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
【中圖分類號】R5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61-01
闌尾是人體內很不安分的一個小器官,雖然只有小手指大小,發起威來實在可怕,即使健壯如牛的人也有可能被撂倒。若診斷和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威脅到生命。盡管目前醫學有了巨大的進步,急性闌尾炎的死亡率仍可達0.1%-0.5%,所以千萬不可疏忽大意,誤認為闌尾炎是個小病,闌尾切除術是個“小手術”。闌尾炎是因多種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變,為外科常見病,以青年最為多見,男性多于女性。臨床上急性闌尾炎較為常見,各年齡段及妊娠期婦女均可發病。闌尾炎主要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慢性闌尾炎較為少見,急性闌尾炎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從出生的新生兒到八九十歲的高齡均可發病,但以青少年為多見。對于闌尾炎,不論急性或慢性,都宜早期手術切除。
1 闌尾炎的臨床癥狀
1.1 急性闌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當炎癥波及漿膜層和壁腹膜時,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排除急性闌尾炎。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征象。(2)胃腸道癥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癥狀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數增多。(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不超過38℃。高熱多見于闌尾壞疽、穿孔或已并發腹膜炎。(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腹膜受炎癥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于麥氏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反跳痛也稱布隆伯格征。在肥胖或盲腸后位闌尾炎的患者,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5)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并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6)皮膚感覺過敏,在早期,尤其在闌尾腔有梗阻時,可出現右下腹皮膚感覺過敏現象,范圍相當于第10~12胸髓節段神經支配區,位于右髂嵴最高點、右恥骨嵴及臍構成的三角區,也稱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闌尾位置不同而改變,如闌尾壞疽穿孔則在此三角區的皮膚過敏現象消失。
1.2 慢性闌尾炎
(1)腹部疼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點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部位比較固定。多數病人在飽餐,運動,勞累,受涼和長期站立后,誘發腹痛發生。病程中可能有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2)胃腸道反應,病人常有輕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較長者可出現消瘦、體重下降。一般無惡心和嘔吐,也無腹脹,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3)腹部壓痛,壓痛是惟一的體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圍較小,位置定固,重壓時才會出現。無肌肉緊張和反跳痛,一般無腹部包塊,但有時可觸到脹氣的盲腸。(4)間接體征,各種特定的壓痛點如麥氏點、蘭氏點及腰大肌征、羅氏征,在慢性闌尾炎的診斷中不一定出現。
2 闌尾炎的病因
2.1 急性闌尾炎的病因
(1)梗阻,闌尾是一細長的管道,僅一端與盲腸鏈接,一旦梗阻可使官腔內分泌物堆積、內壓增高,壓迫闌尾壁阻礙遠側血運。在此基礎上官腔內細菌侵入受損黏膜,易致感染。(2)感染,其主要因素為闌尾腔內細菌所致的直接感染。若闌尾黏膜稍有損傷,細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3)其他原因,被認為與發病有關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瀉、便秘等胃腸道功能障礙引起內臟神經反射,導致闌尾肌肉和血管痙攣,產生闌尾管腔狹窄、血攻障礙、黏膜受損,細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癥。
2.2 慢性闌尾炎
慢性闌尾炎可分為反復發作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兩大類。前者多由于急性闌尾炎發作時病灶未能徹底除去殘留感染,病情遷延不愈而致。后者沒有記性闌尾炎發作史,癥狀隱晦,體征也多不確切。
3 闌尾炎的治療方法
3.1 急性闌尾炎
(1)非手術治療,可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當急性闌尾炎診斷明確,有手術指征,但因患者周身情況或客觀條件不允許,也可先采取非手術治療,延緩手術。若急性闌尾炎已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炎性腫塊,也應采用非手術治療,使炎性腫塊吸收,再考慮擇期闌尾切除。患者應臥床休息、禁食,給予水、電解質和熱量的靜脈輸入等。(2)手術治療,原則上急性闌尾炎,除黏膜水腫型可以保守后痊愈外,都應采用闌尾切除手術治療。
3.2 慢性闌尾炎
手術治療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但在決定行闌尾切除術時應特別慎重。慢性闌尾炎確診后,治療原則上應手術,特別是有急性發作史的患者,更應及時手術。
4 闌尾炎的手術種類
4.1 開放性的開腹手術
經右下腹斜切口(麥氏切口)開腹切除闌尾在世界范圍內是治療闌尾炎的經典術式。直到1983年德國Semm教授首次采用腹腔鏡技術切除闌尾,闌尾炎手術開始步入了微創時代。傳統的開腹手術雖然多數病人可用小切口完成,但遇到肥胖、闌尾異位或尋找闌尾困難的病人時,往往需要延長切口,造成創傷大、傷口污染率高,術后切口疼痛明顯,且容易發生感染。另外通過右下腹小切口,難以對整個腹腔進行全面探查,這對于術中發現闌尾炎診斷有誤、需要尋找原發病灶時就非常被動,往往需要延長切口或另行探查切口,才能解決問題,無疑會增加了手術創傷。隨著腹腔鏡手術設備和技術不斷進步,腹腔鏡切除闌尾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但是當遇到腹腔粘連重、高齡患者、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和二氧化碳氣腹的患者,開腹手術仍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同樣,對于慢性闌尾炎而言,腹腔鏡手術亦是首選的治療方法。
4.2 腹腔鏡微創手術
腹腔鏡手術通過在腹壁上打5mm和10mm的小孔(一般是3個),插入腹腔鏡和手術器械,完成全腹腔的探查后,找到感染發炎的闌尾并將其切除。術后傷口的感染率很低,切口微小,術后疼痛輕微,疤痕幾乎看不出來,視覺效果美觀,對于愛美的人士尤為重要。相比開放性的開腹手術來說,腹腔鏡微創手術創傷比較小,美容效果良好,康復時間比較快,但是費用也比較昂貴。因此,一旦患有闌尾炎時,應當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結合當地醫院手術開展的程度,來選擇相應的手術方式。