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玲 崔紅麗
【摘 要】目的:探討了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間我院接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55)和觀察組(n=55)。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應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比兩種護理模式的實踐效果。結果:經(jīng)過階段性護理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與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人文關懷的護理模式,對于提升患者依從性,減輕患者心理憂慮的效果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06-01
急性心肌梗死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帶來嚴重的威脅,而該疾病的發(fā)生與患者情緒、飲食、環(huán)境等外界因素有密切的聯(lián)系[1]。為了提升治療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實際效果,在護理工作中,可以通過應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來提升患者依從性,減輕其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2]。為此,本院研以2018年2月 ~2019年2月參與研究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為例,對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并作出以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了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的方法與目的,均為自愿參加本次研究。試驗經(jīng)醫(yī)院倫理會批準。
排除標準:中樞精神系統(tǒng)疾病或中樞神經(jīng)障礙疾病者;語言溝通障礙者。
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55)和對照組(n=55)。觀察組男觀察組男26例,女29例,平均年齡(68.5±11.5)歲;對照組男32例,女23例,平均年齡(65.5±9.5)歲。兩組患者間性別、年齡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配合醫(yī)生進行輔助治療;對睡眠、飲食和藥物依從性進行指導。
觀察組在給予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具體包括: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保持病房內(nèi)通風環(huán)境良好,整潔衛(wèi)生。開展以人為本的護理工作,充分尊重患者隱私,保規(guī)范護理中的文明用語,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護理操作過程中規(guī)范護理流程動作輕柔,及時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恐懼和不安心理。向患者開展疾病知識的相關講解,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積極開展人性化關懷護理內(nèi)容開展培訓工作。開展人文關懷理論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等方面。可以定期組織患者開展文化活動,在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構建良好的的溝通渠道,幫助患者對治療和護理工作,建立起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提升患者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評價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治療依從性判定標準:患者能夠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操作視為依從,不能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操作視為不依從。
分別采用 SAS、SDS 對護理前后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20.0軟件計算,計數(shù)資料以χ?進行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以表示,當P<0.05時,所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對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為54.31±1.35,護理后SAS評分為43.25±1.47。對照組患者護理前SAS評分為55.21±1.26,護理后SAS評分為47.24±1.71;觀察組患者護理前SDS評分為58.24±2.49,護理后SDS評分43.71±1.47。對照組患者護理前SDS評分為57.15±2.23,護理后SDS評分47.82±1.74。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 2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對2組治療依從性進行比較,觀察組治療依從性為100.0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的90.00%(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發(fā)作,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病人的生命安全將難以保證。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開展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從患者的日常生活出發(fā),在護理中更好地體現(xiàn)出了人文精神[3],有利于提升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的依從性,從而改善治療、護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對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梢姡宋年P懷護理模式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依從性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8,22(24):125-127+132.
[2]丁英,王靜,楊琴燕.早期人文關懷住院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擇期介入治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4):12-15+26.
[3]翟飛飛,陳莉莉,周麗芳.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0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