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草原 羅華


【摘 要】目的:探討整合醫(yī)學理念下嵌入式課程在呼吸內科實習醫(yī)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將呼吸內科實習醫(yī)生分2組,分別為傳統(tǒng)教學法(對照組)和整合醫(yī)學理念下嵌入式課程(試驗組),比較兩組帶教相關指標。結果:試驗組教學效果、實習質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呼吸內科帶教中應用整合醫(yī)學理念下嵌入式課程可提高實習醫(yī)生教學效果與實習質量。
【關鍵詞】呼吸內科;實習醫(yī)生;帶教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mbedded curriculum under the integrated medical concept in the teaching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rns.Methods: The 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rn docto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teaching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control group) and the embedded curriculum under the integrated medical concept (test group),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teaching related indicators.Result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ternship quality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embedded course under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f internship.
Keywords: respiratory medicine; interns; clinical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R69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04-02
呼吸內科教學的理論基礎較為抽象,與臨床之間易出現脫節(jié)現象,學習的難度較高。整合醫(yī)學理念[1]是將各醫(yī)學領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有機整合,并以個體的差異作為出發(fā)點,結合人文、社會及地理的變化進行及時更新與完善,形成適宜疾病治療,并與人體健康相符的新醫(yī)學體系,可強化學科的聯系并增強臨床思維。嵌入式[2]一詞最早在信息產業(yè)被提出,引入醫(yī)學教育領域的意義為解決實習生的困惑。筆者以整合醫(yī)學理念為指導,在呼吸內科實習醫(yī)生帶教中,應用了嵌入式課程,取得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本次研究從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對象為呼吸內科74名實習醫(yī)生,均5年制本科生,按入科時間編序,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37名,男21名、女16名,年齡20-24(22.12±0.74)歲;試驗組37名,男24名、女13名,年齡20-24(21.83±1.02)歲;兩組基本情況比較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為傳統(tǒng)教學法,即將呼吸內科病種作為教學單位,帶教醫(yī)師進行床旁帶教、實習醫(yī)生參與管理患者和基礎理論講解等。內容包括生理學、病理學、癥狀學、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等。理論和實踐各4學時。
試驗組為整合醫(yī)學理念下嵌入式課程進行教學,即將系統(tǒng)疾病作為主線,嵌入培養(yǎng)整體醫(yī)學觀的課程。首先,結合病種的臨床癥狀,從生理層面分析,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換氣、通氣、組織交換過程;其次,從病理生理層面分析,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通氣、換氣功能障礙導致組織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最終可能引起酸堿失衡的病理生理過程。此外,臨床示教過程中,嵌入整體醫(yī)學觀的課程,包括(1)病種癥狀學教學:除了講解發(fā)熱等典型的臨床表現之外,同時嵌入講解納差等非典型癥狀的課程。(2)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教學:除了在案例討論中圍繞問診查體講解鑒別診斷等知識之外,同時嵌入胸部CT等影像學課程。(3)生理及病理學教學:除了講解呼疾病的病因等涉及內容之外,同時嵌入對疾病及手術感性認知的外科手術觀摩課程。
1.3 觀察指標
教學效果:由帶教醫(yī)師考評。理論知識考試根據教學大綱組卷,百分制;臨床技能考核根據診療和技術操作常規(guī),以一個案例為主隨機抽取一項進行床旁考核,百分制。綜合成績計算中理論與操作構成比為7:3。實習質量:由實習醫(yī)生自評。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疾病診療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包括全部出色掌握(90-100分)、合格掌握(80-89)、基本掌握(70-79)、部分掌握(60-69)、未掌握(0-59)。掌握率=(90-100分人數+80-89分人數+70-79分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錄入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教學效果評價:試驗組教學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實習質量評價:試驗組實習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實習是在臨床實踐中具體應用所學理論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帶教提高實習醫(yī)生的教學效果與實習質量,對其醫(yī)學生涯極其重要。本研究以醫(yī)學整合理念為指導,經開展嵌入式課程進行教學,旨在促進呼吸內科實習醫(yī)生的帶教水平及效果提升。
結果顯示,試驗組教學效果及實習質量較對照組均顯著提升,說明醫(yī)學整合理念下嵌入式課程的教學效果更優(yōu)秀,這與文獻報道相符[3]。提示呼吸內科疾病與多基礎學科具有密切關聯,臨床教學應加強兩者之間的有效聯系,進而全面培養(yǎng)實習醫(yī)生的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原因分析認為,主要與整合醫(yī)學理念構建了直觀整體的知識構架、嵌入式課程加強了教學新穎性與知識系統(tǒng)性相關。整合醫(yī)學理念將呼吸內科與基礎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及客觀的邏輯作為構建課程的基礎,同時融透了相鄰及交叉的學科,有利于加強實習醫(yī)生自學和臨床思維能力。同時以嵌入式課程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可起到讓實習醫(yī)生提前進入臨床醫(yī)生的角色,對其自我剖析及發(fā)現知識空白具有明顯幫助。
綜合以上整合醫(yī)學理念下嵌入式課程,可使實習醫(yī)生更為全面的掌握理論知識,更為嫻熟的掌握臨床技能,并顯著提升在呼吸內科的實習質量,對其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媚,杜曉泉.整合醫(yī)學與整體觀念之淺論[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7,13(20):54-56.
[2]李萍,崔團,邵澤國.醫(yī)學嵌入式軟件測試實驗教學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44):279-280.
[3]王英俊.問題式教學在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8(10):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