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銘 朱旭

【摘 要】目的:分析腦梗死患者行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對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現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70例,依據就診時間進行分組治療,先就診35例的患者分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35例后就診的患者分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入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對比最終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治療總有效率較高,腦神經功能恢復程度較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得到明顯改善,兩組數據差異較為明顯(P<0.05)。結論:將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運用于腦梗死患者護理治療中,可使臨床效果顯著提高,促進患者腦神經功能恢復,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關鍵詞】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腦梗死;神經功能;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11-01
腦梗死具有發病率高、危險性高及致殘率高等特征,該病在中老年人群體中發病率最高,大多數患者救治后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因此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存質量。所以,本次研究中將腦梗死患者運用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詳細分析,詳情如下內容。
1 臨床資料與護理方法
1.1 臨床資料
此次選取70例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梗死患者,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與觀察兩組各3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齡(60.5±2.1)歲;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齡(61.0±2.3)歲。組間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存在差異較小(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①首先建立康復護理小組,加強小組成員的技能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能力以及崗位責任意識。并根據腦梗死疾病的臨床特征、患者功能障礙情況以及心理狀態,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康復方案;②早期宣教指導:護理人員要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對患者詳細講解腦梗死疾病的發生因素、相關注意事項及早期康復鍛煉方法及重要性,增強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③心理康復指導:及時對患者進行語言溝通及鼓勵安慰,從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盡早改善,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依從性;④肢體康復護理:指導協助患者在床上進行翻身、俯身爬起及坐在床邊等被動式四肢訓練;并根據患者肢體恢復程度逐漸增加至下肢行走、原地踏步、自行倒水及吃飯等生活活動能力訓練,訓練強度要根據患者身體承受程度而定;⑤早期語言訓練:首先進行早期語言刺激,為患者播放音樂及視頻,并通過語言交流刺激患者的語言功能,并采用圖片和文字卡片協助患者完成單句、短句至日常用語等訓練,在訓練期間要與家屬多給予患者鼓勵安慰,鼓勵患者堅持完成各項訓練[1]。
1.3 觀察標準
將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給予評分對比,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評分,滿分為100分,指標改善越好分數越高;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方式采用腦卒中量表(NIHSS)評定,42分為總分值,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重則分數越高。
1.4 護理效果判定標準
護理治療后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低于15分,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無任何后遺癥則為顯效;患者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在15-30分之間,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則為有效;患者臨床各項指標均改善較差,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達到30分以上則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護理治療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SPSS19.0,計量資料描述=( 士s)、t檢驗,計數資料描述=n(%)、x?檢驗,當組間的數據差異明顯時P<0.05。
2 結果
2.1 兩組計數資料對比
觀察組護理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7.1%;與其相比,對照組護理治療后的有效率較低,結果僅有82.9%,組間數據對比差異較大(P<0.05)。見下表1。
2.2 組間患者評分指標對比
護理治療前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腦神經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治療后兩組對比,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及并發癥多等特征,由于發病后會嚴重損傷患者的腦神經功能,因此常會在救治后出現肢體功能障礙、語言障礙和認知障礙情況,因此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針對腦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復護理干預十分重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早期康復護理,盡早改善患者的各項功能障礙,從而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2]。因此,本文中對腦梗死患者采取了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該護理措施主要是通過組建康復護理小組,加強小組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培訓,從而提升了護理人員綜合護理能力,使患者能夠得到專業嫻熟的護理服務;并且通過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護理方案,確保了每位患者的護理有效性。在護理過程中通過早期康復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度;通過心理指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使患者能夠擁有良好心態積極配合護理工作;通過對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早期肢體功能以及語言功能訓練,能夠促進患者腦神經功能恢復,從而增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使患者身體能夠得到盡早康復[3]。
由上文可知,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對促進腦梗死患者腦神經功能恢復及提高患者肢體語言功能恢復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參考文獻
[1]郭曉婷.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用于改善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效果[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8):1167-1169.
[2]彭秀麗.超早期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肢體功能恢復及情緒改善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4):104-106.
[3]劉佳.路徑式早期康復護理應用于腦梗死患者對其滿意度及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1):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