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惠梅

【摘 要】目的:探討吞咽功能評估在神經內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以指導臨床中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噎食的防范工作。方法:對照護理組采取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吞咽功能評估后制定護理方案,觀察并比較兩組發生噎食和吸入性肺炎的情況。結果:對照組的噎食和吸入性肺炎發生率分別為10%、6%,研究組的噎食和吸入性肺炎發生率分別為2%、0,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開展吞咽功能評估并制定有預見性、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以顯著減少噎食、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神經內科;吞糊試驗;洼田氏飲水試驗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13-01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多為年齡較大人群,由于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和吞咽功能障礙,進食時容易發生噎食、嗆咳,導致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窒息甚至死亡[1],是老年患者的常見并發癥類型[2]。不僅會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痛苦,同時還會給醫院帶來糾紛和不良影響[3]。本研究通過對100例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將吞咽功能評估應用于其中,并對其評估結果進行進一步的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取得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將經驗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100例洼田飲水試驗°Ⅲ級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齡為(62.3±6.3)歲。入選標準:①可以與護理人員進行良好溝通,配合本研究;②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意識障礙、思維障礙、精神疾病;②患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③對研究不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00例患者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為(63.2±6.7)歲,平均病程為(3.5±1.3)年;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為(62.0±6.2)歲,平均病程為(3.4±1.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護理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一般入院常規護理、病情了解、相關注意事項簡單交流、遵照醫囑完善護理操作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吞咽功能評估后制定護理方案,由病房護士來指導患者完成鼓腮動作及伸舌訓練及指導飲食種類及喂食技巧,由專業的康復治療師完成咽部冷刺激訓練、吞咽肌按摩等康復護理訓練。具體如下。
1.2.1 飲食護理 根據患者的吞咽功能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飲食管理護理方案。Ⅰ級、Ⅱ級患者:保持進食環境安靜,使患者注意力集中于進食,避免不必要交談,將床頭抬高30°到40°,避免食物返流,進食速度不可過快;Ⅲ級、Ⅳ級患者:病情穩定時開展吞咽康復訓練;Ⅴ級患者:以留置胃管鼻飼為主,進餐之前需要抬高頭部30°到40°,鼻飼之前需要明確胃管在胃內,鼻飼之前與之后使用溫開水沖洗胃管,最初每次200ml,之后慢慢增加,推注期間需要觀察患者反應。
1.2.2 吞咽功能康復護理 (1)吞咽肌群按摩:針對患者的吞咽肌群進行按摩,每周2次,每次20min;(2)加強頸部活動訓練:向左右兩側轉頭,感到頸部微微酸痛為止,每周2次,每次20min;(3)空吞咽訓練:進餐前做空吞咽動作,每天3次,每次10min;(4)咽部冷刺激: 蘸水棉棒存放于-10℃冰箱冷凍室中,2 h 后取出,左右交替摩擦前腭弓部5~10下,刺激患者軟腭、舌根及咽后壁,刺激吞咽反射,每日早、中飯后,各訓練1次,每次30 min,共訓練14 d,并進行飲食訓練。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發生噎食和吸入性肺炎情況比較 對照組的噎食和吸入性肺炎發生率分別為10%、6%,研究組的噎食和吸入性肺炎發生率分別為2%、0,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國內外治療吞咽困難的常用方法有吞咽功能訓練、電刺激、電針配合藥物治療等,其中吞咽功能訓練是基礎療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腦卒中吞咽障礙的治療中[4,5]。吞咽功能訓練中通過舌肌、軟腭、面部、喉的運動訓練,幫助患者增加口腔內壓力,放松局部肌肉,增強吞咽反應,防止誤咽的發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和研究組的噎食和吸入性肺炎發生率分別為10%、6%和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吞咽功能評估對于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而言有明顯的功能評估作用,可以讓護理人員更加清楚、直觀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得以有針對性地制定護理方案,達到最有效地對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目的,避免因為對患者病情的不夠了解而造成噎食、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等不良事件發生,減少醫療糾紛事件。此外,吞咽功能評估還有助于指導患者進行吞咽功能康復鍛煉,對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開展吞咽功能評估并制定有預見性、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以顯著減少噎食、吸入性肺炎的發生,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6],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高凡.老年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間歇管飼對吞咽功能改善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 8 (17): 230-231.
[2][2]朱美紅,時美芳,萬里紅,等. 吞咽-攝食管理預防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相關性肺炎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6, 51 (3): 294-298.
[3]劉文鳳,段桂香,馬雄英. 護理干預對老年精神病患者飲食安全的效果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5, 30 (7): 604-605.
[4]徐明馨,王強,孟萍萍,等. 強化神經肌肉電刺激聯合吞咽功能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 36 (4): 274-277.
[5]陳惜珠,袁仕國. 呼吸功能訓練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復作用[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8, 36 (5): 687-688.
[6]陳曉玲,符俏. 吞咽功能訓練在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0, 21 (11):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