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電波
【中圖分類號】R87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140-02
微信平臺是大家日常使用的一種手機聊天工具,可以快速發送文字、語音、視頻、圖片,并可以群體聊天,在滿足日常生活的使用時,也可以應用到醫療衛生健康中。腦出血主要是出現非外傷性的腦實質內血管破裂,一般用藥物治療,但是效果不佳及病情嚴重時會進行手術治療。術后恢復時間長,康復周期長,因此延續性護理顯得尤為重要。延續性護理是指從醫院到家庭的延續,包括經由醫院制定的出院計劃、轉診、患者回歸家庭或社區后的持續性隨訪和指導。醫護人員可以利用微信平臺在任何時間、地點給患者提供指導。
一、腦出血概論
1、病因:腦出血實際上就是血管內的血液外溢進入顱腔侵襲腦部引起的出血。顱腔出血可分兩大類,腦實質出血和蛛網膜下隙出血。其中,蛛網膜下隙出血較多見,大多數都是由于腦動脈瘤破裂造成的出血。引起腦出血的原因:(1)腦血管畸形:如腦血管畸形、腦膜動靜脈畸形等可造成腦出血;(2)高血壓:老年人多發生由高血壓動脈硬化造成的腦出血;(3)其他:用力過猛、氣候變化、不良嗜好(吸煙、酗酒、食鹽過多,體重過重)、血壓波動、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等為誘發因素。
2、臨床表現:(1)運動和語言障礙:運動障礙以偏癱多見;言語障礙以失語和言語含糊不清。(2)嘔吐:約一半患者發生嘔吐。(3)意識障礙:表現為嗜睡或昏迷,與出血部位、出血量及速度有關。(4)眼部癥狀:瞳孔不等大,眼球活動障礙等。(5)頭痛頭暈:常位于出血一側的頭部。
3、手術治療:嚴重腦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時內科治療通常無效,外科治療則有可能挽救生命;但如果患者預期幸存,外科治療較內科治療通常增加嚴重殘疾風險。主要手術方法包括:去骨瓣減壓術、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鉆孔血腫抽吸術和腦室穿刺引流術等。目前對于外科手術適應證、方法和時機選擇尚無一致性意見,主要應根據 血部位、病因、出血量及患者年齡、意識狀態、全身狀況決定。一般認為手術宜在早期(發病后6~24小時內)進行。
二、什么是延續性護理?
延續性護理是以科學理論為依據新型的護理模式,患者在院內提供優質護理的基礎上全方位提供院外連續性護理概念,對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等一些列問題做出指導,幫助患者更好的達到康復的目的。延續性護理是通過一系列行動設計用以確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顧場所(如從醫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護場所(如醫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協作性與連續性的照護。雖然患者的大部分健康問題在住院期間已經解決,但是很多患者回家后仍然出現很多健康問題,因此出院后的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顧需求。延續性護理是整體護理的一部分,即住院護理的延伸,使出院患者能在的恢復期中得到持續的衛生保健,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減少因病情惡化出現再住院的需求。延續性護理并不強調為出院后的患者直接提供長期護理,而是幫助患者及家屬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對患者的指導內容以循證為依據,通常包括藥物指導:藥名、藥物的不良反應、服藥方法、協調用藥等:根據患者的病情、飲食習慣、支付能力等提供個性化指導;癥狀管理與識別:出院后病情惡化癥狀識別及應對;居家環境提供相應建議:輔助器具的使用、康復的訓練等;社區資源的利用;對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屬幫助聯系居家護理等。
三、微信在延續性護理中的優點
目前,微信平臺以便捷、省時省力、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等特點逐步應用于醫療延伸護理工作中,為醫患提供優質互動平臺,有助于提高護理效率與質量。腦出血患者延續護理中,微信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水平,規范健康行為,增強遵醫依從性,臨床應用中具有良好可行性。在微信互動健康教育過程中,通過制定康復計劃及階段性目標,定期分享疾病知識、術后康復技能,每周微信視頻,了解患者康復計劃執行情況,規范患者院外健康行為管理,有助于提高院外遵醫行為。微信互動健康教育可有效彌補患者出院后護理斷層缺陷,通過微信平臺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輕松學習疾病知識、康復技能,進一步提高自護能力,在控制疾病進展、降低復發再入院風險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四、微信在腦出血術后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
1、成立微信互動小組:由護士長牽頭,要求護士積極參與,另外邀請具有中級職稱的醫生1名,接受腦出血相關知識強化培訓,確保護理質量;展開小組間討論,利用頭腦風暴、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并制作健康教育相關內容,如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形式健康知識。
2、職責分工:護士長擔任總負責人,主要負責組織協調、質量控制和效果評價;主管護師擔任組長;組員聯絡由值班護士負責;答疑工作由主管護師以上及醫生負責。保證隨時都有護士在線。
3、建立微信群:指導患者或家屬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加入“康復之家”,提醒患者入群后更改微信名,并向其講解微信群使用方法、意義、注意事項等;明確職責:組長負責日常微信群信息發送、維護,將已整理好的多形式相關疾病健康內容定期發至群內,如情緒調節方法、腦出血相關知識、健康行為管理、康復技巧、術后注意事項、日常護理方法等;高年資護士輪流負責與群內患者互動,并對患者或家屬提問給予及時解答與指導,同時對其表現出的不良情緒給予針對性疏導;定期與患者視頻,詢問護理需求及康復計劃執行情況、階段性目標是否完成、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康復計劃執行良好或目標完成者給予肯定與鼓勵,對遵醫差者了解原因,給予針對性解決。
4、課件制作:各組組長議定可見題目,組員查找資料制作課件,制作完成后交組長審閱,審閱通過后按計劃上傳至微信平臺供患者及家屬學習。主要內容有健康教育(包括飲食搭配、生活作息、心理安撫等)、患者康復(體位擺放、關節活動度維持等)、鼻飼及留置尿管患者的護理等方法。并制作成視頻課件,以便患者家屬理解參考。
5、護理總結:小組間定期會議,總結階段性護理經驗、患者康復情況,針對出現的共性問題,由主任護師錄制視頻給予講解發至群內供患者學習;并邀請康復專家,講解不同階段術后康復技巧,并錄制成視頻,定期發至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