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明
【中圖分類號】R27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22-0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為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此病的發病率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而增長,而且與血糖、血壓、血脂控制情況密切相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嚴重者可完全失明。研究資料顯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因此,積極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十分關鍵。接下來看看眼科專家如何看待此病的治療。
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原則
對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來說,其基礎疾病的治療是首要原則,即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因為這既是該病出現的誘因,也是促進病情進展的內在動力,因此首先要重視糖尿病本身的有效治療。有研究結果表現,如果能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圍內(6%-7%),則可有效延緩或減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疾病進展。有效控制血糖的手段主要可通過吃降糖藥物、調整飲食、合理運動等來實現。
對于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可選擇藥物治療方式,通過相關藥物對血糖、血脂、血壓等進行良好控制,從而改善眼底的微循環,改善其微血管功能;而如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經進入中期,并通過肝功能、造影檢查確診,則除了藥物治療外,還可以選擇激光治療手段,或眼內局部注射藥物治療,也可有效緩解或控制疾病進展;而對于比較嚴重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尤其是出現視網膜脫離、剝離出血等病人,已經嚴重影響到視力,則需要采取手術治療。
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對于早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目前并沒有一種口服藥物可以對已經存在的視網膜病變進行有效的獨立治療,此類病人需要通過降糖、降壓、調脂等藥物進行全身治療,使得病人的血糖水平、血壓及血脂等指標處于理想狀態,從而達到控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情發展的治療目的。
研究證實,良好控制血糖可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同時研究表明,血壓升高可加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情,而當有效控制血壓時,病人眼底熒光滲漏明顯減輕。此外,血脂異常也與視網膜黃斑區及其四周硬性滲出密切相關,低脂飲食并應用調脂藥物有助于延緩視網膜病變的發展。此外,應用阿司匹林抑制血栓素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對微血栓形成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不過如果發生視網膜大量出血,則不宜采用。
激光治療
目前,視網膜光凝是治療及控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手段。該治療方式是通過光凝作用破壞缺乏毛細血管灌注的視網膜組織,從而改善視網膜缺血缺氧狀態,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而且可改變視網膜血流分布,使得有限的血氧供應集中流向后極部,最終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不同的病變情況決定了要采取不同的視網膜光凝治療方式。對于整個視網膜病變病人,需采取全視網膜光凝治療,而對于黃斑水腫病人,則需要接受黃斑光凝治療。有時病情需要,也可兩種方式聯合使用。通常來講,單只眼全視網膜光凝治療需要分三到四次完成,每次之間間隔7天左右,操作時遵循先周邊后中央的順序。對于存在黃斑水腫需同時進行黃斑光凝治療者,則要在首次治療時完成黃斑光凝,從而避免周邊視網膜病變被激光封閉后視網膜血管滲出物向黃斑遷移而損害視力。
部分病人激光治療過程中可出現水腫、出血加重、玻璃體視網膜增殖發展等惡化情況。避免的關鍵是嚴格掌握激光治療的適應癥,對于出現明顯纖維增殖牽拉病人,強行激光治療并不合適,必要時應先通過手術解除牽拉后再行光凝治療。
手術治療
玻璃體手術是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常用手術方案。該手術的目的在于將玻璃體的積血清除,從而解除威脅視力的視網膜牽拉并恢復視網膜的生理解剖結構,同時為全視網膜光凝創造條件。
目前,玻璃體手術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且隨著手術設備改進、抗新生血管藥物輔助應用以及臨床對疾病認識的加深,手術風險越來越小,手術適應人群也越來越廣泛,這使得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得以通過有效途徑獲得更好的預后視力,同時也避免了不少病人由于病史敘述不清過多等待而延誤病情。在臨床實踐中,往往不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同時合并白內障疾病,有醫生主張做玻璃體手術的同時應聯合白內障手術進行,理由是聯合手術一次性完成可減少手術次數,減輕對病人的創傷,不過是否采取聯合手術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因為糖尿病患者往往術后存在慢性炎癥反應,采取聯合手術則易引起瞳孔、虹膜后粘連等情況。因此,對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并白內障患者,如果白內障的嚴重程度不會影響玻璃體手術,則盡可能采取分期手術,先處理眼底病變,在眼底病變控制穩定后再擇期行白內障手術。如果白內障比較嚴重,則可先行白內障手術,并在術后及時做眼底檢查并進行眼底病變處理。
此外,玻璃體腔內注射也是目前治療眼部疾病的有效給藥途徑,其藥物用量少、局部用藥、作用直接,在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之,只要早治療,絕大多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能得到有效控制,從而保證視力。在此再次強調一下,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根本的措施不是激光手術或玻璃體手術,也不是所謂的精心呵護眼睛,而是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