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作 張慶
【摘 要】重癥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SCAP和AECOPD這種類型,該疾病在患者患有重癥的情況較為容易產生,并且死亡率較高,所以對于該疾病所造成的原因和臨床特點一直備受關注。在病原體方面,國外學者認為SCAP致病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另外軍團菌作為非典型病原體對SCAP的致病效果上升到第二位。而國內對于這方面的研究較少。國外學者認為AECOPD致病主要為革蘭陰性桿菌,對AECOPD致病的非典型病原體沒有明確。國內研究的結論跟國外幾乎一致。在臨床特點方面,研究顯示SCAP和AECOPD均多見于男性患者中,也偏重于高齡群體,并且會伴有其他基礎性的并發(fā)癥。
【關鍵詞】重癥下呼吸道感染;SCAP;AECOPD;臨床研究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R8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21-01
1 前言
在人類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下呼吸道感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感染疾病類型,而且由于該疾病致命性較高,備受學者和臨床醫(yī)生的關注。在1998年的時候,歐洲呼吸協(xié)會制定了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診治指南,到目前為止,該指南先后進行了兩次更新。在歐洲呼吸協(xié)會所編寫的指南中,認為SCAP和AECOPD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兩種最主要類型,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SCAP的致亡率為23.1%,而我國學者對國內AECOPD的研究顯示,40歲以上群體的患病率高達8.2%。由于SCAP和AECOPD的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故引發(fā)了很多學者對兩者病原學和臨床癥狀的研究,目的是想要提升兩種疾病的治愈率。在本文,筆者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進行綜述。
2 病原學研究
2.1 SCAP病原學研究
一項包含歐洲17個國家、102個中心、為期4年的針對SCAP的大型前瞻性研究顯示,SCAP致病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其致病可能性占比達到28.6%,遠高于其他菌類。很多國家的學者對 SCAP病原學都進行了相關研究。日本有學者通過近十年的數(shù)據(jù)研究表明,SCAP的致病菌類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和軍團菌,前者致病可能性為37.6%,后者為13.5%。法國有有一項大型研究表明,SCAP的致病菌類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桿菌,前者致病可能性為42.9%,后者為22.4%。西班牙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致病主要病原體跟日本學者一樣,為肺炎鏈球菌和軍團菌。目前國內對于SCAP病原學的研究主要由個人來完成,所取樣本也主要集中于某個城市或者地區(qū),缺乏全國性的研究。國內所研究的也認為SCAP致病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對于國內而言,亟待對SCAP進行全國性、多中心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并且應包括對支原體、衣原體及軍團菌等非典型病原體的研究。
2.2 AECOPD病原學研究
西班牙目前有一項針對 AECOPD研究的項目結果表明,致病排名前四主要為為銅綠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以及卡他莫拉菌,可能性分別為28.8%、19.8%、16.4%以及15.5%。另有西班牙的研究表明銅綠假單胞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為主要致病細菌。國外針對于AECOPD非典型病原體的研究顯示,致病細菌主要為衣原體,并且由于對衣原體的檢測工具不一樣,使得其檢出的概率也存在很大的波動(介于0.8%至35%之間),同時檢查出支原體的概率要低于衣原體,其檢出率大概介于1%至13%這個區(qū)間。目前國內對于AECOPD非典型病原體研究暫時還未開展,對AECOPD病原體的研究僅局限于細菌類。國內有一項多研究中心聯(lián)合的針對于AECOPD研究的項目表明,致病排名前四主要為為銅綠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白桿以及肺炎鏈球菌,可能性分別為21.8%、14.5%、12.4%以及11.6%。
3 臨床特點研究
3.1 SCAP臨床特點研究
3.1.1 人口特點 國內外研究表明,SCAP在男性群體中的比率高于女性群體,不同研究顯示男性患者在整個患者群體的占比介于58.4%至84%不等。數(shù)據(jù)顯示SCAP偏向于高齡群體。另外法國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吸煙和酗酒群體的患病可能性高一些。
3.1.2 基礎疾病情況 國內外很多研究均表明SCAP患者會同時患有多種基礎性疾病。智利有學者研究表明基礎性疾病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哮喘等,SCAP患者至少會患有其中一種疾病,甚至是多種。法國有學者研究表明基礎性疾病為糖尿病、COPD以及心臟疾病等,有78.5%的SCAP患者會至少有上述一種疾病。
3.2 AECOPD臨床特點研究
目前ATS/ERS對于AECOPD的病情進行了劃分,將其分為三個等級。對于AECOPD的產生,研究表明78%的患病者都是由于感染所引致的。西班牙的一項研究表明,AECOPD患者偏向于男性群體,也主要集中于高齡群體,基本上所有患者都有過吸煙歷史。香港有一項研究表明,對AECOPD的痰進行培養(yǎng),顯示陽性組的患者再次住院的概率比顯示陰性的患者高,但是在病死情況、呼吸機的使用以及ICU的入住情況上都不存在差異。
4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由于抗生素使用、人文、地理、環(huán)境等各因素的影響,致病原的分布有很大不同。目前國際上對于SCAP的細菌學和非典型病原體研究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國內對于SCAP的病原學研究仍是空白。對于AECOPD,目前研究的熱點國內外多集中在細菌學上,國際上開始關注非典型病原體,而在國內,關于非典型病原體的分布情況,亟待相關研究對其進行調查。
參考文獻
[1]封辰葉,康健.重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及臨床特點研究現(xiàn)狀[J]國際呼吸雜志,2017(03).
[2]梁群,劉又寧,王睿.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研究及預防措施[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5(02).
[3]吳青云,周丹,孫東明.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分析及預防對策[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02).
[4]杜開頤,于立耘,范明.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學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09).
[5]浩淵,陳晨,陳敏珊.重癥醫(yī)學科機械通氣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學的臨床調查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