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中圖分類號】R8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47-02
人乳頭瘤病毒是引起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它的英文縮寫為HPV。人乳頭瘤病毒是屬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為球形DNA病毒,它能使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通常表現為尋常疣、尖銳濕疣等癥狀。人乳頭瘤病毒是全球范圍內一種常見的病毒,它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有14種有極高概率引起癌癥。它與宮頸癌、肛門癌、尖銳濕疣等病發作有著直接關聯,所以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1 人乳頭瘤病毒的傳播途徑
(1)性傳播。人乳頭瘤病毒主要通過性傳播,在性行為中生殖器黏膜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損傷,只要性行為雙方有一方攜帶了人乳頭瘤病毒,就有可能傳染給另一方,因此有性行為的女性都有可能感染人乳頭瘤病毒,而性活躍的女性感染的幾率將非常大。(2)母嬰或醫源性感染。如果孕婦患有人乳頭瘤病毒,那么就有很大的幾率傳染給胎兒。而醫務人員在醫院等地治療或者護理防護不妥當時,就有可能造成人乳頭瘤病毒感染。(3)直接接觸感染。當手碰觸到了人乳頭瘤病毒物品時,在如廁、洗澡時,就會不小心就病毒傳染到生殖器官當中,或者生殖器官直接接觸到帶有人乳頭瘤病毒的物品時,就有可能被感染。
2 人乳頭瘤病毒的分類
人乳頭瘤是一個龐大的病毒家族,其種類可以分為一百多種,而其中HPV5、8、16、17、18、20、30、31、33、35、36等都屬于高危類型人乳頭瘤病毒,與諸多癌癥都有直接關聯。
3 人乳頭瘤病毒臨床癥狀
可以將人乳頭瘤病毒癥狀分為低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癥狀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癥狀,而在高危型和低危型又細細劃分為數個不同癥狀。(1)低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皮膚癥狀。低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皮膚癥狀,如尋常疣就是米粒大小的丘疹,表面粗糙不平、有明顯的角質化,有單個或多個,可自身接種逐漸變多,多發生在手足等部位;扁平疣多為5毫米左右的扁平丘疹,呈淡褐色,是表面光滑的圓形,因抓撓使其接種,一般多發生在面部與軀干部位;跖疣,多發生足趾部位,皮損表面多可見黑點;絲狀疣,呈軟絲狀的細小疣,多發生在頸部或眼瞼部位。(2)低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生殖器癥狀。低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生殖器癥狀,包括肉眼可見的皮損癥狀,乳頭瘤狀、顆粒狀、雞冠狀等;還有潛伏感染類型,必須借助生物學方法等才能檢測出來,感染部位多為女性外陰、陰道、宮頸、肛門周圍、男性外陰等。(3)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皮膚癥狀。大多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都已經形成較為嚴重的皮膚病,如鮑溫病、鱗狀細胞癌等。(4)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其他癥狀。宮頸癌、扁桃體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癥的形成都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有著直接關系。
4 人乳頭瘤病毒的治療
人乳頭瘤的治療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人乳頭瘤病毒不同的表現癥狀,可以采取諸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或者預防疫苗。
(1)激光、電灼療法。激光與電灼的物理療法適合大多數人乳頭瘤病毒的癥狀,定位準確且對周圍組織破損程度小,但是其缺點也較為明顯,傷口愈合緩慢,而且在外生殖器等部位,傷口易感染,所以對于疣距離較近,數量多的不適用此激光療法。(2)冷凍療法。適合數量較少、病損面較小的癥狀,但這種方法容易復發。(3)微波治療。微波治療也具有準確定位、對周圍組織破損小、無出血甚至復發率非常低的諸多優勢,適合大多數臨床癥狀。(4)藥物治療。足葉草脂或米喹莫特霜,但前者腐蝕性大,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而后者無腐蝕性,患者都可直接自行用藥,但需耗費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持續用藥。(5)綜合治療。先用物理療法去除外部病癥,然后在服用或注射免疫類藥物。高危型的人乳頭瘤病毒與諸多癌癥有著必然聯系,如宮頸癌,有證據證明宮頸癌就是高危人乳頭瘤病毒誘發的,所以對于人乳頭瘤病毒的預防與治療就是預防癌癥病發的一種重要措施,如今已經有HPV16、18型疫苗可以有效預防宮頸癌發作,每一個女性都應該在適齡注射,所以預防才是一切病癥治療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