、CD4+T淋巴細胞低于100/ mm3者可口服復方新諾明預防,至CD4+T淋巴細胞升至200/ mm3以上3個月。接觸開放性結核的患者異煙肼預防。第七,定期進行艾滋病病毒攜帶檢查。對于艾滋病病毒攜帶患者,醫護人員需要及時告知其避免艾滋病傳染給家屬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如果艾滋病患者是哺乳期的產婦,則是需要叮囑其口口喂食嬰兒。女性患者在月經期間需要處理好經血污染物。男性和女性在進行性交的時候需要注意使用避孕套,在準備受孕的時候則是需要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第八,對待艾滋病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的幫助他們,消除他們在抵抗艾滋病時的反抗心理,不能夠擴散他們的 艾滋病病情。在艾滋病患者抵抗疾病的過程中還需要采取措施幫助人們消除內心的恐懼,以此避免他們出現報復社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