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喜鳳

【摘 要】目的:評價在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納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間接診的72例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分為對照組(護理方法:常規護理)與觀察組(護理方法:針對性護理干預)2組,36例/組,比較2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結果: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顱內壓、血壓(收縮壓、舒張壓)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顱內壓和血壓,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干預;中重型顱腦損傷;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8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10-01
糖尿病為臨床發病率較高的代謝紊亂疾病,顱腦損傷往往會導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死亡率較高,為了保證患者預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需要為患者施行有效的護理干預[1]。研究為了評價顱腦損傷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展開以下研究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我醫院收治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采用常規護理與針對性護理干預,每組各為36例。對照組,21例男性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15例女性;患者的年齡范圍在43歲至78歲,平均年齡是(52.35±3.49)歲;糖尿病病程時間在1年至4年,平均病程時間在(2.39±0.34)年。觀察組,19例男性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17例女性;患者的年齡范圍在43歲至76歲,平均年齡是(52.75±3.66)歲;糖尿病病程時間在1年至4年,平均病程時間在(2.54±0.25)年。2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資料相比,(P>0.05)統計學意義不存在。納入標準[2]:(1)確診為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2)患者知曉本次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心臟系統疾病患者;(2)肝腎功能不全患者;(3)阿爾茲海默癥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定期檢測患者血糖、生命體征,予以患者生活護理,必要時采用霧化吸入治療。
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特點,耐心且細心的與患者進行交談,穩定患者情緒,以治療成功案例作為導向,提升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2)并發癥護理,麻醉清醒后,將床頭抬高,促進患者靜脈血液回流,降低腦水腫發生率。保證患者皮膚清潔,避免穿刺位置皮膚出現紅腫。每天使用氯化鈉溶液為患者清潔口腔兩次,防止口腔潰瘍和口腔炎的發現。(3)糖尿病護理,予以患者運動指導、飲食干預和生活護理[3]。
1.3 觀察指標[4]
比較兩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的:(1)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2)顱內壓與血壓(包括舒張壓與收縮壓)。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處理2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數據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顱內壓與血壓,組間差異性采用t檢驗。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相比
護理前,2組兩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相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顱內壓與血壓相比
護理前,2組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顱內壓與血壓相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顱內壓與血壓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數據顯示,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優于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顱內壓、血壓(收縮壓、舒張壓)均優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說明,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在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可以取得顯著護理成效,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血糖與血壓,值得在臨床護理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馬曉華.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在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康復中的應用價值[J]糖尿病天地,2019,16(7):271.
[2]劉瑩.綜合護理干預在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3):90-91.
[3]尤萍婷,鄭柳玉.中重型顱腦損傷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針對性護理干預的 臨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