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霞

【摘 要】目的:探討含銀抗菌生物敷料聯合氧氣治療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選取頭頸部腫瘤首程放療并發生頸部濕性放射性皮炎的3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5例。對照組采用濕潤燒傷膏外敷,觀察組采用含銀抗菌生物敷料聯合氧氣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療效和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明顯較對照組早,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含銀抗菌生物敷料聯合氧氣治療放射性皮炎,能有效縮短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含銀抗菌生物敷料;氧療;放射性皮炎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24-01
放射治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射線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會對照射部位皮膚造成急性放射性損傷,發生紅斑、潰瘍、脫皮、水皰、瘙癢等癥狀,形成放射性皮炎,嚴重放射性皮炎可造成照射野皮膚組織的壞死。有研究表明,接受放射治療的患者,約有90%-95%以上的患者會出現放射性皮炎,其中濕性脫皮的發生率為10%~15%[1],部分皮損嚴重患者會引發感染,影響放療進程,延長患者住院時間。為了探索治療放射性皮炎的新方法,我科自2016年8月一2017年12月對濕性放射性皮炎患者,采取含銀抗菌敷料聯合氧氣治療并進行臨床效果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6年8月一2017年12月在我科行頭頸部首程放療并發頸部濕性放射性皮炎的3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齡26~61歲,平均年齡(45.6±3.5)歲。納入標準:(1)組織病理學確診為頭頸部惡性腫瘤。(2)18歲以上,KPS°70分。(3)均為首程接受調強放療,皮膚受量°60Gy,放療頻率為每周5天,每天1次。(4)放療前無皮膚損傷或感染者,根據美國放射腫瘤協作組織(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損傷分級標準[2],診斷為Ⅱ級放射性皮炎出現濕性脫皮的患者。(5)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照射劑量、同期接受化療方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 按照放射性皮炎護理常規,放療前行常規健康教育,指導患者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穿寬松棉質柔軟內衣,減少皮膚與衣物的摩擦,充分暴露照射區皮膚。避免使用化妝品、酒精、碘酒及其它刺激性藥物,禁止搔抓局部皮膚,照射野皮膚禁貼膠布,禁做穿刺點。放療期間外出時避免陽光直射,避免進入高溫環境或低溫刺激,鼓勵患者多飲水,增加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的攝入。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對放療可能引起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心理焦慮狀況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加強人文關懷,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對放射治療的依從性。
1.2.2 對照組 破潰區域的皮膚采用濕潤燒傷膏外敷,厚度1-2mm,2次/d,每次間隔時間相等,暫停放療。
1.2.3 觀察組 破潰區域的皮膚,用4-6 L/min氧氣距離創面2-5 cm處移動吹創面5-10 min,局部創面吹干后采用滾動棉簽的方法外涂含銀抗菌生物敷料(霜劑型),涂抹范圍超出照射野1 cm,厚1-2 mm,涂完后再次用氧氣吹創面5-10 min,促進藥物吸收,1次/d,每次間隔時間相等,暫停放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3]觀察兩組患者的創面愈合時間。每天觀察1次,觀察期為20d。療效判斷標準,治愈:治療后10d創面完全愈合,疼痛明顯減輕,創面皮膚愈合,皮膚恢復完整性。比較兩組患者的皮膚創面愈合時間。
1.3.1 急性放射性皮炎RTOG分級標準:O級:基本無變化;Ⅰ級:水皰,淡紅斑,毛發脫落,干性脫皮,出汗減少;Ⅱ級:皮膚觸痛,明顯紅斑,皮膚皺褶處片狀濕性脫皮,中度水腫;Ⅲ級:除皮膚皺褶處之外的融合性濕性脫皮,重度水腫;IV級:出現潰瘍,出血,組織壞死。
1.3.2 創面愈合時間:創面愈合時間為創面完全上皮化所需的時間,以創面完全由上皮組織覆蓋、無滲出物為愈合標準。
1.4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及t檢驗,P 2 結果 經過護理,觀察組創面愈合時間( 8.02±1.89d)明顯早于對照組(15.45±3.92d),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較大(P 2.1 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滿意度比較 見表2 3 討論 放射性皮炎是腫瘤放療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它極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是導致患者放療中斷的重要因素[3],同時也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含銀抗菌生物敷料由于其特有的抑菌、殺菌作用,適用于人體體表創面感染的控制,促進創面愈合,被廣泛運用于傷口治療領域[4]。霜劑型含銀抗菌敷料不但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保濕性,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創面可觀測性、不會發生傷口粘連。同時高流量氧氣可增加局部組織供氧,破壞厭氧菌的生長環境,還可加速創面干燥,減少炎性滲出,加快創面愈合[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護理,含銀抗菌生物敷料聯合氧氣治療放射性皮炎,能有效縮短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方法簡單易行,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崢,劉娜.不同換藥法聯合比亞芬加吹氧治療放射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6,11(31):1965-1967. [2]殷蔚伯,余子豪,徐國鎮,等.腫瘤放射治療學[M].4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350. [3]任杰嫦,麥北梅,梁素霞,等.奧克噴干預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5(9):2002~2003. [4]解怡潔,張媛綜述.含銀敷料在傷口治療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2,08(25):889-892. [5]任芳菲,馬小菊.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護理[J]醫藥前沿,2016,09: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